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中要警惕四只拦路虎|在“对话”中展现习作训练的多维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3-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习作4”教学设计

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中心小学  谢远品  443211

“秋天的……”是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习作4”的训练内容。从安排上看,本次习作训练体现了时令(季节)性,并且安排在学习《埃及的金字塔》、《游天然动物园》之后,这样学生不仅有东西写而且有方法可借鉴。但是我们在训练时,既要创造性地利用好上述资源,又要敢于拓展。引领学生走进秋天,进行多方对话。在“对话”中体现习作训练的多维性。
一、走进秋天
(一)自主活动。
老师提前布置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自主地走进大自然。
1、与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一起走进秋天。看看秋天的天、秋天的树、秋天的田野、秋天的……,可以重点观察某一处、某一种或几种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2、观察的时候不仅要用眼看,还要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用心去感悟。还可以做一做记录,甚至收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具有秋天特征的桔子、稻穗、落叶……等,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图片。
3、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在观察、体验的同时,和小伙伴或者父母一起做做游戏、拉拉家常、谈谈心事或者低咏几首秋天的诗词。
(在安排学生“自主活动”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二)教师引领。
尽管老师作了上述安排,但有些学生可能对自己的观察不是很理想或余游未尽,甚至因种种原因,根本就没有出去观察。这时,老师要亲自带这一部分学生出去走走(事先老师要选择好去处)。在要求上尽可能宽松、自主一些。
二、交流秋景
1、趣味性启发;同学们,正值秋天,我们无时不在享受着秋的和熙,昨天(或者前天),我们实地观察、感悟、领略了秋天的景色。说说看,你们都把秋天放在了什么地方?藏起来了么?(学生答:放在眼里,放在心里,放在耳朵里,放在手里,……)
2、在稍作思考的前提下,同桌或者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所悟。将自己收集的有关秋天的实物展示给大家。说的时候,可以重点说某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对照自己当时的记录进行交流。
3、全班性交流。老师可以要求有兴趣(自己愿意)的学生上台说说,说完以后,大家针对同学的表述进行评析或补充,促使学生有序有重点的表达,鼓励学生将自己当时特别的发现、特殊的感受说出来。
三、描绘秋韵
1、趣味性激发:同学们,秋天现在像一个个美丽的小兔子,揣在我们各自的怀里。现在就请同学们放出来,行吗?(学生很高兴)
2、学生独立思考,确定习作的内容(田野、桔园、池塘、河流、公园或者园内的其他景物等等)。
3、提示方法:读读《游天然动物图》和《埃及的金字塔》以及其他学过的写景状物的课文,想一想,我们如何写出自己眼中、心中的秋天。
4、内容、方法基本成熟后,小范围地讨论一下,征求一下同学或者老师的意见。
5、学生将自己眼中、心中的秋天写出来,可以以“秋天的……”命题,也可以自己重新命题。写完以后,大家要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四、展示秋情
1、小组内互相读读评评,找找优点和不足。
2、在小组朗读、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同学们的建议进行修改。
3、全班交流。根据各组的推荐,指名学生上台读读,让全班同学评一评。老师也要相机指出习作中的亮点,尤其是对充满童雅稚趣的、个性化的习作,老师要给予肯定。
4、学生再作修改。完成后自己再读一读,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爱好给自己的习作配上插图,也可以互相读读、画画。优秀作文张贴并要求学生采用书信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寄发给相关的报社或者杂志社。

这则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去自主地观察、发现、思考,给学生一个吸纳素材、拓展思维、展现个性的广阔空间。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悟秋景、秋韵和秋情。在充分观察、积累现实与情感素材的基础上,采取说、议、写、评的训练方式,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融为一体。总之,这则设计淡化了传统的单纯的写作训练,“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课标》语)。同时注重了习作过程、方法的训练,激励和培养了学生健康的习作兴趣,体现了习作训练方式的开放性和训练目标的多维性。

