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电子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到郊外去》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2023-06-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音乐教案】

对老师的提问和讲解能做出积极的反应,并通过音乐小知识,让学生自己找歌曲中的衬词及民歌的小特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学唱过程中,虽然能较快的找我歌曲演唱,但在个别字所表现的民歌韵味上还是欠火候,经过教师指导和多次范唱,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这首歌曲的情绪。 
   
第三课时《山谷回音真好听》
一、教学目标: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培养学生创造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学会演唱歌曲。
2、难点是能用强、弱对比表现歌曲。
三、教具:
数码视频展示台、风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排成一列纵队,随着教师的琴声,进行开火车的律动。
师问:同学们,你们开着火车,想到哪里去啊?(学生自由谈)
师导:好了,同学们,不说了,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仔细听,这是什么地方,又有怎样有趣的自然现象?(教师课件播放回音的音乐)
听后,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师:你们听的真认真!这首歌曲还表现了山谷里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呢?
师:回音好听吗?(生答:好听)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山谷回音真好听》。要怎么样才能唱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呢,现在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二)回音游戏:
1、把教室当做一个大山谷,对着山谷说话,一个同学说话,另一个同学做回音。
2、再请两位同学表演一下,看有没有不同。
3、请同学评价哪个组的同学表演的好?
教师小结:是啊,回音应该比原声要弱一些,而且还是不只一次的重复。
4、老师当原声,学生当回音,一起来做回音游戏。
5、老师唱原声带有旋律的,学生做回音带旋律的。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请同学演唱带回音一段的旋律。
2、分句教唱,指出学生的不足,并改进。
3、会唱后,找两位同学到前面为大家演唱。
(四)歌曲创编:
1、师:同学们,我们除了在山谷里能听到回音,还能在哪里听到回音呢?(同学自由畅谈)
2、分组讨论,让学生试着把自己刚刚想的这些编到歌曲里去,重新创编段新歌词,唱一唱。
3、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4、随音乐把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一遍。
(五)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
本课时,难点在于学生能用自己的声音表现出回音的效果,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对回音效果也有了新的认识,但是如果演唱能很好的体现回音,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二年级学生声音比较稚嫩、尖亮,所以在对声音的控制上显得参差不齐,这也反映出音乐教学过程中,对童声训练要时刻抓紧,不得松懈,只有平时抓紧了,今后的教学就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阻碍。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唱与春天户外活动相关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活动,培养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对音乐的感受。
2、认识小节线和小节,参与“回声”游戏和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用轻快、活泼、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郊游》,引导学生体会户外活动时的动态和愉悦心情。
2、能用民歌的感觉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
3、欣赏音乐《出发》、《山谷回音真好听》进行表演、创作、模仿。
三、教具:
多媒体课件、数码视频展示台、风琴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郊游》
一、教学目标:
1、感受aba的乐曲,区别乐段间的不同性质。并选择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和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123
2、感受歌曲的主要节奏型,并能用歌声用感情的演唱歌曲《郊游》。
3、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歌曲表达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能用愉快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郊游》。
2、了解并感受aba三段体结构音乐的特点,并能掌握其特点。
三、教具:
数码视频展示台、风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经历了一个严冬,小动物们、小草等我们的好朋友,都觉得烦闷了,随着第一场春雨的到来,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走进春天了,小草睡醒了,开始伸展身子,发芽了;小动物们睡醒了,开始露出他们的小爪子,活动筋骨,准备组织一次春天的郊游,去寻找春姑娘的“花裙子”,看(播放课件),他们在向我们挥手呢?!哦!原来是让我们一起参加他们的郊游活动啊,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台湾儿歌《郊游》。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二)学唱新歌:
1、教师弹琴范唱歌曲《郊游》,学生仔细聆听。
2、播放歌曲,学生边听边找出相同的乐曲部分。
3、教师引导学生划分aba三段体的音乐结构,并介绍其特点。
4、教师弹琴,带领学生学唱新歌。
5、分组,教师和小组学生一起随琴演唱。
6、全体学生随教师琴声用愉快的感情演唱全曲。
(三)拓展欣赏:
1、播放管弦乐合奏《出发》,学生体会音乐。
2、教师弹琴范唱乐曲的主题音乐。
3、学生谈对主题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4、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个乐曲情绪的理解。
5、分组欣赏若干遍后,讨论全曲风格。
(四)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开学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踊跃的发言,师生互动很融合,对于老师教唱的歌曲,能很好的在聆听中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并通过对比欣赏,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其中的情绪与感觉的不同;在学唱歌曲中,学生整体表现突出,能在听中学,唱的准确,情感丰富,使教师也从中受到鼓舞。因此对于我来说,这节课是一堂成功的课,也为本学期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第二课时《放牛放到小河边》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使学生亲进大自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2、启发学生用亲切、自然,富有童趣的声音演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
3、欣赏河北民歌《放风筝》,体会地区民歌特点,体验民歌的感情处理,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并能用力度的强弱去表现歌曲。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歌曲中衬词的演唱,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演唱。
2、唱好具有山歌风格的歌曲,并能用力度的强弱去表现歌曲.
三、教具:
数码视频展示台、风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钢琴曲《牧童短笛》。
2、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播放的音乐好听吗?(好听)它是一首描写牧童放牧归来,悠然自得地吹着长笛,踏着夕阳归来的情景,美妙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山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民歌《放牛放到小河边》。
(二)学唱歌曲:
1、播放范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让学生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观赏制作好的动画:放牛娃放牛的场景。 123
2、引导学生跟着节奏读歌词。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仔细聆听,并体会歌曲歌词表达的意境。
4、教师介绍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江西民歌,师边弹琴边用富有童趣的声音再次范唱歌曲。
5、教师教授歌曲,学生学唱。
6、学生演唱,教师弹琴指导。
7、全体学生一起掌握情感及民歌特点,进行完整演唱。
(三)音乐知识拓展:
1、在音乐伴奏下,师和学生一起按节奏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分歌词与衬词,衬词轻读,师范读,学生跟读,
2、出示:
xx  xxx x x|xx xxx x x|
青呀 青格格  草 哎|蓝是 蓝格格 天 哎|
x.x xx xx x|x.x xx x  x|
放 牛 放到  小河 边|小 河 边  哟  哎|
(四)拓展欣赏:
1、播放河北民歌《放风筝》,并能找出衬词。
2、分组讨论这首歌曲所唱的具体内容(时间、人物、事件等)。
3、再次欣赏歌曲,生随歌曲哼唱,体会民歌特点。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民歌的小特点,教师加以总结。
(五)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本节课,整体表现不错,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lejiaoan/12752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