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朱家故事反思_大班语言活动:朱家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2024-01-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设计意图: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优秀绘本是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想法和感受、丰富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媒介和载体,是以一定的语言情境内容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与想法,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的典型现象,很多孩子甚至包括孩子的父母都没有分担家务活的意识。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是一种家庭责任感的培养,也是一种传统美德的熏陶,其中更蕴含着对其他家庭成员的一种关爱。

  选择这个教材是因为《朱家故事》和我们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更多关注孩子的德育教育。而勤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我们现在的课程中似乎太少了。所以通过故事的风趣幽默,故事情节起伏波折将深刻的道理蕴含在故事中:家务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家人共同承担的劳动,让幼儿懂得爱做家务是一件快乐和光荣的事情。虽然故事来源于国外,但是内涵却是和中华传统美德相一致的。

  在设计这个活动时考虑到这是故事情节生动且有几处转折,因此在导入部分的过程中,首先就对“朱”和“猪”两个汉字进行解读,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然后通过分段欣赏帮助幼儿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从中懂得做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共同承担的,并通过想象和表达来理解内化主题。在完整欣赏的环节中,孩子们可以尽情体验文学作品的风趣和幽默,培养倾听习惯,巩固经验。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懂得做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共同承担的责任。

  2、仔细观察画面,能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和表达。

  重点:懂得做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共同承担的责任。

  难点: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和表达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家中家务活的分工情况

  环境准备:

  布局:15把椅子摆放成弧形(后附图)

  材料:绘本《朱家故事》的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读——引出线索、产生兴趣

  重点提问:

  1、猜猜这个故事发生在谁家?这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两个字虽然都念zhu,但意思不同,一个代表人的姓,一个是指动物(懒猪的猪),如果搞错了就会闹笑话的。

  2、看看朱家有几口人,都有谁?封面上的这幅画觉得奇怪么?

  小结:朱爸爸和他的孩子实在太懒了,连走路都希望让妈妈背着,妈妈太累了。

  二、分段解读——观察画面、分析情节、体验感悟

  (一)介绍朱家的一天,理解朱妈妈的辛苦

  重点提问:

  1、看,朱爸爸和儿子们张大嘴巴在喊什么?朱妈妈在干什么?(观察画面)

  小结:原来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准备早餐,朱爸爸和孩子们只是等着妈妈把早餐送来,自己什么事情都不做。

  2、吃完早餐,朱爸爸上班去了,两个儿子也上学去了。朱妈妈又在忙什么?

  小结:朱妈妈不但要上班,她还在上班前把每个人的碗洗的干干净净,被子铺的整整齐齐,把家里打扫的井井有条。123

  3、工作了一天,大家都回到了家。肚子好饿啊,谁在准备晚餐呢?

  4、终于吃完饭了,朱妈妈又在做什么?朱爸爸和他的儿子呢?

  5、你觉得朱妈妈累么?如果你是朱妈妈你会觉得怎么样?

  小结:一天又一天的家务劳动,让妈妈累的腰都直不起来。而朱爸爸和他的儿子们什么事情都不做,真是太像懒猪了。

  (二)看图片,继续讲故事

  重点提问:

  1、壁炉上留下了一封信,猜猜朱妈妈会在信上写什么?(同伴互动交流)

  2、为什么说他们是猪?

  3、朱妈妈不在家的日子,他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朱妈妈不在家的日子,朱爸爸和他的儿子们日子过的像猪一样。

  (三)理解家务要全家一起承担

  重点提问:

  1、现在朱爸爸和他的儿子们在做什么事情?

  2、看,谁来了?朱妈妈终于回来了,朱爸爸和孩子们会对她说些什么?

  3、朱爸爸和他们的两个儿子为朱妈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大家都觉得很开心。

  小结:家务活大家一起做既轻松又愉快!

  三、完整欣赏——整体感受、经验迁移

  1、听故事(播放音乐)

  2、小结: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也能做一些家务事。可以帮妈妈做哪些家务事?

  四、延伸活动:做记录表“我们可以帮妈妈做哪些家务事”

  活动评析:

  (一)从内容的选择分析:

  选择这个教材是因为《朱家故事》和我们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更多关注孩子的德育教育。而勤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我们现在的课程中似乎太少了。所以通过故事的风趣幽默,故事情节起伏波折将深刻的道理蕴含在故事中:家务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家人共同承担的劳动,让幼儿懂得爱做家务是一件快乐和光荣的事情。虽然故事来源于国外,但是内涵却是和中华传统美德相一致的。

  在设计这个活动时考虑到这是故事情节生动且有几处转折,因此在导入部分的过程中,首先就对“朱”和“猪”两个汉字进行解读,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然后通过分段欣赏帮助幼儿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从中懂得做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共同承担的,并通过想象和表达来理解内化主题。在完整欣赏的环节中,孩子们可以尽情体验文学作品的风趣和幽默,培养倾听习惯,巩固经验。

  (二)从流程的设计分析:

  1、第一个环节主要通过封面导读——引出线索,从而使幼儿产生兴趣。采用观察讲述的方法重点解决“猪”和“朱”不同的含义,从而为第二环节做好铺垫。文字的导入和解读也体现了大班幼小衔接一个重要的过程。

  2、第二个环节是分段解读——观察画面,让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后自己分析情节,体验感悟出家务活都让妈妈一个人做太累了,而朱爸爸和他的儿子们却什么事情都不做实再太懒了。强烈的对比之后朱妈妈的离开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通过让孩子们自由讨论猜测妈妈留下的信中会写些什么,从中感受到妈妈的辛苦。故事最后妈妈终于回家了,孩子们懂得了家务活应该全家人一起分担即轻松又愉快!

  3、最后环节是完整欣赏——整体感受,通过老师深情地讲述让孩子们进入故事情境达到最后的经验迁移。

  专家点评:

  上海市虹口实验幼儿园 李建君园长123

  1、教师的语言优美、清晰。在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绪和经验迁移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情绪感受成为激发幼儿相关情绪体验的一个重要手段。

  2、师生互动有默契。老师能引导幼儿去观察、等待幼儿去发现以及尊重孩子们的发言,提供更多孩子间的交流平台。可以看到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那么认真、专注,这也是情绪上的回应主要表现。孩子们对老师语言信息的捕捉和回应很到位。情感上的默契度表现在老师讲述故事最高潮时情绪的波动也带动了孩子们,情感的体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孩子自己感受到的。

  3、活动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让幼儿带着问题的悬念,采用观察、交流的共同学习方式进行思考,并尽可能给幼儿更多表现、表达的机会,从而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活动中幼儿的发言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是深刻的。

  调整建议:

  1、图片的调整:为了让故事情节给孩子的冲突更大,可以将朱爸爸躺在沙发上和朱妈妈做很多家务的几组照片同时展现给孩子们看,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让孩子去分析讨论。

  2、环节的调整:可以将“朱妈妈离开”和“朱妈妈回来”两个版块做足文章,因为这是整个故事的关键。要留有悬念,让孩子们自己去猜去讲、自己想办法这对大班孩子思维推进最大。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oueryuandabanyuyanjiaoan/13735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