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100以内的口算题]连加连减 教学案例与评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09-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主题背景展示】: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师生基本关系的最新论述。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的目标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通过反复单一的练习形成计算技能,而忽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使计算的学习变得乏味无趣,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我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进行了这样的思考: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已对连加连减有了一定的认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因此,教学时不妨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材料,通过互相质疑,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描述】:
〖课堂实录〗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课件演示数学乐园的情景图)师:今天我们要到数学乐园去游玩,在数学乐园的大门口有四位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帮它们计算一些数学题,小朋友愿意帮忙吗?(课件演示
长颈鹿、小狗、小乌龟、小猫图像,并依次出示四组算式,请小朋友口算。)
2+3 4+0 9-3 8-1
5+4 4+3 6-2 7-0
2、师:我们用学到的知识为小动物解答了难题,多了不起!希望小朋友能在今天的数学乐园里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自我评析:利用学生天真好奇的心理,从生动的故事情景引入,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初步感知两步计算与一步计算的关系打下了伏笔,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探究新知,动态生成
(一)自主探究连加。
1、课件演示小鸡图,请同学仔细观察。
(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食,先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
2、交流: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食,先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
师:根据你看到的可以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
生:我可以问:一共有几只小鸡?
3、尝试列式。
师:小朋友能列个算式吗?(有4名学生自告奋勇地上台来列式,其余在本子上列式。5+2+1=8)
4、探究算式:
生(上台列式的):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我们吗?
生1(下面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生:因为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把它们合起来,所以我用加计算。
生2:得数8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我把5只和2合起是7只,再加上1只就是8只。
师: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算的,把你们的想法跟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生(上台列式的):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问我们吗?
生3:这个算式怎样读?
生:3加2加1。另一名生:3加2再加1。
(请学生比较后认为后一名学生的读法比较合适,同桌练读。)
生4:我认为还可以这样列式:5+1+2。
师:大家认为可以吗?(小组展开讨论)
生5:我认为还可以列成 2+5+1。
其他学生纷纷举手,还可以列成2+1+5 ……并且说出了这样列式的理由。
师:这样的算式你们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学生随意地说出各种名称,最后确定取名为 连加。
5、小结学法:
师:小朋友从小鸡图中学到了些什么?
生1:我们根据这幅图列出了新的算式,认识了连加。
生2:我们还知道了为什么要用连加来计算。还知道了计算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连减:
1.师:就在小朋友热烈讨论的时候,有几只小鸡吃饱了,我们来看。1234
(情景演示: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走了一只小鸡,又跑走了2只小鸡。)
师:请小朋友先自己说说图意,再列出算式。
2. 合作探究
师:请小朋友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式,并同过互相提问进行讨论,
比比哪组小朋友学到的 数学知识最多。(仿照学习连加的方法。)
3、全班交流:在各小组在互相补充和再次互相质疑中解决以下几点:
①列式:8-1-2 8-2-1
②为什么能这样列式?
③给算式取个名。
④计算的方法。
④算式的读法。
(三)体验连加连减的含义: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能用连加连减来计算的例子?
生1:家里原来有3只苹果,妈妈先买来了2只,又买来了4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可以用 3 + 2 + 4 = 10 来计算。
生2:我原来有9本书,送给弟弟3本,又送给妹妹4本,还剩多少本?
9 – 3 – 4 = 2
……
(自我评析::让学生自己举例,将数学与身边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巩固并应用,回归生活
1、游戏:找朋友。
①师:刚才请我们帮忙的四只小动物说,想请小朋友用刚学到的知识在数学乐园里帮他们找一个朋友,大家愿意吗?(出示开始引入时的4组算式。)
②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每只小动物带来的两到算式之间有什么秘密?然后大胆地猜想一下,他们的朋友可能是怎样的?
③以2+3、5+4这一组题为例进行讨论。得出长颈鹿的朋友是2+3+4。
④合作:请小组组长拿出信封里的8道算式,(2+3+4 0+5+3 4+0+3 6-1-5 9-3-2 8-1-0 10-1-3 )请小朋友一起合作,比比那一组最先帮小动物找到朋友。
⑤全班交流,再计算其他的4道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体验连加与一步计算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巩固了计算方法。)
2、应用。
师:学校里打算组织一次秋游,可以带一些干粮,妈妈给你10元钱,有这么一些食品,你打算怎么买?
