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鹰》|《鹰》、《伏尔加船夫曲》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案 2023-06-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音乐教案】

第四课:《鹰》、《伏尔加船夫曲》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歌曲《鹰》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
1、歌曲《鹰》
2、读谱知识;力度记号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运用力度的变化,以优美流畅的歌声来表现雄鹰的健美形象,抒发自己豪迈的志向。
2、 小结和练习运用各种常用的力度记号。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律动。
2、唱师生问好歌。
二、 发声练习:
三、 读谱知识:力度记号
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叫力度。这是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内容的一种重要手段。力度的标记可分为:
① 强弱程度固定
f(强)mf(中强)ff(很强)
p(弱)mp(中弱)pp(很弱)
② 强度逐渐变化
(渐强)       (渐弱)
③ 强度突然变化
﹥(重音)sf(特强)
每一种力度记号所代表的强度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是相对而言。
四、 歌曲《鹰》
1、 简介:此曲是日本的一首家喻户晓、流传甚广的儿童歌曲,通过对矫健的雄鹰的讴歌,抒发了少年儿童的美好理想和豪迈志向。
2、 教师范唱 :
3、 学唱:
①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暂不出示歌谱,从听辩两个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入手。教师在提出要求后,弹奏三次,让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再分句弹奏两次,由学生模仿背唱。唱对的带领该生的小组重复该乐句,注意力度的表现。最后,出示歌谱,完整地视唱歌曲。
②第二乐段的前四小节。视谱即唱,逐步做到下列要求:识谱→运用力度表现→二声部紧密衔接。
③学习第二乐段的轮唱应先分声部视唱,做好各声部的力度表现,然后进入轮唱,要求层次分明,起伏有致。
④学唱歌词。初学时,可以一组学生唱词,一组学生唱旋律,以降低难度。
4、歌曲练唱
教后札记:
小结: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欣赏《伏尔加船夫曲》;综合练习
课型:综合课
教学重点:欣赏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注意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在旋律、力度上的表现特点,从而更好地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绪;并比较独唱与合唱形式演唱的不同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听音乐进教室,律动。
2、 唱师生问好歌。
二、 复习歌曲《鹰》
三、 综合练习(二)
让学生用相反的力度和相反的旋律进行方向模仿教师所唱的音组,在感性模仿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标上力度记号,以加深对力度记号的认识。
综合练习(一)
要做到两个声部的力度层次清楚是要费一番功夫的,学生要集中注意力。
四、欣赏
1、简介:此曲是一首旧俄时期伏尔加河船夫拉纤是唱的歌,深刻反映了俄罗斯人民在沙皇统治下从事艰辛的劳动、过着牛马般的贫困生活,也表现了他们的反抗精神。
2、初听:要求学生注意演唱中音量的细腻变化所表达的纤夫们拽船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的情景,以及由于力度的变化形成歌曲的高潮。
3、分段赏析:歌曲从伏尔加河纤夫们沉重的劳动声开始:这是歌曲借以发展的基本曲调。歌曲中的每个乐节、乐句的落音都是“”,但并不感到单调。从弱到强、从强到弱的力度处理,形象地表现出纤夫们拉着沉重的船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的情景。
4、复听;完成听听想想。
教后札记:
小结: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lejiaoan/12763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