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对语文新课改的几点反思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先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主体意识。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被老师牵着走惯了,好比“笼养的小鸟”,突然要将它放飞,有的小鸟根本就不愿出笼,有的出去了又飞回来,最惨的是飞出去却因不会觅食而饿死。学生就是资源。有些老师备课就是抄教参。教案精心设计,往往多从教师“教”的层面考虑,注重是否教得流畅,是否教得漂亮。而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身是充满着变数的,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想不到”是无法“设计”的。而这些“想不到”又常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之处,亮点所在。
有些老师爱讲:“我们要蹲下来与学生对话。”这话本身就是虚伪的,如果是平等的,有必要蹲下来吗?只关注重视自己的课堂设计,忽略学生的发现、质疑。一味地照“案”宣科,置那些“想不到”于不顾,更有甚者还横加斥责,那么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魅力。其实能够机智地、智慧地处理好那些“想不到”,才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文化功底,忽视了那些“想不到”,无疑放弃了一次出彩的机会。
农村学校也可搞研究性学习。一直以来,大家都把研究性学习看得非常神圣,以为高不可及。农村学校更是望而却步。其实,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态度、研究精神、研究方法上。重研究过程,并不在于研究的结果如何。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因陋就简,一把锄头也有力学问题、文化问题,同样是研究性学习。
老师有个职业病,喜欢提问题。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试问这么长的一篇文章,只给学生三五分钟阅读,读得过来吗?总爱讲“时间有限,赶快阅读”;从不说,“慢慢读,时间够”。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还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本身都还没读进去,这边又连珠炮似地问五六个问题,这是让学生读文章吗?学生自己的问题都还没搞懂,他哪有时间去考虑你的问题。
多媒体是什么?一上来就是背景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片,伴之以字正腔圆的朗读,再接着是一个个问题,鼠标一点,问题的下面就又出现了问题的标准答案。热闹是老师的,学生什么也没有。虽然提出的问题也会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但学生说得再精彩,也不如你这鼠标一点。有个小学老师说:“刚才××同学的回答跟老师的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可笑。
多媒体是个好东西,关键看怎么使用,我教《故都的秋》,选了“蝉鸣图”等几张照片。学生看完了图片,听了那嘶鸣的蝉声,非但没有与郁达夫那样深爱这故都的秋,反而提出了疑问,这故都的秋,这么一个样子,哪里比得上南国之秋呢?好!有了这效果就好讲了。郁达夫那平民意识,悲凉心境,故都情结都在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里。
让语文教学回到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上来,可能有些不合潮流,但过多地依赖多媒体也不理智。太花哨、太热闹不是语文。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995.html
-
【变形记作文教学反思】作文教学反思二详细阅读
激思维,扬个性 “仿新”毕竟不能等同于“创新”,但它却是创新必不可缺少的过渡阶段。那么,如何让学生写作的“仿新”发生质的飞跃呢?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着手培养学生的两种思维:一是发散性思维,又名联想思维,即让学生由此观点想到另一观点,甚至是好几个观点。例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储蓄人生》时...
-
【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做有“思想”的语文教师详细阅读
思想”是什么?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人如同行尸走肉。《辞海》上说:思想亦称观念,即理性认识。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让学生借助阅读别人的文章,获取思想,再溶化成自己的一套想法,使学生在人生的路上,不论处在喜、怒、哀、乐或困难挫折中,都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不会惊慌失措。 因为这一教育目的...
-
珍珠鸟教学反思简短_《珍珠鸟》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冯骥才先生的这篇散文,文旨兼美,就我个人而言很喜欢这篇文章。所以在教学设计时,主要想让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并能过赏析文章本身,所以我的教学重点就放在这两个方面。 通过课堂实践有如下体会: (一)我是用“呆了一会,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这句话作为文章的切入点。来让同学们发现“我”和...
-
阅读_阅读详细阅读
在在阅读教学中,常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读不懂,面对文本,不知所云;二是读不出,即有所启悟却茶壶里煮饺子—倒(道)不出。读不懂,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文化储备和资源支持;读不出,大多是出于个体心理障碍。激活一潭死水,投下石子就会泛起圈圈涟漪,激活学生的审美感受,同样也需要“石子”。 除排心理障碍。读...
-
《生命的壮歌》|《生命的壮歌》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生命的壮歌》一课中的《生命桥》是一篇激情讴歌生命的篇章。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感受生命的激情,接受精神的洗礼,促使情感的升华。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我先让学生观察羚羊,体会其生命的可爱。然后作了如下的描述:在密林深处,一群羚羊被狞猎队一步步逼上了悬崖。(随着描述,多媒体...
-
【海天骄子指的是谁】《海天骄子》预习反思详细阅读
①预习是一种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我把预习称为第一次自学。这个预习设计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等方面进行了构筑。引导他们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准备状态。通过这个环节的自学,学生自然生成了问题,并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自己解决了。而留底的问题又为下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②在预习乃至自主学习中,最...
-
现在的孩子缺乏什么_现在的孩子崇拜什么详细阅读
现代的孩子有许多崇拜的偶像,从歌星到影星,甚而是卡通片中的角色。在我们身边涌现出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一些或伟大或平凡的人们,他们都有着高尚的精神品质,甘愿为国家、为人民牺牲自我,奉献青春。恰恰是这些最可爱的人,却经常被我们的青少年所忽视。在孩子心中,从未考虑过要把这些人去当作崇拜的偶像。 学完这三...
-
【《半截蜡烛》的故事】《半截蜡烛》教后反思详细阅读
语文教学的改革一是要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是要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即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
互相学英语_在互相学习中反思详细阅读
教师之间,多开展相互听课、观摩活动,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不要放过听课的机会,不要放过一些细节。除了要多争取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还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
-
今年中考语文阅读题|今年中考阅读题趋向详细阅读
今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材料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性和教育性。选文内容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试题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意义和段落意思的完整理解,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着眼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要突出重点,注重覆盖面”的命题要求。 语文基础知识考查题目设计得比较小巧、灵活,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