食品
火腿肠
果冻
面包
蛋糕
饮 料
薯片
单价
2元
4元
1元
3元
3元
5元
生1:我想买1根火腿肠,1个面包和1袋薯片还能找回2元。
(学生举手如林。)
生2:我想买一袋果冻,一块蛋糕一罐饮料,10元钱刚好用完。
……
(自我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本节课上联系课外的情境,增强了学生对连加连减的认识,并能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如春游时妈妈给你10元钱你自己如何安排等。课堂上学生是带着问题来的,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体现课堂效果的标准之一,因此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总结“我的问题解决了”很重要。)
【集体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这种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而教师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我在课堂上正是努力实现这种构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了学生。
一、跳出教学的框框,以发展的眼光丰富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局限于“就数学教教学”的狭隘框框,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而已,重视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忽视数学教学发展性功能的教育,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教师要跳出数学教数学,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将算与思、学与用、练与悟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一般能力等方面也得到发展。1234
数学很有用,这也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可我们的学生并未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在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知识后,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让学生用10 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让学生独立设计购物方案,运用学生刚学会的数学知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的数学思想。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数学是很有用的。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切实的帮助,
我们常常抱怨我们的学生不会思考,不够活,而实际上缺少是让他们活起来的时空。在本节课中贯穿了一个游数学乐园的活动情景,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知的探究中在学生尝试列式后安排了让学生互相质疑,讨论释疑的环节,在学习连减时则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主动的探究并获取知识,真正地让他们参与到知识的再创造中来
二、跳出教材的框框,以现实的眼光更新教学内容
数学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数学教学的目标、方式、手段也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展。任何教材都不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与现实生活实践相比,都会显示一些滞后。教师应跳出“以本为本”的狭隘框框,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情形和教学新经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大胆对教材作出创造性加工、处理,使教学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中介物。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既要以教材为依托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把连加连减单设一节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连加连减的算式进行对比,掌握运算顺序,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在列式方法的探讨中,不拘泥于教材所呈现的一种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究多种列式方法。把连减的例题也做了改编,原先呈现的是原来有8只小鸡,先两次离去的都是两只,改变成先跑走1只,又跑走2 只,既能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又利于同连加进行比较。
三、跳出应试的框框,以“再创造”的眼光展示探索过程
当前,应试的阴影乃占据着一些老师的头脑。在他们眼里,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的思维活动宁可跟从,不可超越;只择其一,不求多样;只问结果,不求过程;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学习过程单一,缺乏创新与活力。这就要求教师跳出应试的框框,用“再创造”的眼光设计教学活动,把“已完成的数学”来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与平台,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陈旧的模式中,师声问答沿袭成一个固定框架,学生只能循着教师的思路前行。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极为不利。为此,我在课堂上倡导学生大胆质疑,师生、生生间平等地交流数学思想,讨论并共同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看到了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交流、争辩,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真正实现全体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共同发展,构建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节课中在探究连减时,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我看到了学生在热烈地讨论、质疑、交流,把自己真正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在合作中领悟、发现了新知识。稚气小脸上透露出成功的喜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学习,积极情感得到了发展,意志品质得到了体现。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全面的发展。1234
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相互质疑,共同讨论,把原本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由小组合作完成,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的基础上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互相质疑、释疑的情景中自主探索,教师只是适时地引导,更多的是于学生一起探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索,主动发言的习惯,又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跳出教师的框框,以学生的眼光改进教学评价
在头脑中已形成太多思维定势的教师眼里,数学往往单一、标准的,而在天真烂漫的,富有想象的儿童眼里,却是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应是学生的数学。教师要不以教师的权威去压抑学生,更不能将成人化的思维强加给学生,而应“蹲下身子”,以学生的眼光去思考、欣赏学生的学习活动,大度接纳学生“异想天开”的不同见解,积极改进教学评价。
综观整节课,情节跌宕,一气呵成,使人回味无穷,学生在小小课堂的数学学习中,体会到了在大社会遨游的无穷乐趣,使知识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发展,方法在交流中领悟,情感在交流中升华,课堂已真正成为了他们交流的场所、展示的舞台、生活的缩影!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499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