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古诗句子的三步走]学习古诗三步走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7-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些诗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那么,如何较快地学习古诗,体会出诗中的美呢?  
  第一步、解诗题,知背景。  
  所谓“解诗题,知背景”,就是初学一首古诗,首先须从题目入手,了解诗人的概况,以及写这首诗的背景,从而懂得题目意思。如学习《送杜少府之蜀州》这首诗,首先理解诗题:送,送别;少府,官名;之,往、去;任,上任;蜀州,蜀地。连在一起,题目的意思就是:送杜少府到蜀州去上任。然后,要了解一下这首诗的作者:王勃,“初唐四杰”之一,他在短短的一生中,郁郁不得志,颇多感伤。只有从16岁到21岁,是他一生中较为得意的一段时光。这首诗就作于这个时期。这时,王勃正在长安,他的朋友杜少府要西去四川为官。他们当时同为官宦得意,又不忍分离,因而写了这首诗送别。了解了这一背景,也就为读懂全诗奠定了基调。  
  第二步、抓字眼,明诗意。  
  所谓“抓字眼,明诗意”,就是要抓住重点字词,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些字词,再联系前后诗句,弄清全诗的大意。还以《送杜少府之蜀州》为例,读这首诗时,首先要弄懂下列字词的意思:城阙、辅、三秦、五津、意、宦游、比邻、无为、沾巾。理解了字词,再逐句阅读、理解,认真思考,试说一下诗的大意,这首诗也就基本上读懂了。这首诗开头一句点明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指出朋友即将赴任的地点,同时通过“风烟”二字描写从长安遥望蜀川的景象,流露出对友人远行的惜别之情。接着三、四句进一步写送别的心情,点出这种离愁产生的原因在于彼此有着“同是宦游人”萍踪无定的共同遭遇,使对方追怀往事,深切体会到在宦游中得一知己的快慰,从而减轻孤身远去的寂寞之感。自慰又慰人,言浅意深。五、六句语意一转,从另一角度去申述自己对离别的看法,大有凭空挺起之势。我们既是知心朋友,那么,今后即使远隔天边也好象住在近邻一样,我们绝不会因为行迹相隔而使彼此的感情淡薄。有了这种思想境界,也就水到渠成地得出最后两句:不要在送别的路口,像那些重儿女私情的人一样悲伤、流泪。  
  第三步、想意境,悟诗情。  
  所谓“想意境,悟诗情”,就是反复吟诵此诗,想像诗中所描绘的情景,领悟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欣赏诗歌的美。如读《送杜少府之蜀州》这首诗时,就要联想出诗人的送别场面,想象出诗人送别的独特意境,从而领悟到,这首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伤感情调,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挚友谊和旷达胸襟,读之使人产生一种清新刚健之感。这首诗,开头两句壮阔精整,三四两句不在对仗上求工,而是采用了一意贯穿的流水对,五六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可作一句读,最后两句以婉转之笔作收。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在感情抒写上,朴素自然,真实感人,毫无雕饰,是发自作者心底的音响。  
  在学习上述方法学习古诗的同时,还必须反复地有感情地吟读,达到熟读成诵。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诗的意境,领悟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享受。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810.html

  • [《广玉兰》的作者]《广玉兰》反思

    《广玉兰》一文是一篇状物散文,作者状物,原因是因为她感到了物的“美”,而借助于文字将这种美传递给读者。广玉兰,同样是因为它的美丽、高雅打动了作者,所以在教学时,我紧扣住“美”展开。因此,我对教材的上述处理只对了一部分。但是,事物的美丽是多种层面上的,有外型上的、色彩上的,更有一种事物潜藏在内...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写一个熟悉的人》教案_《写一个熟悉的人》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一堂网络教学实验课。课堂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学校校本资源——快乐作文网站组织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三次引导学生点击网站专栏——“优秀作文”“作文教学”“佳作欣赏”,每一次的网络利用都有不同价值。学生在教师有的放矢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思...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反思1000字左右]语文教学反思1

    语文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以整体而言,语文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面对学生不懂文体,不会谋篇,词不达意,表达不清,错别字连篇等诸多语文能力的缺漏,人们在思考,语文教学怎样才能走出颓靡的困境?怎样才能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需要?...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阅读教学教学反思|“阅读教学”教学反思

    现在我们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节课老师最多讲15分钟,剩下的要么是开展活动,要么就是让学生自学。《 新目标英语》中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优化教学语言】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枯燥无味,没有情趣,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开学初的一节语文课上,由于我感冒,声音嘶哑,我的激励性语言不够,学生的兴致也不高,整个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教学效果不佳,通过这一个月的教学实践,我注重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语言...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合作要有实际内容]合作要有实效——《世纪宝鼎》教学反思

    通过《世纪宝鼎》的教学,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学生读课题质疑,提出:世纪宝鼎的“鼎”是什么,世纪宝鼎的样子又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我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学习,在反馈交流的时候,我觉得效果并不好。课后反思,我并没有真正弄懂“小组合作”的目的。如果这节课这样设计...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赏析古诗句子的三步走]学习古诗三步走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些诗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那么,如何较快地学习古诗,体会出诗中的美呢?   第一步、解诗题,知背景。   所谓“解诗题,知背景”,就是初学一首古诗,首先须从题目入手,了解诗人的...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七律长征》?|《七律长征》教后记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初步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感情丰富的强烈特征。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语文快餐杂志|语文快餐——自主的体现

    时下,教学改革中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接着也便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的苦叹:“语文课没法教了”、“语文课不会上了”……我对此虽表同情,但更多的是为某些教师于当今形势的无奈,思想的守旧而担忧。   其实,今天的教学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空间,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后记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散文。鲁迅的作品,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难度的,课文里介绍的生活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陌生的。但是文章的主题思想中提及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学生而言又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好在文章里的游戏、知识等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可感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老师曾说:...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