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路》教案】《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第二册第11课,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乱扔垃圾,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它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形象生动地把“要爱护环境”的道理蕴含其中。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课教学力求通过联系生活,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感情朗读等途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从而受到文本的感染、熏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角色朗读中,体会美好环境带来的快乐!
2、在合作、交流中明白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重难点:练习感情朗读课文;明白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为。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生字。
谁能让花儿盛开?
这节课我们将比一比,看谁最会说、会读、会思考。
二、图文结合,感受小路之美(学习第一段)
1美丽的小路是什么样的?谁来说说?(出示课件,学生看图说话。)
小路真美呀!(板书大大的“美”字。)
2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写出了小路的美丽,打开书快去读一读,看谁读得美。
出示第一节(课件以美丽的小路为背景,配上文字),自由练读。
3指名读,其余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
4你读得太美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条美丽的小路吧。(引读——鸭先生的小屋前……
(用课件展示美丽的小路,让学生感受到小路的环境优美,最后用朗读激起学生的情感,通过自由读,指读,齐读,让小路的“美”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转换角色,再感小路之“美”。(二、三段)
1有一天,兔姑娘和鹿先生从这里走过,他们是怎么说的呢?(自由练读——请一对同桌读。)
2听了他们两个的朗读,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同桌一起读读二、三两节,看谁读得像。
3谁来表演一下,兔姑娘和鹿先生是怎样 “轻轻地、慢慢地”走过?
4为什么要走得那么轻,那么慢呢?
5请把“轻轻地,慢慢地”打上﹒拿好书,请女同学把兔姑娘的这段,请男同学把鹿先生的这段。小心,别破坏了小路的美丽哟!
(运用角色转换,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不由自主地被卷入到文本的情感中,产生共鸣,逐步升华为自己的情感。通过同桌合作,生生评议,分角色读等手段,引领学生走入文本,感受小路之美。指导朗读时,点出角色的性别,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读出与之相配的声音和语气。)
6如果这时你也从这条小路上走过,你会怎么说?
生1:啊!多漂亮的小路啊,我真喜欢。
生2:啊!多香的小路,我真想天天在这里。
生3:啊!多干净的小路呀。
7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赞美它。齐读句子:啊,多美的小路啊!(句子闪烁)
8板书大大的“美”字。
(“如果你也从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过,你会怎么说?”让学生移情入境,说出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最后才能有发自内心的赞美:啊!多美的小路啊!字体闪烁,刺激学生感官,强调了学生此时感受,进一步深化了课文内容。)1234
四、图文对照,感悟小路之“不美”。(学习第4自然段)
1读得真棒!这条小路真是太美了,朋友们都喜欢在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可是不久……(出示句子)
此刻的小路还美吗?谁来读一读。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字幕闪烁: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3:小路变成了什么模样呢?看(出示课件:垃圾堆积,苍蝇嗡嗡地叫着,到处飞舞……)
生1:我看到小路上到处都是垃圾,花花绿绿的鹅卵石都变成黑乎乎的了。
生2:我看到了苍蝇正嗡嗡地在小路上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
……
4如果这时你从这里走过,你会怎么说?
生1: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这里太脏了。
生2:是谁乱丢垃圾,真是太讨厌了!
……
5美丽的小路变成了肮脏的小路,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带着你现在的心情读读这句话。(生读该句,有失望的,有着急的……)
6原来小路美丽,除了“长长的、花花绿绿的、五颜六色的以外,更重要的是—— (生:干净)
7因为有人不讲卫生,使原来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尽管小路依旧是长长的,仍然是花花绿绿的鹅卵石铺成的那条小路,路旁的鲜花还在,但是美丽的小路却 ----(生:不见了! )
是呀,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在黑板上擦去“美“字)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1:我觉得很难受。
生2:我都想吐了!
……
(图文结合,闪烁字幕: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加强感官刺激和叙说感受,充分感知如今小路的“不美”,体会不好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与此同时,教师适当地引导和总结能帮助学生的认识不断走向深入,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不好的行为会破坏环境的美丽。总结的同时缓慢擦去前面板书的“美”字,相信孩子们的心情也会跟着沉重起来。)
五、读读演演,加深感悟(学习第5-8自然段)
1我们听一听鸭先生和他的朋友怎么说吧。
(出示句子5-8自然段)
读5-8自然段,用-------勾出他们说的话。
2他们说的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他们在问谁呢?仔细读一读,想一想他们说这话时是什么心情?