例文一:
秋天的早晨
孙金立
今天是星期天,我、刘金龙、韩笑早就约好了,决定去灵芝山写生。
来到大街上,一阵秋风吹来,我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地上几片发黄的玉兰叶围着树杆打着旋儿。街上的早点摊已拉上了围幔,大大小小的铝锅冒着热气。那些收鳝鱼、收鸡蛋的商贩压低了脖子,左右手交互地插在袖套里,少了往日的吆喝声。我的两个小画友,一个穿着薄夹袄,一个套着羊毛衫,而我一件衬衣加外套…… “好冷”我不由得嘀咕了一声,“冷吗?不冷呀!”韩笑摆出一副怪相怪腔。刘金龙还算菩萨心肠,左右瞧瞧:“只有等太阳公公给你送寒衣了”。唉!谁叫我不听妈妈的话呢?我想装装好汉,可刚一伸脖子,仿佛有一股凉水浇进了背心沟里。
我们走出了小镇,薄薄的晨雾笼罩着远远近近的农舍和稻田,透过淡淡的薄雾,路边的稻田里,灰色的禾叶和黄中带绿的穗头铺满了整个田野。我知道,今天或者是明天,农民伯伯们该下地收割了,现在他们也许正在磨着镰刀呢。
空气潮潮的,我们三人一头的雾水,刘金龙和韩笑象两只喜鹊,不停的说着、笑着,只有我牙齿不停地打着架,结结巴巴地应和着。忽然,我们发现刘金龙站在一棵小树前,似乎在摘树叶,我们赶紧走了过去。原来她手里拿着一片嫩绿的树叶,“瞧它多可惜,早早的就掉下来了,我想让它回到妈妈的怀抱里,可不知道它是那条枝上的”,原来是这样,韩笑说:“算了吧,明年它会长出新叶的”, “只能这样了”,刘金龙把那片树叶放进了画夹里。
渐渐的,雾散了,太阳露出了红彤彤的脸,灵芝山也到了,山脚下,几棵不知名的老树的叶子快落光了,剩下几片在树枝上摇摆着、挣扎着。环绕山腰的是一片柑橘林,黄橙橙的柑橘躲在绿叶中,林子里不时有人头攒动。山顶上,满是翠绿翠绿的松柏,山上偶然传出几声鸟叫。“快看哪,灵芝山长出灵芝了”我们顺着韩笑的手指望去,原来太阳刚刚爬到山顶。 
我们顾不得簌簌下落的露水,一头扎进橘园,向山顶冲去。
【习作真实的再现了秋天的天、秋天的树、秋天的山。儿童的天真无处不有:看到稻子,想起了磨镰刀的农民,看到嫩绿的树叶落了,伤感、同情油然而生。这些个性化的感受非常难得,是学生与秋天多向对话的结果。】

例文二:
秋天的田野
   谢东
秋天来了,天时高时低,一会晴空万里一会乌云压顶。路边的杨柳抖掉了满身的树叶,满坡黄橙橙的柑橘带着欢笑跳下枝头、爬进果箱、钻进笼子一样的大卡车,走出了村口。爷爷家养的那只马头羊已长得膘肥体壮。路上的行人不再哈哧哈哧喘气了,悠闲的踱着,仿佛还在算计今年的收成。
最张扬的是那一望无际的田野。那稻田,仿佛一块块拼图,而那些田埂是农民伯伯用锄头和铁锹画出来的。到了秋天,黄灿灿一片,没有一点缝隙,每块稻田上好象放着一块冒着热气的、金黄的大蛋糕。走近稻田,那稻子低着头、弯着腰,在微风中摇摆、窃笑。稻田有时候并非一望无际,中间偶然会凸出一块高地来,高地上的棉花一簇簇、一团团,一眼望去,好象大蛋糕上的奶油。也有农民伯伯在那些高出来的地方种上柑橘,成熟的柑橘像一个个小灯笼在嫩绿的树叶中时隐时现。果子下树了,但柑橘树嫩绿依旧,特别的美。
我家的老房子就建在这样一个地方,前有稻田、后有橘园,一到秋天,爷爷笑得合不拢嘴。我们也常常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帮爷爷、奶奶收橘子、割稻子。劳动结束了,妈妈做饭,爸爸看书,我和大黄狗捉迷藏,爷爷、奶奶在屋前屋后转悠。我想,这也许就是城里人所说的农家庭院生活吧。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秋天的田野更是一副迷人的画卷——温柔的阳光、金黄的稻子、挂满灯笼的橘园、明净般的池塘……
【作者既对稻田、橘园进行了贴切而深入的描述,而且连爷爷家的“膘肥体壮”的马头羊都收入眼底、书于笔下。作者还将自己置于“农家庭院生活”中,没有这种真实的生活就没有习作的真实,这些真实的感受,让习作泛现出了鲜活的生命。】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313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