中考作文备考攻略|2005年中考作文备考方略

作文辅导 2025-10-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2004年中考作文备考方略

                       ——为初三毕业生复习迎考加油

杭州第十五中学    王建民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异彩纷呈,出现了许多佳题,这源于命题者思想理念的转变。命题中强烈地折射出《语文课程标准》的光华: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写作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独特的主观感受来。就此,想谈谈近年来中考作文的特点,并展望2004年的作文复习方略。

一、近年来,中考作文的命题特点

1、命题具有人文性和教育性

人文性和教育性是语文中考命题的重要原则。很多作文试题都能体现这一特点,让学生在作文的材料和提示语中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如2002年福州市以“美德”为话题,提示语是“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讲究文明,真诚待人;求知苔渴,完善自我;打破成规,探索创新;善待自然,呵护草木……都是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这极具文采的提示语,让学生具体感性地认识到中华传统美德,学生在笔端自然能流淌出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话题作文的命题越来越把目光聚焦在学生生活中的两个世界:

一是:把目光投向(聚焦)于学生生活的物质世界;二是把目光投向学生的心灵(精神)世界。前者近年来已占作文题的60%左右。像“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把握”、“实践”、“家·人·灯”、“选择”、“美在我身边”、“明天”、“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生活中的亮点”、“我的另一片天地”、“课外生活带给我的乐趣”等话题,都紧紧地围绕学生生活的世界来出题的;后者如“真情”、“自信”、“感动”、“关爱”、“感悟”、“宽容”、“孝”(孝顺)、“梦”、“我的一个心愿”等话题,则牢牢围住学生的心灵世界来出题的。当然还有一类是比较抽象的是兼于二者之间的话题:如“水”、“绿”、“墙”、“门”、“桥”、“窗”、“树”等话题。正是由于话题作文的命题趋向越来越面向学生的这两个世界,由此所出的试题一定会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捕捉生活中美好闪光点的能力,深刻感受复杂繁奥的心灵世界的能力;同时也一定会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话题作文出题的“纲”——人文性和教育性,这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话题作文中的提示语还会起到发散学生思维,有利于打开作文思路的作用,如2002年杭州市中考作文话题“实践”,浙江省话题作文“珍宝”,河北省的以“把握”为话题;2003年杭州市中考作文“自信”等话题的提示语都具有了上述的特点。

2、选材立意呈现开放性和多样性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命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施展写作才情的空间,呈现了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可在平时积累,贮存的素材库或生活实践中,依据题目特点,筛选出最佳的素材,立意构思,表达成文。如杭州市以“自信”为话题,提示语从多个角度解说了“自信”的种种表现,这个试题针对当代中学生自信心不足,感情脆弱,易受挫而动摇的心态,提示学生审清题意后,从身边的生活中选出最能触动人心的素材来写出自己的经历、见闻、故事、体验、感受来;也可以写出对“自信”这个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同时此题立意是多样的,可多角度来表现的(当然学生写时最好只选取一个角度来表现):可写成“我”应该要有“自信”;也可写成“我”在别人的开导与帮助下怎样树立了“自信”;现精彩的是写“我”帮助别人树立了“自信”。因为这个立意新颖别致,易显个性。

3、形式体现多元性,表达更具灵活性

近年来,中考作文的形式呈现多久性的特点:如既有话题作文,也有半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总趋势是话题作文占了“大”壁江山,所占作文命题形式的比例越来越大。但仍有几种形式长期并存的可能,有一点可以预料,命题中的提示语(要求)会越来越富有人情味,会拉近考题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从写作时的望而生畏,到易产生创作冲动,充分体现自己的写作个性。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的表达,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更具灵活性。命题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重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选取的内容,也可谓五花八门,上天落地,只要思想健康,各类风格不同的题材与内容都可入文,学生便于袒露心迹, 以最佳的内容与表达方式来铺写成文。

二、2004年中考作文复习方略

2004年中考作文会在稳中求变的基础上,更能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们要切实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学会观察、感悟、整理、积累生活

