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反向立意法_作文反向立意训练教案
【jiaoan.jxxyjl.com--综合性学习教案】
主备人: 靳春山
使用班级:华辰学校八年一班
使用日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2、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反向立意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教学难点 :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反向立意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辅以课件展示。
授课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导入
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做反向立意训练,首先我想考考大家:
有位阿拉伯大财主,有一天对他的两个儿子说:“你们比赛骑马到沙漠里的绿洲。谁的马胜了,谁将得到我的全部财产。但这次不是比快,而是比慢。我到绿洲去等你们,看谁的马到的迟。”兄弟俩照父亲的要求,骑着各自的马开始比谁的马走得慢。(如果是你,你有什么好办法赢得胜利?)在烈日如火烧的大沙漠里慢行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两人下马休息时,哥哥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等弟弟醒悟过来,已经来不及了。哥哥终于赢得这场特别的比赛。
请问:哥哥是用了什么办法赢得这场比赛的?
这样的故事我们国家也有,那位同学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起你给大家讲讲。
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每个等级的马都不如威王的,结果总是失败。孙膑给它出了一个主意,结果大胜威王。孙膑如何使田忌胜的呢?确定你是一匹上等马还是一匹中等马,或者是一匹下等马。如果你是一匹上等马,那么你要想有最大的把握获胜,该怎么办呢?那当然是去斗一匹中等马或是下等马了。
(学生回答
三、逆向思维定义及作用。
逆向思维,即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
逆向思维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
四、逆向立意能使作文有新意,那么如何才能打开思路呢?我们可通过一些成语、俗语练习一下:首先大家看一下动画,理解成语大意,明确练习格式。
邯郸学步,它的传统释意是说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连自己原来会的一点本领也丢了。那么我们现在用逆向来辨析:
第一:燕国人不顾路途遥远,不辞辛劳前往学习,这种对自身完美的执著追求,于己有益,于人无损。这样的行为值得嘲讽吗?
第二:他不愿故步自封,这种随时随处都能发现自身不足的虚心好学精神,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
第三:故事结局虽意在嘲讽,但却提醒我们,凡事不可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免弄巧成拙。
第四:虽然学步未成,但精神可嘉,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是不可能连走路都学不会的。
从以上四点的辨析,我们可以得到新的立论:
第一:当今中国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
第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以当今各国向先进发达国家派出去的留学生为例,在某种意义上,不也可以看作是"邯郸学步"吗?
"黔驴技穷"逆向思维辨析:
第一、驴子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抗争,虽败犹荣,它是一个项羽式的英雄。
第二、如果"好事者"发挥驴的特长,让它去拉车、推磨、耕地……会落个"计穷"而被老虎吃掉的悲惨结局吗?
第三、掌权者、管理者,应重视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并利用其专长,而不能如"好事者"那样胡乱为之,使其"丧失所长"。
新的立论:
一、黔驴技穷,应当谴责的是"好事者",而不应嘲笑深受其害的驴子没有本事。
二、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精神值得学习!
练习格式:1、指明原意。2、辨析。3、明新意。
明确逆向立意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敢想敢说勇于出新。学会逆向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大胆设想。发前人之未发,化腐朽为神奇,标新立异。
2、立意严谨积极有益。立意要经得起推敲,避免表面化、浅层次的思考问题。例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逆向内容从古至今,有理有据,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理论不能算是正确的。
3、遵从规律避免极端。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螳臂挡车”,贬抑螳螂已成共识,你若想褒扬它,想借此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将难以赞同。
4、尊重科学,不伤感情。“逆向”不具普遍性,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逆向”,都是不可取的。
(同学进行反向立意练习并读出所写内容,老师适度参与指导表扬)
举例:知足常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良药苦口利于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杞人忧天;愚公移山;龟兔赛跑;滥竽充数;艺高人胆大;开卷有益;老马识途;家丑不可外扬;狐假虎威;异想天开;有志者事竟成;见风使舵;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等等。
五、古人云:学以致用。我们学习反向立意就是要把这种方法应用于作文中。这样立意构思,作文就能够出新、出奇,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篇文章,然后讨论一下文章的立意构思。(学生阅读文章讨论)
2001年湖南省益阳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类窠臼,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很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题目“关心”以更深广的内容,给人思考,新人耳目。
起名
男孩儿过百日,一家人聚在一起讨论给男孩起个名字。
孩子他爸发话了:“我家世代人丁不兴,我儿子的名字一定得好好想一想。根据乡里的风俗,名字起得越贱越好,不知大家有没有好的名字?”
