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英语|第二单元 比一比 苏教版一上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1、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
2、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3、学生经验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
4、形成初步的观察和比较的意识,培养初步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5、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学难点:学生经验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校园的一角去,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好吗?(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体会方法
(一)整体观察,初步体会
出示主题图,看一看,图中有些什么呢?
(二)仔细观察,进行比较
1、比长短
(1)谈话:两个小朋友在跳绳,你知道哪些长吗?
(2)思考:那么怎样才能比出长短呢?(出示两根颜色不同的绳子)
(3)操作:把两根绳子拉直了,其中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
(4)观察:所以我们可以把图中的两根跳绳也像这样拉直后一端对齐,再进行比较,说一说哪根绳子更长一些?
(5)描述:谁来说说是怎样比的?(指导学生用哪根绳子长一些,短一些;谁比谁长,谁比谁短来描述)
2、比高矮
(1)观察:那两个朋友在干什么呢?(玩滑梯)
(2)思考:这两个小朋友谁高一些呢?
(3)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
(4)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5)描述:谁来说说是怎样比的?(指导学生用哪根绳子高一些,矮一些;谁比谁高,谁比谁矮来描述)
(6)追问:比高矮我们应注意些什么?(站在同一个地面上)
3、比轻重
(1)谈话:这两棵树上分别是石榴和柿子,一个石榴与一个柿子相比谁轻谁重?怎样才能知道物体的轻重呢?
(2)说明:我们通常用这样的工具来比较物体的轻重(出示天平),它就像我生活中见过跷跷板,重的向下沉,轻的向上跷。
(3)观察:这一幅图中可以看出谁重一些?谁轻一些呢?谁比谁重呢?
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两棵树的高矮等。
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
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综合运用,提高意识
1.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
(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指名汇报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12
(2)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
(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
3.“想想做做”第4题。
(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再次观察,延伸拓展
1、练习:想想做做第3题。
2、观察:我们还可以比较物体的大小与远近。找一找,这一幅图中,哪条路比哪条路远一些呢?
3、交流。
五、总结全课,整理方法
1、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想一想两个物体间比较比什么?怎样比呢?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它们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486.html
-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质课|《找规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习。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
-
[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详细阅读
一. 教学内容:第一册数学第19——21页——分类二. 教学目的:1. 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条理的思考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三. 教学重点: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五,教...
-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详细阅读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师:你喜欢做哪一组题?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1) 让学生观察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计算错误的算式,所在的叶子就是有病的叶子。(2)...
-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苏教一年级下册)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方...
-
甲减|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说课设计详细阅读
5、4、3、2加几是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学反思]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的人...
-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_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详细阅读
物体分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64页 物体分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对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加以识别。情感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2、 培养学生想象、主动探索的精...
-
【一年级10以内加法计算】一年级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3、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师:小朋友们,...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详细阅读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60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由于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