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感悟心得】古代语文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二)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古代语文教育是传“道”的教育
    1.文本身就是道
  语言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产物。汉字,是世界上最特殊的文字,字义和字形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基本上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语。许多汉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说一个字就是一部历史,一个社会的缩影,一种观念的反映。学汉字,本身就是在学认字的同时接受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可以说是在接受一种“道”(泛指各种思想而非专指某些政治理念)。离开了这些“道”,你就无法理解这些字。例如,从“牧”“牢”“豢”既能了解畜牧社会的一些情况,又能理解汉代的一种官员为什么叫“州牧”,监狱为什么古人叫“牢”,收买奴才为什么叫“豢养”;从“刖(断足)”“èr@①(割耳)”“qíng@②(用刀刺脸)”“劓(割鼻)”“剐(凌迟)”等字,可以看到古代刑法之残忍;从“取(割耳报战功)”“伐(断人之颈)”“俘(按住下跪战俘的脖子)”可见战争之残酷;从“女”旁的字有不少是表示邪恶或者卑*意义的,如“*”“佞”“妄”“奴”“妨”“妒”“娣”“婪”“婢”“嫉”,从这里又可以看到女性在告别母系社会以后的地位和社会对女性歧视的观念。因为汉字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古代解字的书籍都包含着不少古人之“道”,例如著名的《说文解字》。
  运用词语,按照作者思想写出来的文章更是无法与“道”分离。思想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教育不可能不传道。教书必然传道,读书必然学道;读《论语》就是在理解孔子的思想,看《庄子》就必然了解庄周的主张。教师教一篇文章时可以不传自己理解之道,但是不可能不传书中之道,因为只要教师指导学生读懂了文章,也就是把书中之“道”传给了学生。
    2.阐释也是传道
  教师在讲学时不可能不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见解。这个见解也可能合乎文章原意,也可能非常离谱,但是教师的理解不管是否合乎原文,实际上也是“道”。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说语文教育是传道教育。尽管教师对同一文章的理解是见仁见智的,但是无论是仁还是智,都是道。教师只要在学生面前阐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他就是在传道。
    3.传道是统治阶级的需要
  因为语言和思想的依存性,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掌握着教育大权的统治阶级必然要运用教育这个工具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观念,要用教育这个工具来教化万民。因此古代的语文教育只能是以传统治阶级思想和道德为本的传“道”教育。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官学和绝大多数私学都不例外。只是不同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宣传的观点和选用的教材有差异而已。百花齐放时的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和主张虽然在许多方面不同,但是却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游说诸侯,办学传道。百花齐放的局面结束后,正统的教育就基本上都是以传儒家之道为主的教育了。
  进入现代社会,语文独立设科了,但是,语文教育与传“道”的问题以及“道”是什么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好,因此,语文教育一会儿思想性,一会儿工具性,摇来摆去,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其实,语文和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必然包含传道教育。古今语文教育的传道的区别是:第一,古代语文教育的主题就是传封建统治之道,认字、解词、读文、写作等语文活动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得封建统治之道,语文知识的教育成了传道教育的附庸;当代以及今后的语文教育也必然传道,但是这个道应该是广义的道,它是让学习的人能真正成为人的人文思想和科技思想。第二,传道不是语文教育的主题,语文教育的传道,是非专业性、非系统性的传道,它是语文教材中人文思想与科技思想的影响性传道和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阐释性传道。今天的语文教育是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言的教育,是以语文知识教育为主题,通过语文教育活动,使学生接受语文知识以及语文教材所包含的人文思想、科技思想的教育。传什么道的关键在教材,而不在如何教。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207.html

  • [社会《端午节》教学反思]《端午节》教学反思

    在4月25日的片信息技术优质课选拔时上了《端午节》一课,现把点滴感想记录如下: 这一课是小学信息技术(四下)教材中,网络单元的第二课时,在教材中,它确定了两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确定相关主题;第二部分:查找整理资料;其中第二部分是重点,它又分了3个方面:1、确定主题后围绕主题搜集资料;2、建立好相...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需要教师能创设富有情趣教学活动,枯燥的读背,学生肯定要丧失兴趣,他们喜欢新奇事物,喜欢展示自我。表演是孩子喜欢的节目,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就必须主动去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设计符合人物身份的的动作。这是一个需要多种才能的综合...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考试反思]考试反思

    一个学期结束了,很有必要静下心来,通过期末考试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这半年的教学工作。   这次试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测试,评价形式比较灵活,基本体现了新课标的评价要求。从考试成绩情况来看,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因为达到了全班合格的要求,也就实现了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但是和其...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写《草船借箭》读后感_《草船借箭》教后记

    教学相长有感   曾经听过同事之间互相打趣地说:“总教一年级的老师就是一年级的水平,我现在也就是五年级的水平而已……”当时只是一笑而过,只觉得这怎么可以,当作一句玩笑罢了!   而教过一轮又一轮了,对“教学相长”这样的道理也体会得越来越深。   对于女生来讲,不最喜欢看的可能不属《三国》了,所...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如何辨别下定义和作诠释】如何辨别“下定义”与“作诠释”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八种: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打比方、举例子。其中,学生在阅读中不太容易区分的是下定义和作诠释。 先来看看教科书上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解说: “通过下定义,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下定义,一定要准确,要讲究科学性。”“由于下...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反思600字_语文教学反思6

    立足基本点 初中说明文写作教学是以培养记叙能力为基础的写作教学新阶段。说明文的写作必须具备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这是写说明文的两个基本点和根本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切忌对学生泛泛要求,要以记叙为基础,用分解法突出抓好两个基本点。其一,文体特点要突出“说清楚。”首先着眼于说明文的科学性,强...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说明文的顺序教学课后反思_关于说明文教学的反思

    bsp; 在刚给学生们上说明文时,感到有点吃力,因为学生对于这样一种新的文体很有适应,基础性的知识也很不理解,教起来认同感不强。于是果断停止课程的教授,总结《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说明文基础性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对说明文有了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才在学习时不感吃力。...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反思300字|语文教学反思3

    改变学生自主学习浮于表面的状况,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断走向深入,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当前教师应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加强自主学习的指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绝对不能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的主...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音乐家与报童感悟|音乐家与报童

    教学实录: 我先揭示课题,接着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歌的歌词,我问学生谁会唱《卖报歌》,没人吱声。我叫了几个同学,都摇摇头,只好我唱了,我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啦啦啦……。”唱完,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下课了,几个同学围上来说:“老师,你唱得真好,教我们吧。”“好,学完课文,再教这首歌!”我答应了,...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可爱的草塘》教学设计]《可爱的草塘》教学反思

    ——以读带讲有特色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离不开读,“以读代讲”必须形式多样地“读”,方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进而提高“读”的质量。在《可爱的草塘》这课中,我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品读等方式外,还采用了如下一些颇具特色的新颖的朗读方法。 1、手势导读。教师范读后再让学生...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