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反思_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4-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继续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容易混淆,特别是反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二、活动尝试
1.出示例题场景图。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3.列出算式:32×102
4.你会先估计,再算一算吗?
5.交流算法。(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师生探究
1.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
(1)自学课本第52页,完成书上例题的运算过程。
(2)同桌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3)组织交流理解算理。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01×84=(    )×84+(    )×84
92×203=92×(200+□)=92×200+92×□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3.试一试:
用简便的方法计算46×12+54×12。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交流:
①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②你是怎样算的?这样算为什么简便?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板书(略)。
4.师生共同小结:
四、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填空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这些算式的特点,以及计算的过程和依据。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先让学生口算出结果,再说说口算这些题的共同思路。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让学生先用简便方法计算。
交流:把第4题与第2题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5.思考题。
(1)先对前两行每组中两个算式分别计算,并在〇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2)观察、发现规律,并用这个规律在框里填上合适的相同数。
五、总结作业
1.这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
2.作业: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练习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应用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通过迁移转化发现乘法分配律的拓展运用,加强新旧知识的比较与沟通,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运算定律,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的能力。
3.使学生能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促使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资源:
小卡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
1、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数。
   (18+54)×5=     ×5+     ×5
27×(15+38)=27×     +27×
65×20+35×20=(      +      ) ×20
58×29+28×67+58×13=58×(      +      +     ) 123
(a+b)×c=     ×c  +      ×c
学生自己独立填写,并说出是根据什么运算律填写的。
2、第1题,用两种方法计算下图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试着用两种方法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并说说怎样想的。
通过计算,引导学生把两种方法的算式用等式连接,并说说这里其实是体现了什么知识?(乘法分配律)
3、第2题的上面3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知识简便。
4、判断对错。
(1)14×63+16×63=63×(14+16)        
(2)12×47×38×47=47×(12+38)      
(3)40×(125×25)=40×125+40×25  
(4)101×45=100×45+45        
二、对乘法分配律的拓展运用。
1.第3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特点,再猜猜这两道算式的结果的大小。
    让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
    除了计算你还有什么不同的验证方法?(可利用乘法运算的意义进行解释。如第一行的两个算式都可以看作算28歌2是多少,所以结果相等。)
说明:乘法分配律对于减法也适用。
    2.第4题: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1)出示:12×(40-5),问:怎样算才能简便?指名说出计算过程,为什么简便?
12×(40-5)
=12×40-12×5
=480-60
=420
   (2)余下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计算。交流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简便?
    3.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
让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分析,列出相应的算式。
大致有两种方法,如第1个问题:3×12+3×8 或 3×(12+8),让学生观察比较两道算式:哪种算式计算时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解答。
三、总结作业。
1.这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
2.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有关习题。

练习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应用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通过迁移转化发现乘法分配律的拓展运用,加强新旧知识的比较与沟通,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运算定律,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的能力。
3.使学生能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促使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资源:
小卡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回忆运算律。
1.第6题,填一填,比一比。
学生先填写,然后要求学生分别说说每一题体现了哪种运算律。
你能举例说说每种运算律吗?学生举例。
二、综合运用。
1.第7题,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分组计算,说说每组的两道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教师注意巡视检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并给予指导。
第8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3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教师选取典型习题,让学生交流思考过程。
3.第9题。
学生读题并观察信息。
让学生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列出算式解答,鼓励学生用综合算式。
有没有不同的解法?
你认为哪种解法比较简便?
三、知识拓展。
1.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2.分析比较,让学生用乘法分配律解释算法。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4481.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