生活始终是我们作文的源头活水,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多愁善感”,体悟生活,并积累素材。我们同学要在美不胜收的自然现象中体味美感;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练达情感;在丰腴的文学作品中滋养文化底蕴。狭义地说,学生的生活不外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其中尤以社会生活为要。现在中考命题一般都会直面学生的社会生活,就是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长心眼,“两耳多闻窗外事”,拥抱生活,感悟生活,勤于交流,善于发现“人人心中有,却又人人笔下无”的素材,化腐朽为神奇,于评谈中了现闪光的东西。另外,我们还可列出以“我的生活”或以“我的情感世界”为序列的内容进行作文训练,如以“体验”、“足迹”、“合作”、“珍惜”、“积累”、“坚持”、“责任”、“发现”、“创新”、“美”、“拥有”、“作业 ”、“家”、“环保”、“收获”等(以上以“生活实践”为主要内容);“梦”、“向往”、“自我”、“需要”、“理解”、“真诚”、“亲情”、“人情”、“信心”、“信念”、“个性”、“爱好”等(以上以表现内心世界为系列)。如果我们的同学能“世事调明”、“人情练达”,那么上考场为文就能“学问多多”,才情就能“显山露水”,精品佳作就能“浮出水面”。

2、要披沙拣金,号准时代脉搏

现代社会新现象不断涌现,新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经济使人们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同学都渴望着有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而作文就是他们张扬个性的最佳表现方式之一。我们在中考作文训练中,要号准时代脉搏,披沙拣金,引进时代活水,激活同学思维,让“时尚、科技、潮流”都注入同学的心田。时代活水包括,社会热点,时政新闻,国内外大事;当代科技住处的最新发展,如“神舟”五号;当代先进的理念,如“新课标”、“责任”、“城乡户籍变化”、“北大博士生当街卖肉”、“明孔”、“团队精神”、“公平”等;当代的各项改革等;时尚语言,如网上流行语言等。在引入时代活水时我们同学要学会去伪存真,分清良莠;选准角度,鲜活表达,写作佳作。在我们平时训练过的话题集子中,选出一些话题,变换角度,多层次“立体式”地进行讨论,辨析、交流,再与有时代活水的素材接轨。日积月累,我们同学的作文将大气起来,会令人耳目一新的。

3、要流淌真情实感,有创意地表达“真我”

考场作文,批卷老师大概最反感的莫过于弄虚作假、虚情假意、无病呻吟等不良文风。

因此,中考作文的要求就是要我们同学有真情实感。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法国美学家狄德罗也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可见,文章不是无情物,“落花水面皆文章”,学生作文的内容能否渗入真情实感,情感体验的深处,能否引起读者共鸣,往往是作文成败的关键。我们同学在平时要积累生活素材,积累情感体验“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文章成为自我感情流淌的载体与宣泄的窗口。同学们生活中的酸甜苦癞、喜怒哀乐,均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摹出来,文章就显得亲切、自然、其实,生活画卷式的作文就能打动读者,打动阅卷人。现在中考的话题作文开放性强,同学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抒写情怀,不必拘泥作志,矫“情”造作,“以我笔写我心”有创意地表达“真我”,敢于亮“丑”,敢于解剖自我!敢于准确生动地评判事物及他人,文章就有了哲理韵味。这样的作文肯定能叩人心扉,令人击节。我们要鼓励,提倡这种求实质朴的文风。

4、要内容具体,立意深刻

内容具体,是中考作文成功的要决之一。特别是写记叙文时,要细心描摹,写人要“如见其人”,叙事要“如临其境”,“人、事、物、景”都形象可感,“立体”到能触摸,其人其物这样的文章才是有血肉丰满形象的,生动可感而又感人至深的文章,一定能感染读者,感动阅卷者,那定是佳作无疑。

有经验的阅卷老师还告诉我们,阅卷中不难发现有些同学的作文内容是较具体,字从句顺,观点正确,但总觉得文章平淡无味,缺乏有深度的理性思考。如写“自信”的话题大多写自己某次经历中,(如比赛、考试、演出等)怎么从“怯懦”、“不自信”,而后经老师与同学的开导,教育或帮助下,有了“自信”,开掘还不是很深;而另一位同学却独群蹊经,从自己一个微小的动作(细节),说明要培养自信:上课举左手的(表示不自信),他(她)以前老是举左手,后来阅读名人传记,深受教育,他试着开始举右手……他(她)终于为自己树立了自信的“路标”。这个“自我培养自信的心理历程”的立意,不落俗套,有新意。再如在写“文明”话题作文时,我们常看到“让座”题材的作文;有各式各样的“让座”,也有各式各样的人不愿“让座”,甚至“抢座”,多“占座”的。都较普通,立意一般说明人要学会文明礼让,而有位同学都立意独到,高人一筹,“我”与一位老奶奶互相谦让,以致旁边的人对椅子顿生疑惑,怀疑椅子有问题,以致别人对“我”嗤嗤以鼻,宁站不坐。这个“社会中缺少信任”的立意,就不落窠臼,比较有深度。所以我们在引入话题训练时要培养我们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让同学联想不仅到位,而且深层次蕴含有深意,透过现象认清事物本质,写出立意鲜明深刻,回味又无穷的文章来。

