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3-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课标》明确提出要使学生通过“经历、体验、探索”等数学活动来学习数学,要引导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经历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验这一基本理念呢?以下是本人以《平移与平行》一节为例谈谈个人的做法。
[创新设计]
片段一:
师:两条直线放在一起可以有不同的位置关系,你能用两根小棒摆出不同的位置关系吗?
生:能
师:请你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组能摆出最多而又不重复的位置关示(学生动手操作。请一组到讲台投影展示)
① ② ③ ④ ⑤
师:你们观察这几组直线。它们有什么特征吗?(学生议论纷纷)
生1:有些交*再一起。
生2:有些没有交*。
生3:有些斜着交*,有些是十字交*。
师:你们的发现真了不起!通常两条直线像①、④、⑤那样交*的,我们都叫这两条直线“相交”(板书“相交”)
生1: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的。
生2:还有些是不相交的的
师:相交的有哪几组?不相交的呢?第②组会不会相交?
生1:不相交。
生2:因为它们没有交点,所以不相交。
师:前面我们学习直线时知道直线的什么特征?
生(齐):直线可以无限延长。
生1:哦!我知道了!把第②组直线延长了,它们会相交的。
(学生纷纷投以惊讶的表情)
师:请你们用小棒或笔等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法,看它们到底会不会相交。
(学生动手操作,有的摆小棒,有些画出来。)
生1:第②组直线延长后可以相交的。
生:对,是可以相交的!
师:你们真了不起!

片段二:
师:我们已经知道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互相平行的,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平行的现象,你能找出来或作出来吗?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平行”现象)
生1:黑板上下两条边是互相平行的。
生2:课桌相对的两条边是互相平行的。
生3:墙壁上下两条边也是互相平行的。……
生:老师,我能作出平行线!(学生们纷纷投以惊奇的目光)
我把一张纸对折再对折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师:是真的吗?
(生们疑惑了。)
师:想不想自己证明一下?
生:想!(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师:请你们拿出一张纸,折一折,并想一想,然后商量用什么方法能证明它们是否平行的。
(学生动手折纸,并小组讨论探索证明方法,学生有的摆,有的画、有的比,全员参与,学习气氛活跃。)
生1;它们是互相平行的,因为两条折痕不相交。
生2:我们把它们延长后也发现它们不能相交的。
师:你们真棒!你们还能在纸上创造出更多与原来的折痕互相平行的线出来吗?
生(齐):能!
(学生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了)

[课后反思]
一、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由于学生对平行线已有一些模糊认识的,因此,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动手画线、延长直线,深刻体会到“平行线”中两条直线“不相交”这一重要特征,这样的教学效果能不好吗?
二、创设多样的感受与体验形式。由于这一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果一味的教师自己“硬塞”给学生知识,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理解和记忆,知识的痕迹就好象水过荷萍一样。因此,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动眼看一看、找一找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学生自己对平行线的理解,既全方位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说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真正从“要我学”变成 “我要学”,真正体验了乐学、会学。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自。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3416.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