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课文】比尾巴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3-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2.独立认读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学习6个词语,学会7个生字,认识4个部首。
4.认识问句、问号。学习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问句答句,理解“长”、“短”、“弯”、“扁”等字。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教学准备
录像带、录像机、两个盒子(一个稍扁,一个稍长)、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新课。
自然界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看看(放录像),这幅画面上有些什么动物?看清楚说。(这幅画面上有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和孔雀)
wěi ba
仔细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板书:尾 巴)这节课我们就来比比它们的尾巴。(板
  bǐ 
书:比)
领读课题,齐读课题:6.。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提出自学要求:看图轻声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想想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2. 各自轻声读儿歌。
3. 检查生字的读音。
shuí de  cháng  hǎ o siàng  hóu zi  sōng shǔ  biǎ n
谁 的 长 好 像 猴 子 松 鼠 扁
4. 指名四位小朋友分节读儿歌。(正音)
5. 讨论: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二两节。 
三、细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长?
师述:这首儿歌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谁的尾巴长?问题后面的标点符号就叫问号。(齐说)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
(领读两遍)
理解:“谁的”,“谁的”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哪一个)读这句话时要强调“谁的”。(圈出重音“谁”)还要强调“谁的尾巴”要连起来读。(划连线谁的尾巴)
领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第二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短?
提问:读时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谁”)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谁的尾巴)这句话还可以怎么问呢?
3.指名读三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评议。
强调注意“谁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谁的”要强调。(圈出重音“谁”)
引说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就是——
4.小结过渡。第一小节提了三个问题,第二小节回答了这三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这两个问题怎样回答呢?要比一比才知道,大家比比看。
四、细读课文第二节。
1. 放录像,教师比划。提问,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哪一个长,哪一个短呢?(对,长和短,比较就能看出来了)
2. 第二节里哪两句话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出示黑板)
3. 指导朗读理解o。
①“猴子的尾巴长”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老师问的时候强调“谁”,答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猴子”)老师问,学生答。还要注意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猴子的尾巴)
②现在小朋友问,老师来回答,看老师回答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谁的尾巴长?师:猴子
师述:对,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语句完整。(领说两遍:回答问题要完整)现在老师再来问,大家一齐回答。
③“兔子的尾巴短”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读这句话时要强调哪个词?(圈出重音“兔子”)
教师问,学生答,注意“兔子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女生问,男生答。
第一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长,后问了谁的尾巴短,第二小节就先答了——(引读),后答了——(引读)。
师述:这就告诉我们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领说两遍: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④看录像,如果老师把问的次序颠倒一下,怎样回答呢?老师问,指名学生答。 
⑤放出牛、羊的录像,学习提问题,回答问题。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回答问题要完整。
⑥第一小节里的第三个问题: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好像一把伞,是不是一把伞?书中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3)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是不是好像一把伞?大家看录像。
⑦放出录像,问: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子?
⑧指导朗读第三句,圈出重音,划出连线。
⑨放出燕子的录像,提问:燕子的尾巴好像什么?用“好像”说话。 
⑩分角色朗读第一、二节。
五、学习三问、三答的方法,比比水牛、山羊、燕子的尾巴。 
1.放录像,同桌的学生练习提问并回答。
2.指名同学回答。
六、识记部分生字字形。 
1.划出生字,各自读读,记记字形。
2.出示卡片学习生字。
的:分析结构,教学白字旁,书空左半部分。读词;谁的、猴子的。
巴:有几笔写成?范写“巴”。读词;尾巴、嘴巴。
把:“把”比“巴”多一个偏旁,教学提手旁。读词:一把伞、一把剪刀。
长:范写,长有几笔写成?指名分解笔画。
七、复习巩固。
1.自由读读,记记字音、字形。
2.抽读生字。 
3.做“找朋友”的游戏。(四个字、四个音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卡片:长、的、巴、把。
2.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节。
二、细读课文第三节。 
1.出示黑板:(第三节)看看第三小节,注意读时也要和第一小节问句一样,要强调哪些词。指名说,教师圈重音“谁”,划出连线谁的尾巴。
2.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细读课文第四节。
1. 第三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弯,我们来看看;(放录像)公鸡、鸭子、孔雀,谁的尾巴弯呢?-指名学生指出来,用手画画公鸡的尾巴。(放特写镜头)大家一齐画。
2.第四小节怎样回答的?(出示黑板)指导朗读。圈出重音“公鸡”,划出连线。
3.谁的尾巴扁呢?(看实物;两个盒子)先看看老师手上的两个盒子哪一个是扁的?用手比划扁盒子。
4.放录像,看看谁的尾巴扁?放特写镜头,看看鸭子的扁尾巴。
5.课文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师问,学生齐答。(圈出重音“鸭子”,划出连线)
6.放录像,鸭子的尾巴扁,还有哪一部分也是扁的(指嘴)鸭子的尾巴和嘴巴都是扁扁的,这就叫”扁”。
7.放录像,看看这六种动物,比比谁的尾巴最好看。(放孔雀的特写镜头),孔雀的尾巴上有很多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眼睛)对,我们叫它“大眼状花纹”。看看大眼状花纹有哪些颜色。
出示黑板:大眼状花纹的颜色有_______、有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
指名说句话,谁在后面再加上一句话? 
