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能力训练九下答案】初中语文阅读能力训练要点

综合性学习教案 2025-10-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综合性学习教案】

(一)诵读能力

一、朗读:

朗读内容的知识要点主要是:

1、正确的汉字读音即拼音

2、朗读的音节的正确停顿

           例:“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重音的正确处理

           例:“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4、朗读的语调,速度

       语调主要是平,升,降调;语速主要是指舒缓,急促等等。

5、对材料感情的理解

       主要是指把握作者在文中渗透的情感,比如:怀念,崇敬,悲伤,同情,喜悦轻蔑……

二、浏览:

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根据题目要求来捕捉文中能提供相对信息的词句

三、略读:

1、  把握中心句,一般在段首第一句,特殊情况在段末和段中

2、  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的大意,捕捉关键的信息

主要是指能体现文章主旨,点明段落中心,突出人物性格和事物特征,标志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的结构脉络的关键语句

四、精读:

1、这是指善于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见解:

     记叙文——作品的主要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和论据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文学作品——作品中描写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

2、正确把握文章的关键句,关键词特有的含义

   关键词一定要结合原文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3、能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并简单的赏析

 

 

(二) 整体阅读能力

 

一、整体感知能力:

1、  主要是感知文章,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

2、  体悟感情可以从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的感情色彩,修辞手法,抒情议论及景物描写中捕捉到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不难体会到作者对于勒的同情,对菲利普夫妇的鞭挞。

例文一:要求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语段中词义理解的能力:

工具书中词语的意思是静态的,阅读中必须结合语境理解。同时要注意同一个词在语境中可能有的意义相近或相反;还要体会词语表达的感情色彩。

例:《背影》“聪明”其实是“自作聪明”,现在表现作者的自质和后悔。

三、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1、  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2、  要善于把握中心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语句,显示作者思路的句子,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和结构复杂难以理解的句子。

例如:《故乡》中:“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象个木偶人”

这句话揭示了农村破败,农民痛苦的根本原因

《孔乙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人”这里点明了他的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迂腐的性格特征。

《松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它不仅写出了松鼠的特点,特显示了文章的思路,规定了说明的顺序。

四、分析段落、归纳中心的能力:

1、  要善于归纳和概括文章的某个段落或全文的中心思想。概括中心的常用方法是:

   ①、看题目:有的文章大致是围绕题目来写的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石油的用途》等,很容易从题目上的到启示。

   ②、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不少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比如《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还有《黄生借书说》的第一句。有的文章是结尾点明中心的。如《井岗翠竹》的最后一部分。

   ③、看文章的抒情、议论部分:这种方法较适用于记叙文。在记叙中插入的抒情,议论往往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从而分析出中心。

   ④、分析人物性格:写人的记叙文有时中心含而不露,但正面人物的性格可能就是作者要赞美的。如《老扬同志》中老扬的爱憎分明、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品质。《第二次考试》中陈伊玲的勤学苦练、公而忘私的品质。

   ⑤、综合文章的各段段意:适用于说明文和特殊的议论文,如《死海不死》把全文三部分的内容合起来就是中心。

   ⑥、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象《论雷峰塔的倒掉》文章寓意深刻,就要搞清文章写作或发表时的背景,鲁迅的文章就要注意。

2、  要善于归纳和概括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指运用的材料及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

记叙文——所叙述的主要事件和主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运用三个典型的事例表现了支援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说明文——说明对象在性质、构造、成因,功能等方面的特点

     《死海不死》:主要是说明死海的咸度非常高的特点

        议论文——主要是运用哪些论据论证了什么观点

             《谈骨气》:运用古今事例论证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3、  归纳和概括要注意全面、准确、简洁。

五、理清思路、分析结构的能力:

1、  即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层次。思路是体现在文章的结构中的。

2、  掌握不同的文体结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正确划分结构:

记叙文: ①、时间顺序:写人记事的文章较多采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明显是地点的变化

②、空间顺序:写景的文章较多

③、感情发展:典型的如《荔枝蜜》,抒情性文章较多采用

④、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材料性质不同来划分层次

议论文:①、三段式:大部分议论文都按照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段式来安排文章结构的

        ②、总分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复杂的议论文较多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③、并列式:有的文章论述的问题是并列关系,有几个问题就分几个层次

        ④、递进式:文章各部分内在联系是层层深入的。如《最后一次演讲》

说明文:也往往采用总-分、并列、层进的形式。

        如:《中国石拱桥》从总到分再到总

散  文:以一定的线索来结构全文。

小  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  此外要正确把握文章中的过渡,衔接,领起,总结的语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六、分析表达效果的能力:

1、  主要是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

2、  首先是正确辨别文章中运用的不同的表达方式:

叙述:注意叙述人称(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的顺序;叙述的线索和详略

描写:人物描写: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景物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说明:注意几种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工作程序等

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等

议论:主要是注意论证的观点,方法

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3、  其次是要能够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叙述  是为了交代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前因后果

描写  是为了生动表现人物或交代背景和衬托人物心情

抒情  是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议论  能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七、体会修辞效果的能力:

1、  正确辨别修辞手法:①、常见的八种是: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②、其他修辞是:

借代、反语、引用、双关、顶真、通感、回环、飞白、层递、拈连、移就、讳饰

2、  认真体会修辞表达的效果:

一般而言运用修辞是更形象,生动,感人;更具表现力、说服力等,但运用这些概念话的词语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表达。