另外,还要强化训练文章的“人格”,注意“升格”。“万丈高楼平地起”,同学作文时的一些基本要素仍需“人格”训练,防止失分。如:审题、拟题、书写、格式、字数、不同文体的要求的训练,各种类型题目的训练等,这时拿“基本分”;在此基础上再切实抓好作文几项基本功的“升格”训练:立意新,构思巧,情感真,结构精,语言美,内容详,争取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求得最大的效益。


2004年中考作文备考方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uowenfudao/163815.html

  • 第十六讲_第十六讲 联想和想象(之二)

    在作文中怎样联想和想象呢? 首先要掌握好“合理”二字。合理的联想,就是要抓住事物之间的合理的联系。从春天想到青年就是抓住了二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可比喻、可象征的关系,就是合理的;如果从春天想到刻苦学习,就缺少二者之间的合理的联系,就比较不合理。合理的想象,就是所想象的情节要符合生活的情理、科学的...

    发布于:2025-10-30

    详细阅读
  • 第十讲作文唱歌|作文辅导第十讲 把人物活生生地送到读者面前

    写记叙文离不开描写人物。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四种。 “磊磊,告诉爸爸,香烟藏在什么地方?” “爸爸,抽烟是有害的,香烟里有尼古丁,你要有毅力,就把烟戒了。” 这段话,既不符合孩子的年龄、身份,也没有表现出父子的不同特点、情态...

    发布于:2025-10-30

    详细阅读
  • 小学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解读|关子新课标中作文教学目标 的对话

    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二中七年级十四个教学班从2001年9月起,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使用了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此,活跃在教改第一线的教师们经常聚在一起,或学习课程标准,转换理念,或集体备课,解决疑难;或围绕话题,展开讨论。现将他们“关于新教材的思考”座谈纪要整理如下。一、新教材,...

    发布于:2025-10-30

    详细阅读
  • [供料作文名词解释]题目,供料作文传神之睛

    供料作文,大都要求自拟题目,一个能恰当反映材料精神实质的好题目,或整齐和谐,简洁明快;或错落有致,风趣生动;或词句华美,文采斑斓,能令人顿生爱意。题好一半文嘛!若题目草率拟就,平淡乏味,甚至错字迭现,语病百出,就会大煞风景,使阅卷者产生成见:标题如此,内容可想而知。 下面结合具体材料...

    发布于:2025-10-30

    详细阅读
  • 中考作文六个一工程|中考作文的六个“一”

    阅中考作文和阅平时作文有很大不同,中考作文的分数评判收很多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教给大家一些应试技巧,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叫“六个一工程”。 一个吸引人的标题 这适用于自拟题和半命题作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内容的一扇“窗口”,也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拟定标题是学生遣词造句、...

    发布于:2025-10-30

    详细阅读
  • 材料作文审题技巧教案_材料作文审题技巧

    (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就是题) 不论什么形式、什么文体的作文,首要的就是认真审题。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就叫审题。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完全消化材料(看图作文也属此类)。审题稍有编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差...

    发布于:2025-10-30

    详细阅读
  • 【党史故事100讲第十九讲】第十九讲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之一)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除了要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

    发布于:2025-10-30

    详细阅读
  • [作文结构模式]作文模式例解

    (两则) 【并列议论式】围绕中心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结构模式或故事,或引用,或开门见山交代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每段用基本相同句式交代分论点,三段构成排比。描述议论抒情结合。分论点三:从“为什么”的角度深化论点。用排比句点题例文:《张开...

    发布于:2025-10-30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八讲 扩续缩改 衔接自然

    知识要点:1、扩写就是将一篇短文扩写成长文,必须要对原文进行补充、发挥和扩展。2、续写就是提供文章开头,由续写者沿着原文的思路继续写下去直至完篇的一种写作形式。3、缩写就是把一篇长文浓缩成短文。缩写必须忠实于原文,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原文的中心思想和要点,并要做到首尾连贯,结构完整。4、改写就是将一篇...

    发布于:2025-10-30

    详细阅读
  • [素材积累及点评]“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作文教法探索

    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常常出现认识的误区:重阅读教学,轻作文培训;重写作结果,轻写作过程;重形式技巧,轻内容立意;重静态批改,轻动态创新;重教师指点,轻学生自评;重眼前应试格式训练,轻终身作文写作能力培养……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重积累,抓点评,重引导,抓互批,形成“积累——点评——引导...

    发布于:2025-10-3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