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案]《找骆驼》“对话式”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一、背景分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但原有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显然已被人们否认和排除,那么怎样的教学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途径呢?小语课堂“对话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不在教给学生新知识、新技能,而是师生共同探讨出一种提高自身辨证思维的途径,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师生互动的合作关系中,教师置身于一个学习者和咨询者的位置,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语言传递交流思想,成功地让信息畅通,大面积提高学生发言水平。让课堂上不开口的学生“撬”开口,从说得响—说得多—说得精。这种教学方法有益于学生从中受到的启示,开发出的新思路又反作用于对各学科的消化吸收,从而达成教育的系统化。
二、教学研究
省编义务教材语文第七册第13课《找骆驼》是通过描写一个商人寻找好骆驼的事,说明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篇进行对话式教学的好教材。课文共有11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向一位老人打听它的下落。第2-9自然段写老人——说出那只骆驼的情况,商人以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第10-11自然段写老人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那只骆驼的的情况和为什么要商人顺着脚印去找骆驼,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受到思维的训练和因果关系的句式训练。
本文的教学目标除了常规的字词教学阅读理解外,力图体现“观察-思考-判断”这一探究形式。让学生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学会提问、学会合作、学会辨证,培养矮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综合能力。
我按照“对话式”教学的五大环节开展课堂对话:
第一环节:激活话题,导入新课。
激化话题是课的开始,是思维的导火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师:小朋友们见过骆驼吗?骆驼长得什么样?有哪些本领?
生:骆驼身体高大,背上有驼峰,蹄又扁又平,蹄底有肉垫。有双重眼睑,不怕风沙;很耐饥渴,嗅觉灵敏,能嗅出远处的水源,也能预感大风的到来。是风漠中的乘骑,运货的主要动物。
师:小朋友知道的真多,你们说谁最需要骆驼的帮助?
生:在沙漠中行走的人。
师:如果在沙漠中行走的人不小心丢失了骆驼,那该有多糟糕啊!可有个商人偏偏遇到了这事,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找骆驼的!
第二环节:自学生疑。
疑是思维的导向,是教学目标的指向,学习新课前,目标意识是否明确,学习效果大不一样。在这一过程中分为基础知识生疑,即学习掌握生字新词。第二部分是对课文内容的生疑,它是导读的关键。
1、自觉型生疑:
a遇到生字新词“拦路虎”先划出来,再提出来。(具体相机而定)
b学习多音字“哄”、“吗”;区别“走失”和“丢失”的意思。
学习交流(略)
2、思辩型问题:
如:a、老人为什么知道骆驼的情况?
² 为什么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² 为什么知道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² 为什么知道骆驼缺了颗牙齿?
B、老人为什么让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C、老人为什么不直接让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而是说了那么多自己的发现,他有什么用意吗?
D、商人怎么会误解老人藏了骆驼?
……
第三环节:筛选提炼话题,进行课堂对话。
筛选话题是打开对话过程的金钥匙,且是一把万能钥匙,通过它可以贯通整篇课文的教学,构成学生思维发展的流程。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选者突破性的话题。
(注:对上述所提的问题,简单的由学生或教师给予回答,难一点的可先放一放。)
1、与学生商量,选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a)进行对话讨论。
2、自学课文,完成填空:
a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那是因为
B、老人知道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是因为
C、老人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是因为
(让学生应因为……所以……的句式反向填空)
板书:
脚印 右深左浅 左脚有点跛
路上 左有蜜,右有 想 左驮蜜,右驮米
树叶 留有牙印 缺了颗牙齿
3、找出有关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不紧不慢 满有把握)
4、继续话题:老人为什么会知道这么详细?(学生讨论)
答案:老人善于观察、熟悉沙漠…… 12
板书:观察-思考-判断
5、继续话题(B)
(学生讨论)
答案:因为骆驼的脚印会留在沙漠里……
6、师:那么按照老人说的方法去做,商人是否找到了骆驼?从哪里看出来?
生:从“果然”可以体会出。
7、比较商人丢失了骆驼及找到骆驼时的心情及对老人的态度。
师:老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
(高兴、感激老人……)
师:那之前呢?
(由高兴变生气,甚至怀疑老人藏了骆驼……)
8、有感情地读读商人与老人的对话。(注意标点符号及“说”的几种不同形式。)
9、解决问题(c)
第四环节:暗示问题的导向,萌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学习的例子,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挖掘更多的知识,做到举一反三。”我们所要做的是继续开发学生的隐性思维,开拓创新精神,
师:商人是怎么找寻骆驼的?他可能还会碰到哪些困难?