例:《七根火柴》“暴雨夹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这个比喻强调了冰雹很大,突出自然环境恶劣,红军战士生存之困难

①、比喻、拟人:激发情感,使描绘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增强感染力或        使被论述的道理更明白易懂。

②、夸张:更鲜明、突出地表现某一事物

③、对偶:使句式整齐,语感强

④、对比:强调、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

⑤、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力的感情;使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语言的旋律美

⑥、反复:突出思想、表达强烈的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语言的节奏感

⑦、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加深读者的印象,使文章自然展开

⑧、反问:加强语气,强烈地表达思想感情

八、语法知识活用的能力:

基本的语法知识(词的分类,短语结构,单复句,关联词等)不是命题范围,但是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难点。这一考点主要是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一些代词指代的内容,明白一些词语的深层含义。

九、比较阅读的能力:

1、  主要是对中心思想、写作手法、语言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是相近,相同或相反的。回答题目主要是弄清楚比较点。

2、对自选角度进行比较的题目,主要是选准角度,观点新颖有创见。要防止“绝对化”即贬褒都是一无是处;或“简单化”即简单肯定或否定,理由不充分。

十、赏析,阅读心得:

1、  主要是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有自己的心得

2、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要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有创意。疑问必须理解正确,实事求是,不要故意唱反调。

    3、赏析中涉及写作特色则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找出文章在这几个方面里最突出的一、二个方面并要具体举例加以分析说明:

①、分析中心:看中心是否鲜明、集中、深刻。

如《变色龙》的主题是揭露沙皇专制统治,中心思想深刻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

②、分析选材:看材料是否典型、新颖,详略是否恰当等。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在20多个事例中选了3个典型写入文章。《桃花源记》头尾略写,中间渔人所见所闻详写都是文章的重要特色

③、分析结构:看头尾是否照应,过渡是否自然,层次是否清晰。

④、分析表达方式:主要是五种表达方式在以某种为主的情况其他表达方式的合理运用和搭配

④、分析语言:⑴从语言的基本要求看:是否朴素、准确、精练等。

如优秀的说明文大多是语言准确的

⑵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是运用什么修辞起到什么作用。

 如《听潮》通过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⑶从语言的感情色彩看:是幽默还是讽刺还是庄重沉郁、是冷漠、悲凉还是欢乐喜悦……

⑷分析人物是否个性化:即人物语言是否具有鲜明的个性。

 

 

 

 

 

 

 

阅读的能力(出题思路)概括

 

1、整体感知能力   

2、语段中词义理解的能力

3、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4、分析段落、归纳中心的能力

5、理清思路、分析结构的能力

6、分析表达效果的能力

7、体会修辞效果的能力

8、语法知识活用的能力

9、比较阅读的能力

10、赏析,阅读心得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onghexingxuexijiaoan/162758.html

  • 【在青春随想综合性】综合性学习《让青春飞扬》教学设计

    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让青春飞扬项目名称:让青春飞扬 项目创意:利用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特定的人生发育阶段,开展一次以“青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诠释青春,理解青春,激发学生珍爱青春,热爱生命的情感。 参加人员:一个班的全体学生,语文教师。 活动时间:一个周。 活动形式:收集资料,采访...

    发布于:2025-10-02

    详细阅读
  • 话题作文教学PPT_农村初中话题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话题作文的特点。2、学习和运用话题作文的写法。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研读提示语,拟好标题,确定体裁,筛选写作内容。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以小见大,深化主题。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话题作文给同学们很大的自由:题目、文体(除诗歌外)、内容、主题、写法不限...

    发布于:2025-10-02

    详细阅读
  • 【初中议论文阅读专项教案】初中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复习讲义(议论文阅读)(4课时) 现代文阅读能力要点: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清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

    发布于:2025-10-02

    详细阅读
  • 【马的世界综合性活动开场白】“马的世界”综合性语文活动教学简录

    双流县棠湖中学 孙晓晖 一、 开场白:法国作家布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骠悍的动物——马!”的确,马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马是我们忠诚的朋友。在现代生活中,尽管马的作用越来越小,但是我们不该淡忘了这个曾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伙伴...

    发布于:2025-10-02

    详细阅读
  •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活动]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2)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2.一般知识与能力方面:(1)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2)通过对各种丰功伟业进行分类,...

    发布于:2025-10-02

    详细阅读
  • 点面结合的阅读题|读写结合式阅读题设计

    一.概括式1, 概述下面一段文字的要点,要求语言准确,简明,不超过35个字。中国代表团团长吴建民1996年5月28日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审议会议上,向该委员会提交和介绍了中国执行《儿童权利公约》情况的报告。他说,根据统计,在儿童死亡率,营养,卫生,教育状况等方面,中国基本上超过了其它发展中国家的...

    发布于:2025-10-02

    详细阅读
  • 【文体综合分】文体综合阅读

    一、 知识与能力点: 1.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2...

    发布于:2025-10-02

    详细阅读
  • 综合性大学_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活动目标了解辩论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释自己观点的能力。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动课时 一课时。活动设想 现在许多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个性...

    发布于:2025-10-02

    详细阅读
  • 【想象作文教学设计反思】“想象”主题作文教学设计

    “想象”主题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通过教学情境的层层设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学生思维;在多种方式的写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题1.播放一段音乐,初步...

    发布于:2025-10-02

    详细阅读
  • 我爱读书交流会发言稿_“我爱文学”读书交流会教案

    教学设想: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首页:我爱文学——读书交流会)导语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上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的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发布于:2025-10-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