大姨妈说:“我看就叫若草,这名字念起来有文气,又合你的要求——贱,
“这可不行,人家鲁迅是大文学家,用他文章里的字来起名,这能贱么?”舅舅马上站起来反驳。他摸了摸头,慢条斯理地说:“不如叫狗儿吧!我们骂人,不是常说‘狗一样的东西’‘狗崽子’‘狗腿子’么?我看,这名字才叫真正地贱!”
这时有人附和,说这主意不错;也有人反对,说这名字太俗。大家你说过来,我说过去,争得不可开交。
忽然,“砰”地一声,从隔壁小房里传来一声清澈的响声,大家一时愣住了。屋外的风呼呼地乱叫着,屋里一时静得可怕,大家都像中了魔似的一动不动。
还是舅舅反应快,马上从男孩儿妈妈的手中抱过小孩儿,走进了小屋。屋里黑得出奇,舅舅一不小心,撞到了门口的凳子上,差点摔倒在地上。小孩儿的妈妈连忙打开电灯。
昏暗的灯光下,一个上上下下脏兮兮的老人出现在大家的面前。现在虽然大家都已穿上了衬衣,但老人依然盖着棉被,他瘦瘦的,躺在床上,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床前一只杯子摔得四分五裂,溅了一地的水。很显然,刚才的声音,是从这里发出的。看来,老人是想喝水,可能身子太虚,才不小心摔坏了杯子。
老人看到客人们进来,挣扎着坐了起来,口里不清楚地吐出了几个字:
“我看,就叫……叫‘爷爷’好了,那野草、狗儿,都没有‘爷爷’这两个字贱!”
面对老人,大家一时变得不知所措起来。只有男孩儿在猛烈地哭着……
讨论题目:
1、文章是否紧扣“关心”? 此文有何新意?
紧扣话题。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很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
2、读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题目“关心”以更深广的内容,给人思考,新人耳目。
类似我们想一下,如果给你“孝子” 这个题目,你会怎样立意?
(学生回答
写爬山虎、牵牛花,一般人多赞美它们勇于攀登,不畏困难,奋发向上。逆向思维则讽刺它们沿着绳索树枝上爬,趋炎附势,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写荷花,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逆向思考则可以赞颂滋养荷花的厚实“淤泥”
正是由于逆向思维方法,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常常碰到“卡壳”的现象,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折回来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有时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把这种方法运用于作文中会使我们思路大开,出奇制胜。
总而言之,我们坚持逆向思维训练,作文前出奇构思,这样写文章才有新意;另外要敢于表达不同意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六、作业 :
请你以“穷则思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提示]:根据话题材料,本题可以确立两种不同的立意:
一、“穷则思变”大有益。写作时重在用好例证,可列举中国革命战争、四化建设中的典型事例及自己的经历,证明在“穷”时“思变”所带来的益处。
二、“思变”岂待“穷”之后。即运用逆向思维,论述在“穷”之前“思变”更有益。作文时可以就我国的环境保护、人口问题和自身学习考试等问题展示论述。相对而占,这一立意较之前一种更有现实意义和思维价值。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onghexingxuexijiaoan/162786.html
-
《蝉》的教案_《蝉》教案及反思详细阅读
《蝉》这篇课文算是一篇科普文,因为现在城市的孩子普遍缺乏亲近大自然的直观生活体验,所以讲起来易陷于抽象和枯燥。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蝉》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蝉》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蝉非常喜欢音乐和是没有听觉的两方面介绍蝉的。 2、了解科普散文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
-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答案]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详细阅读
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六年级来说语文成绩是很重要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 山雨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山雨》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用优美...
-
两小儿辩日的反思_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详细阅读
《两小儿辩日》是大修订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中新增的课文。编者的意图旨在通过这个短小有趣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认识自然的科学态度。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两小儿辩日》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下...
-
《春》片段教学教案_《春》教学教案设计及反思总结详细阅读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
-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济南的冬天》答案|初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精选教案详细阅读
《济南的冬天》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精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
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详细阅读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小学四年级语文《手上的皮肤》教学教案详细阅读
《手上的皮肤》文章生动地介绍了手上的皮肤、纹路和褶皱、指纹、指甲等,通过文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手的用途和特点,从而感受手的奇妙,珍爱我们的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手上的皮肤》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手上的皮肤》教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
[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识归纳]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详细阅读
在学习六年级语文知识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点的总结,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一) 反义词: 脱-( 穿 ) 吐-( 吞 ) 枯-(荣) 生-( 死 ) 疏-( 密 ) 深-( 浅 ) 落-(...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详细阅读
在人教版教材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专题设置和单元组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语文味。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 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原文]人教版语文翠鸟教案详细阅读
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学科的教学积极学习并落实课改的精神,人教版语文翠鸟教案版块同样与时俱进作出了相当程度的研究与规范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语文翠鸟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人教版语文翠鸟教案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