师述:孔雀的尾巴好看极了,没有哪一种动物的尾巴比得上它,所以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在好看前面加上一个“最”。
指导朗读,老师问,学生答,评议,圈出重音“孔雀”,划出连线。 
8.分男生、女生朗读第三、四节。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总结:
这首儿歌的题目叫《》,通过比较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六、看录像,学编儿歌《此嘴巴》。
过渡,动物的尾巴不一样,也有许多动物的嘴巴不一样,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比比几种动物的嘴巴,编一首“比嘴巴”的儿歌。
1.放录像,仔细观察公鸡、鸭子、老鹰三种动物的嘴巴。
2.提出要求:①三问三答,②回答问题语句要完整;③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3.同桌讨论。
4.指名学生编儿歌《比嘴巴》。
七、识记部分生字。
1.划出生字, 自学,巧记字形。
2.出示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公:教学八字头,下面有几笔?
鸡:左边有几笔?教学右边的鸟字旁。
鸭:把“鸡”的左边“又”换成“甲”就是鸭,一齐书空左边的“甲”。
八、巩固复习。 
1.看黑板,记字音和字形。
2.抽读生字。
3.猜字游戏.
九、指导书写:公 鸡 鸭 日 把 的 长
[教案述评]
江苏省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宫德智
薛亚莉老师是扬州市(地区)小语骨干教师,她所上的《》一课获1996年扬州市(地区)优秀录像课“等奖。现将此课的教学特点作简要评述。 
一、指导方法练朗读。 
1.具体指导,教给朗读方法。
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问句的语调,圈出朗读的重音,划出连读的词语。如“谁的尾巴长”重音是“谁”,连读“谁的尾巴”,读出问句的语调。同时要求学生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答题要完整。 
2.由扶到放,运用朗读方法。 
在学习3、4节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圈重音、划连线、读语调,然后师问,生答,要求做到答题完整。
3.形式多样,强化朗读训练。 
在朗读中,教师不但运用了领读、引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而且让学生评议,评后再读,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 
二、凭借录像学词句。
本课是看图学词学句,教者精心绘制了动物图片,并摄成录像,在教学环节中巧妙运用。
1.凭借录像,掌握尾巴特点。
①观察比较抓特点。教者让学生看录像,细比较,直观地理解了“长”、 “短”两词。理解“弯”一词时,让学生看录像后用手比划了一下。
②创设情境抓联系。为理解“扁”一词,教者让学生比较两个盒子,再看录像,观察鸭子的扁尾巴,进而观察它的扁嘴巴。
2.凭借录像,运用句式说话。
教者凭借录像,不但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而且指导学生运用词句。如理解了“长”、 ”短”、 ”好像一把伞”之后,教者让学生观察“牛、羊”学提问题;观察燕子的尾巴,用“好像”造句;观察孔雀的尾巴,用”有的……有……还有的……”句式造句。这样既理解了词句,又掌握了句式,培养了说话能
力。
总之,本课的教学,能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形象直观,训练扎实,效果显著。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244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