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线与角的思维导图】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4-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线与角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渗透分类思想。2.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3. 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对于这些内容,教材在编写上与以往的最大不同是加强了操作活动。例如,对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教材突破原来仅依靠直接观察得出概念的做法,将平移的操作方法移植到平行线的认识上,通过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过程,引出互相平行的概念。这样安排不仅使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也为认识图形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角的认识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本单元认识的角主要是平角与周角,为此,教材中呈现了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固定其中的一根,旋转另一根的活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的学习都是通过学生自己活动,概括出量角与画角的方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的机会较多,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线段、射线、直线与平行线、垂线都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因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图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如在平行线的认识上,教材安排了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图形的比较,引出了平行线;接着,在练习中,又安排了“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实践活动”中说一说正方体和长方体纸盒中哪几条棱互相平行,也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寻找到其中的答案。同样,在垂线、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量角器量角与画角中,教材也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的机会,为他们认识抽象图形提供直观支撑。2. 在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图形,这些图形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素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发现熟悉的图形,是学习理解图形、应用图形的有效途径。如在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时,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马路上的斑马线到笔直的铁轨(教学中还可以补充类似的例子)都是学生认识图形的载体,也是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又如在认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了“说一说”(教材第19页)的活动,虽然这些图学生已有所接触,但在学习了平行线后,再来说一说,其感受就有所不同。再如学习了垂线的认识后,教材安排的木匠测量门框的直角、瓦工用铅垂线测量墙壁的垂直情况(教材第22页)等内容,都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线的题材。这些内容既是数学知识深化的材料,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学习题材的广泛性,注意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发现素材。1233. 鼓励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探索图形的一些特征教材安排了大量操作的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进行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操作的过程以及得到的一些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例如,教材第22页安排的“我说你摆”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设法验证自己摆的小棒是否符合条件,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课时安排建议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8课时。评价建议本单元知识技能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区别线段、射线与直线;辨析图形中线段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会画平行线与垂线;知道平角与周角,会辨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与周角;会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对于上述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应以具体图形为背景,评价中不要单纯地考查概念记忆的内容。当然,除了关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情况外,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对此,在做好平时的观察记录的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同学进行交流,以便为全面评价学生创造条件。对于本单元的数学应用能力的评价,重点可以放在具体图形的设计与发现上,如安排一幅生活的情境图,找一找图中互相平行与垂直的线段,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线的认识教学目标1. 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线段、射线与直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可以组织学生对线段、射线与直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也可以把三个图形的区别联系用如下的表格形式直观表示: 读射线时要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而直线、线段都有两种读法。 线段、射线与直线,四年级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材通过观察实物、认一认、特征描述与讨论、数学符号表示等一系列的活动,希望能够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平移与平行教学目标1.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 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的前后铅笔的位置关系。 相交与垂直教学目标1.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 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 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在理解几何知识和发展空间观念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借助学生熟悉的“剪刀”和“红十字”引出两条直线相交的两种不同情况。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先说说他们观察到的生活中两条直线的相交情况,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一摆,再画出相交的图形,进而引出相交的概念。接着,可以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进而引出“垂直”的概念。当然,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 123旋转与角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 能辨认平角与周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与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 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课没有直接引入量角器,而是设计了一个活动,使学生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为了分别度量出∠ a,∠b的大小,可以用∠1去量,但结果都是∠1的3倍多一点。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引入更小的度量单位。为了大家交流,规定了1°角,并使用量角器来量角。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a,∠b的大小更接近一些。 你知道吗 在生活中,除了钟表外,还有很多不同用途的计量表,它们的指针的旋转也会构成不同的角度。在组织学生观察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旋转的中心,并说说指针在不同位置与在零点时所形成的不同角的名称。如“车速表”指针指向60时,这时指针与零点位置时的指针构成了什么角?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水、沙子或其他材料做一个“土钟”。教师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组织一个“土钟”展览,可能会很精彩。 画角教学目标1. 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 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有了量角的基础,学生在画角时的困难相对来说减少了。因此,教学时,可以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总结画角的基本方法。 当然,有些学生在使用量角器时,会出现内外圈不分的现象,对此,教师在指导时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如何在量角器上确定度数。也可以在画完以后,让学生估一估自己所画的角是否正确。如果内外圈不分,很可能将钝(或锐)角画成了锐(或钝)角。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4330.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