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矮胖瘦一家人背景|《高矮》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的关系,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经历比较事物高矮的活动过程,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比高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推理能力。
4.通过生动有趣的练习,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初步感知“高矮”的存在
1.导入:
⑴谈话: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想看看吗?
⑵出示 (盲人爷爷过马路)
⑶提问:①图上都画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②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帮助盲人爷爷过马路。
师:两个小朋友虽然年龄很小,可是他们非常的乐于助人,看到盲人爷爷过马路很危险,就主动帮助他,同学们,你们认为两个小朋友做的好吗?你们愿意向他俩学习吗?
③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个小朋友会是几年级的同学呢?
为什么?(生:一年级,因为他们长的矮)
师:小朋友长的矮,那谁长得比他们高?(生:盲人爷爷)
⑷引出课题:
盲人叔叔比小朋友们高,也就是说小朋友比盲人叔叔怎么样?(生:矮),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高矮”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伞就来学习与高矮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高矮)。
(评析:通过主题情境的创设,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联系生活的“高矮”现象
师:小朋友们,平时你们比过高矮吗?那你们能说说谁比你们高,谁比你们矮吗?
生举例,如: 爸爸比我高 ,姐姐比我高 , 妹妹比我矮, 大树比我高……
3、寻找身边的高矮例子
学生自由下位寻找教室里“高矮”的例子,自由讨论,小组交流。 (评析: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索,找出身边关于“高矮”的例子,充分感受高矮的存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另外,让学生寻找教室里的高矮例子,打破了传统课堂的严肃、拘谨的组织形式,给学生创设一下自由、轻松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二、直观比较,探讨比较人高矮的方法
1、引入:
⑴猜测: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生活中“高矮”的例子,现在老师想现场考考大家的眼力,我请两位同学站起来,请大家猜测一下,他们谁比谁长的高一些?
⑵提问: 到底猜测的对不对呢?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出他们谁高谁矮呢?
生:比一比。
⑶验证:两名学生上台前比一比,验证猜测的结果。
2、探讨比身高的方法
⑴谈话引导:
同学们真聪明,通过比一比的方法很快发现了xx比xx高一些,小强和小丽也在比身高,让我们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比的?
师:他们两个谁高谁矮 ?
生①:小强高。
生②:小丽高
生③:小强虽然看起来高,但他是踮起脚跟比,不能算。
⑵师提问:①小强是踮起脚跟才比小丽高的,这样比公平吗?
②那么你们认为怎样比,才能知道谁长得高一些呢?
⑶学生分组交流
⑷小组汇报:12
生①:小强要把脚放平再跟小丽比。、
生②:小丽也踮起脚跟。
⑸师小结:看来我们还得让他们两人再比一比,请同学们看图,小强和小丽又比了一次(出示课本16页右面的图例)。你们觉得这样比可以吗?为什么呢?
生:可以,因为他们两人的脚都放平了。
⑹引申:投影出示不同姿势比较身高的例子。
提问:这样比能行吗?
生:腰没有挺直,不能这样比。
⑺总结比较身高的方法:
师问:比较身高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学生总结,师板书:站在同一平面上,腰要挺直。
现在你们会比身高了吗?
3、小组活动
⑴活动安排:每四人一组,互相比一比,谁长得最高?谁长得最矮?
⑵活动要求:小组同学先商量一下,怎样比才能又快又好,商量好后,再下位比一比。
⑶学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⑷汇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演示边说方法。
(评析:小组活动,首先让学生商量确定方案,然后分工合作,操作实验,最后在全班演小汇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体验)
三、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做第1、2、3题。
2、出示“模拟图”
师说明:蚂蚁三兄弟要回家,他们走了3条不同的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只蚂蚁走的路最长?哪只蚂蚁走的踟最短?
⑴小组同学讨论
⑵小组汇报(尽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评析:“小蚂蚁回家”的练习,充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小组合作的作用,学生汇报出数格子,数小段,数拐弯的多少等情况,一道小小的练习题成为学生思维的舞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比较高矮的知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同学们只要认真观察,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评析:总结时,号召学生到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12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6567.html
-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质课|《找规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习。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
-
[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详细阅读
一. 教学内容:第一册数学第19——21页——分类二. 教学目的:1. 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条理的思考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三. 教学重点: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五,教...
-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详细阅读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师:你喜欢做哪一组题?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1) 让学生观察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计算错误的算式,所在的叶子就是有病的叶子。(2)...
-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苏教一年级下册)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方...
-
甲减|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说课设计详细阅读
5、4、3、2加几是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学反思]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的人...
-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_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详细阅读
物体分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64页 物体分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对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加以识别。情感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2、 培养学生想象、主动探索的精...
-
【一年级10以内加法计算】一年级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3、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师:小朋友们,...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详细阅读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60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由于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