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五十六朵花》2

小学音乐教案 2023-06-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唱山歌》
  教学目标
  1·能基本正确而流畅地演唱《唱山歌》。
  2·知道《唱山歌》是壮族民歌及有关刘三姐的传说故事。
  3·能用语言简单描述自己对这首民歌的感受。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人《唱山歌》教学(可从谈话开始,以桐学们到过广西桂林吗?知道壮族人民心申最喜爱的民间歌手是谁吗?"等话题引人)。
  2·组织简短的交流(针对上述有关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见闻,教师引导归纳。如有条件,教师还可播放《刘三姐》影片有关片段)。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组织简短的交流(引导学生就歌曲的情绪、风格等方面,谈自己的感受)。
  5·初步学唱歌曲(针对学生的实际,可让学生随教师的琴声试着轻声哼唱歌词或歌谱,也可由教师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6·深入学唱歌曲(针对一字多音的唱词、跨小节的切分音及两个句尾旋律的变化等,进行指导和练习;针对吐字、发声等技能表现的要求进行指导和练习)。
  7·表现与鉴赏(在学生基本唱准曲调,能较流畅、完整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演唱,并由演唱者本人及全体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可分别从 "音高、节奏的准确性""吐宇咬字与发声""风格的把握与感情"等方面,分别引导学生进行评析)。
  8·复听范唱、体验音乐(在归纳同学们观点的基础上,教师在审美与表现方面给予指导,引导学生玲听范唱,归纳点评)。
  9,创设情景,引导创编(教师可用谈话方式创设"对歌"的情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对歌曲演唱形式进行不同的设计。如:领唱与齐唱、独唱与
哼唱的伴唱。男女声接唱等等)。
  教学评价
  1·学生的参与率与参与程度和情绪反应。
  2·是否能基本正确、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
  3·能否用语言简单地描述自己对这首民歌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侗族大歌《小山羊》。
  2·欣赏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
  教学目标
  1·知道《小山羊》是侗族民歌,《天山之春》的旋律取材于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并感受其风格。
  2·熟悉两个作品的旋律,并能随音乐哼唱。
  3·知道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辨其音色。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人《小山羊》的听赏(教师应结合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及音乐常识的积累,设计导人方式。如:联系以往听赏有关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景,设计"话题"来导人)。
  2·初听作品,组织简短的讨论(教师可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对侗族大歌的有关常识作介绍)。
  3·第二次听赏作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聆听第二部分两个声部的变化。
  4·组织学生分别哼唱《小山羊》两个声部的曲谱后,再播放范唱,让学生随录音哼唱。
  5·组织学生简短讨论(让学生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并着重谈馆己印象最深的部分"拍己感到最好听的部分""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教师不失时机地参与交流和引导,促进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12
  6·巧设"话题",转移欣赏内容(教师在小结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引人新的话题。如:同学们对《小山羊》的感受都很有意思,有的同学对歌曲的演唱也有很好的评价。的确,不同的旋律往往会给人以不同的联想,有的音乐一
下能把我们带到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呢!下边,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器乐曲《天山之春》,看看音乐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7·板书或张贴曲名及旋律主题曲谱后,播放录音《天山之春》。
  8·组织简短讨论。引导学生就"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个话题进行交流。随后,可就演奏乐器  琵琶以及作品背景情况作介绍,然后作二次欣赏。
  9·再次欣赏《天山之春》。为加强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可组织学生演唱旋律主题。
  10·第三次播放《天山之春》,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或模仿琵琶演奏进行听赏。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愿意玲听音乐,其参与程度如何。
  2·本课预定的三项目标完成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2.即兴创编。
  教学目标
  1·能基本正确而流畅地演唱《久不唱歌忘记歌》,并知道该作品是贵州布依族民歌。
  2·能体会歌词中衬词对情趣表现的作用,并能以风趣的演唱进行表现。
  3·主动参与创编实践,并能作出简单的填词创编或欣赏别人作出的有价值的创编。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先组织演唱《唱山歌》,结合学生情绪,从而导人本课歌曲的听赏)。
  2·出示大歌篇,聆听歌曲范唱。
  3·组织简短的讨论(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就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谈自己的感受)。
  4·介绍《久不唱歌忘记歌》的相关背景与布依族人文风情(如有条件,教师
可用图片、vcd等方式,介绍上述内容)。
  5·引导学生关注录音范唱中衬词对情绪表现的作用和唱法特点。
  6·再次听赏录音范唱后,听取学生的评述。
  7·指导学生练习衬词的朗读和演唱(该衬词是歌曲情趣表达的重要手段,要切实指导学生读准、唱清,可将四处衬词单独练读、练唱)。
   8·完整演唱及多种形式的练唱(见 "教材分析"中的建议)。
   9·引导学生按曲调即兴填词(在学生能基本正确而流畅地演唱歌曲的前提下,调动学生将自己想表达的情绪变成新词,即兴创编)。
   10.个人表现与小组合作表现(在学生经过三、四分钟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有序 地表现自己的创编,教师可结合伴奏支持或播放伴奏带。并随机组织学生欣赏和评价学生 的即兴表演,教师适时给予引导)。
   11·对学生们公认的好的填词给予表扬,通过板书,组织全体演唱。
教学评价
1.学生对歌曲内容及情趣的理解与表现程度。
2.学生主动参与创编,欣赏别人的创编的程度。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lejiaoan/12746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