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2022-01-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一: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40页例1~例3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正确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将复习题做成卡片(每题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四则运算,下面先来做几道练习题.看谁算得都对.”

出示卡片:

1.5.14+3.26-2.14     2.15.6-7.9-2.1

3.7.5×0.25×4       4.0.7÷0.35÷0.5

指名学生回答.

完成后,再让学生说说小数四则运算的顺序.

二、导入新课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计算方法?”

指名学生回答出:加、减、乘、除.

教师说明:“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板书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三、新课

1.教学例1.

1.教学例1.

大家先看这两个算式:

3.7-2.5+4.6     3.6×6÷0.9

教师边念题目边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问:“下面的两个算式里各有哪些运算?”

指名学生回答这两道式题里各有哪些运算.

学生回答出第一题有加、减运算,第二题有乘、除运算后,教师说明:“在数学里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也就是运算顺序怎样?”

指名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填写在教科书上.完成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当学生总结出: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这时可以让学生再想:能不能用更简明的语言来表达呢?

“只有加减法的表明它只含有第几级运算?”

“只有乘除法的表明它只含有第几级运算?”

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让全体学生看教科书第39页例1下面的结语.

2.教学例2.

教师板书例题.

指名学生回答,“下面的两个算式里各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指名两三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以便强化什么是第一级运算,什么是第二级运算?

若有学生回答错误,可指名同桌的同学给予纠正.学生能正确回答出运算顺序后,让全班学生把每一步算出的得数独立填写在教科书上.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再让学生默读教科书第39页例2下面的结语.

3.做第39页“做一做”中的习题.

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出得数.

可以让两名学生做在投影片上.

教师注意巡视,重点察看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4.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计算3.6÷1.2+0.5×5

让学生先按运算顺序计算出题目的得数.指名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我们计算这道题时,是按什么运算顺序做的?”

学生:“是按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顺序做的.”

“那么,在这个算式里,如果要先算1.2+0.5,又该怎么办呢?”

学生:“加小括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上小括号,使算式变成3.6÷(1.2+0.5)×5.12

教师:“这道题变成了带小括号的式题,谁能说说带小括号的式题应该怎样计算呢?”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教师与学生共同计算.计算到第二步3.6÷1.7×5时,可以问:“下面应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回答:乘除法同是第二级运算,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那么,大家先算算3.6÷1.7等于多少?”

学生会发现只能得到2.117647……,与后面的5相乘.这时教师可以说明:“在脱式计算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较多时,一般可以只除到第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再接着往下计算.”

“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注意写约等号,用‘≈’来表示.”同时要注意指出约等号“≈”的用法.

接着指出:“由于3.6÷1.7除不尽,就要取商的近似值2.12再接着算,所以从第二步到第三步就应该用约等号(≈)连接.”教师板书:≈2.12×5

“接下来应该怎么算?2.12×5得多少?”

学生计算出2.12×5等于10.6后,再问:“第三步算出的得数应该用等号还是约等号连接?”

指名学生回答后,指出:“因为得数没有再取近似数,就要写等号.所以应该用等号连接.”

教师指出黑板上的题,“3.6÷(1.2+0.5)×5我们用了什么符号?”(用了小括号)

“在这里,小括号起什么作用?”

指名学生回答后,明确指出:有时需要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

“我们在列综合算式时,为了改变运算顺序,有时只有小括号还不够用,还要用到中括号‘[ ]’.”

教师板书:中括号[ ],并说明中括号的写法.

比如,在(1)的算式里,如果要先算(1.2+0.5)×5,就要加中括号.这样就可得到下面的算式:

3.6÷[(1.2+0.5)×5]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谁能根据这样的运算顺序,说说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指名回答后,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他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注意巡视,并提醒学生:“要注意除不尽时,应该怎样取近似值?”

做完后,全班一起订正.注意一要强调带中括号式题的运算顺序;二要强调近似值的取法和约等号的用法.

然后,让大家翻开教科书第123页,读例3下面的结语.同时还要指出:“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四、巩固练习

做第42页“做一做”中的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对运算顺序和怎样取近似值掌握的情况.完成后集体订正.

五、作业

教科书第42页练习十的第1~4题.

教师注意提示第4题的题意.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shuxuejiaoan/10444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