生:沙漠中有许多骆驼的脚印以至分辨不出;或者脚印被风沙淹没……
讨论:懂得了一个道理的人是否会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即会运用知识,又能获取更多的本领?(举例说明)
第五环节:课外延伸,获得更多的知识。
师: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遇事要仔细地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愿你们能向故事中的老人学习,做个善于观察,机智灵敏的聪明孩子。
作业:
1、 做一个在叶面上留痕迹的实验;
2、 收集有关骆驼或沙漠的资料;
3、 续写《找骆驼》
(可任选一项来做)
三、结果与思考
结果:
1、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调合作关系。在课堂上,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计算、揣摩、联系来更新对事物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他们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2、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及表达能力。我们不单纯地追求学生的发言如何精彩动听,而是鼓动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说真话。我们欢迎学生在课堂针锋相对地展开辩论,而不追求共识的达成。因为这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表达能力的提高。
3、形成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一种商讨的环境里,我们所要呈现的知识更易于被学生所吸收所消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资源互连网。
思考:
1、时间问题。常规化的教学对每一教材作出了具体的课时安排。但“对话式”教学要打破这一时间框架,重在教会学生思维的过程。那么,教师就要善于对教材做适当地增减,“下重笔,点要害”,即保证教学计划的落实,又把握“对话式”教学的特色。
2、教材问题。语文教材并非篇篇都能进行对话式训练。那么,教师就要积极搜寻相应的材料进行补充强化练习,且要注重在实际生活中也将“对话式”进行操作,逐步将这一框架体系转变成学生的能力再现。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210.html
-
什么东西吸引孩子_拿什么来吸引孩子—我教《月光启蒙》的思考详细阅读
。这也引发了笔者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让文字有灵性 “本色”一词在词典里解释为:本来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语文如何彰显自己的本色呢?就是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使一个个文字符号成为有呼吸、有脉搏、有翅膀的灵性之物,叩击学生的语言敏感点,达成正确...
-
[《钓鱼的启示》课文]我教《钓鱼的启示》详细阅读
课正式开始了。没有课件中的图片导入,我便用语言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小猫钓鱼》给我们的启示,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于在备课时,发现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对“放鱼”和“启示”这两部分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便将文中“父亲让儿子放鱼”时对话的...
-
小溪为什么会生病|执教《小溪生病了》课后反思详细阅读
《小溪生病了》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叙述了小溪从清到脏,在从脏到清的过程。在朗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不唱读、不顿读,训练学生能连贯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文中的一些叠词用得很有特色,如:“清清的、绿绿的”我指导学生第一个字读得短促些,紧接着读第二个字,第二个字音节可以稍延长,“的”字要...
-
执教是什么意思_执教《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我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目标 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 ,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思维活跃性。 这...
-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反思_关于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详细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识字教学时,教师除通过读、写等方法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更要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乐趣。 “加减法”寻规律,识字有效率。利用学生熟悉的部首,我们可采取“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内容。例如,在学了“青...
-
镇定的女主人原文_《镇定的女主人》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镇定的女主人》这课,由于课文中的故事存在一定的悬念,而要解开这个悬念,我采用了变序教学的形式。在创设了“眼镜蛇盘上脚”的情境后,引生入境,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情况紧急和女主人的镇定。尔后精读课文,体会女主人镇定的具体表现。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重点突出,易于突破难点,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当学生明白...
-
看图说话学拼音|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2、培养学生正确的的击键的方法与技巧。 3、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电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运用指法。 教学设计: 二期课改后,新的语文教材在认识字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汉字的拼...
-
【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语言文字训练不要丢详细阅读
课改之后,语文课堂活跃了,活动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了,课堂变得热热闹闹。我们大力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可以这样理解,可以那样体会,学生的看法多了,思考多了,但热闹过后总觉得在浅层表象后少了几分积淀。 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
-
[一尊铜像还是一座铜像]《一座铜像》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琅琅书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而每一次的朗读并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显悟”体现在每一次朗读我都预设了要求。如:读描写小于连姿态的句子,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形的写作方法。读课文的一、四小节,是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针对这两小节内容进行质疑。读课文二、...
-
【如何讲成语故事】如何进行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详细阅读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进行讲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懂得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更能丰富学生的词汇仓库,对学生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进行讲成语故事的训练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注意循序渐进性 开始阶段,可以先由教师示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