3你能把他们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分角色朗读。评价。)
4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在说话时可能还做了什么动作?能配上动作感情朗读吗?
5读得真好,动作也很棒,能把1-8自然段的内容演一演吗?找自己的伙伴练一练。
6选出一两组带头饰在班上汇报表演,评议谁是最佳演员。
7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我们生活中垃圾的由来。)
出示句式:
鸭先生说:“这都怪我!怪我……”。
你现在就是鸭先生,请说说这条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怪你什么?
生1:这都怪我,怪我吃了香蕉,就随便丢香蕉皮,没有把它放入垃圾箱。
生2:这都怪我,怪我看到地上有垃圾也不捡,也没有天天打扫。
……
8是呀,现在小鸭可后悔了,他决心要把小路找回来!(齐读句子: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从哪个词语看得出他的决心?( “一定”。)
(演一演是孩子喜欢的学习形式,但是只有读好,才能演好。表演之前,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熟悉文本,反复揣摩各种角色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然后想像其动作,为表演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学生在读读、演演中,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出来,课堂成为他们自我展现的舞台。学生联系到了自己平时的生活中的垃圾由来,他们有话可说,所以有很多精彩的生成。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有了生活的积淀,学习就不会觉得枯燥。)1234
六、朗读感悟,“找回”美丽的小路。(9-12自然段)
1是啊,环境是需要大家一齐来保护的,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来清理小路吧。
(学生自由读第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2美丽的小路是怎样找回来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出有关的动作词。
3左边的同学朗读,右边的做动作。再交换。
(在朗读中感悟动作,使学生知道只有通过具体的行动才能把小路变干净,从而知道如何去爱护环境。)
4“浇浇水、洗洗澡”这两个词有什么特别的吗?
前面也有两个这样的词是-------你还能说这样的词语吗?
(语文的学习在于积累。从小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大有好处。此处的设计,不光在于积累,还能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生动、活泼、有趣,而且培养了学生仔细读书的好习惯。)
5终于,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重新板书:美)
瞧,他们多开心啊!(师引读10-12自然段)
6为了让美丽的小路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想对小动物们说什么?
生1:我想说,大家不要再把小路弄脏了。
生2:不要再随便丢垃圾了,要不小路又要难看了。
……
师: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大声说——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再次播放课件:美丽的小路图)
(其实,对小动物们说话 也是在对小朋友说话,对自己说话,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七、明理扩展,总结课文。
1小朋友们,我们的校园也很美丽,请看——
2这样美丽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呢?
(出示句子,齐读:让美丽的校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吧!)
3走出校门更加美丽,请看——我们万州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让我们一起努力(出示句子,齐读:让美丽的万州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吧!)
4美丽的环境要靠我们共同爱护。希望你走到哪里,就能给那里留下一片洁净,一片美丽!(出示句子让美丽的世界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吧!)
5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让美好的习惯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吧!
6布置作业。
(美丽的图片再次激起学生爱美惜美的情感体验。由于图片来自学生身边熟悉的地方,对他们来讲更有说服力,更有感触。走出文本,再深入生活,更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通过一组排比句,反复朗读,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涛,让保护环境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

教后反思
   一、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学中我多次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如:初次与文本对话,我结合课文插图,并通过自由读,指读,评读,让学生感受小路的美丽。再次与文本接触时,我让他们与生活联系,读读议议,再分角色读,小组合作表演等,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这样,通过朗读感悟,体验激情,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在一次一次的碰撞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二、走出文本,体验生活。
语文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让学生充分感知了文本之后,我们再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如:想想,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是哪里来的?结合校园环境的保护、家乡创卫工作等,让学生课内外结合,学习与生活结合,从文本中走出来 ,去体验生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懂得美的环境需要大家保护,还生发出作为一个小学生,一个社会公民,应爱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其中,学生情感也得到超越升华。1234
三、利用板书,深化内容。
本课教学围绕“美”进行。从看图感受、朗读感悟“美”——读读演演体会“不美”——读读做做明白如何找回“美”。特别是大写的“美”,从板书——到擦去——重新板书,这样,使课文条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明白:不好的行为可以破坏美,失去美;而好的行为能够保护美,创造美,让思想教育深入学生心髓。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40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