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英语]为学生学习搭建阶梯 ——《温度》教学实录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温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第七册第84—85页的内容。教材创设了从天气预报中获取信息的情境,目的是激活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各地的气温,发现零度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再通过读、写零下温度,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体会负数、负号的特征,从而初步的感受和理解负数。
学情分析: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负数,要建立负数的概念不太容易,但负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遥远与陌生。课前,我进行了“天气预报知多少”的调查,发现所有的学生都收看或收听过天气预报,对零下温度也有一定的认识,但这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生活化的基础之上。生活化并非数学化,因此,这节课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化知识。在这一进程中,学生学习难免会遇到难关——如何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将是全课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搭建阶梯。
设计意图:
在设计时我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每天都接触的温度这一主题,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小组交流等方式,从认识温度的表示方式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在积极的状态下主动学习读、写零下温度;引入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从观察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高低,体会温度高低比较的方法;在学习如何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时,从两个零上温度的比较开始,逐步过渡到两个零下温度的比较,由易到难,渐进突破。最后通过基本练习巩固温度的读写,创设“猜温度” 的游戏巩固、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温度的高低,将全课在学生饶有兴致、意犹未尽的状态下推向高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具准备:自制手动温度计、写有温度的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学生交流天气预报的作用。
2、展示教师、学生收集到的有关温度的信息。(主题图)
3、学生自由选择播报各城市温度情况。
二、探究新知
1、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1)北京-2——5℃
从这则信息中知道了什么?
板:最高温度:5℃
最低温度:
(2)零下2摄氏度的表示方法,体会负数的必要性
指名回答后教师小结:像这样一个符号和一个数连在一起,再加上单位名称℃,就是-2℃。-2是一个负数,零下温度可以用负数表示。
板:-2℃
2、零下温度的读法
-2℃可以读作零下2摄氏度,还可以读作负2摄氏度。
3、感受零下温度
-2℃是什么意思?对-2℃有什么感觉?
4、巩固读法
自由读、指名读其它较冷城市的温度情况。(两种读法)
5、温度计
(1)引出温度计
温度是如何测量出来的?
(2)认识温度计
温度计上有什么?零上有刻度10,零下也有刻度10,这两个刻度一样吗?为什么?
(3)在温度计上认、读温度
-2℃在哪?怎么知道的?
p84“试一试”:同桌互认温度,说一说是怎样认的并把所表示的温度写下来。
6、比较温度的高低
(1)温度计上显示的三个温度,哪个温度最高?哪个最低?并说明理由。(可借助温度计进行比较)
(2)两个零上温度的比较123
哈尔滨的最高温度3℃和北京的最高温度5℃,谁更高?
(3)零上温度和零度的比较 3℃○0℃
(4)零度和零下温度的比较 0℃○-2℃
(5)两个零下温度的比较 -2℃○-12℃
怎么想的?疑问:2比12小,为什么-2℃反而比-12℃大呢?
(6)练习:p85 第1、2题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温度。(板书课题:温度)
温度除了有零上温度以外还有什么?(零下温度和零度)
零摄氏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它是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四、巩固练习
1、认读温度(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2、写温度(出示卡片,学生独立写)
3、游戏:猜温度
猜温度,根据“高了”“低了”的提示不断接近所猜温度,直到猜对为止。
教学反思:
《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知识只有是来自于生活中的才会有灵性和活力。但生活中的数学往往只出现其最后的结果,而隐藏其本质的属性,因此,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化知识,挖掘其数学本质。本课力图从温度中的正、负数入手,借助温度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正负数的意义,为下一节课进一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1、从直观到抽象,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获得发展的时期。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抽象逻辑思维获得较大的发展,但学生一般还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往往还需要具体的形象思维的支持。
在突破本课难点——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之前,就借助了具体形象的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高低。
【片段一】:
(学生认识了温度计以后)
师:-2℃在哪?谁来拨一拨?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学生对于能拨动的温度计很好奇,争先恐后的想上来试试)
生:(指名拨好以后)我是这样拨的:-2℃就是比0℃还要低2℃,所以是拨到0以下的刻度2的地方。
师:你也是这样想的吗?那书上还有3个温度计,它们分别表示多少?你会认吗?试着写一写吧。
生:(生独立读、写温度)35℃、0℃、-20℃
师:这三个温度谁最高、谁最低?怎么想的?
生1:35℃最高,-20℃最低,0℃不高也不低。我是看温度计的红色的水银柱判断的,水银柱高的温度就高,水银柱低的温度就低。
生2:35℃是零上温度,比0℃高35℃,但是-20℃比0℃还低20℃,所以35℃最高,-20℃最低。
……
在我和学生一同认识了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之后,将教材上呈现的三个温度计上的温度成为比较温度高低的很好的切入口,有的学生借助了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来直观形象的辨别温度的高低,有的对温度高低的判断有了比较抽象的想法。只要再为学生搭好一层阶梯,就能很好地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此,我没有直接拿出两个零下温度让学生进行比较,而是从两个零上温度的比较开始,到零上温度与零度的比较,再到零度与零下温度的比较,逐步过渡到两个零下温度的比较。将学习的坡度降到学生易于掌握的程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游戏激趣,在玩中循序渐进、大有收获。
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因而要提高一节课最后几分钟的效率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巩固所学。这节课最后我特别设计了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巩固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123
【片段二】:
师:最后,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一听要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马上提起来了)“猜温度”—— 这个游戏类似于“幸运52”的猜价格,只不过我把价格换成了今天学习的温度,请你来猜,你就根据我的提示——“高了”或“低了”再来猜,谁能用最快的速度猜出来谁就获胜!(师故作神秘状看卡片——23℃)
师:这是一个零上温度。(检验学生是否掌握零上温度的概念)
生:5℃。
师:低了。
生:15℃。(能根据提示往高猜)
师:还低了。
生:25℃
师:高了。
生:22℃。(能在15℃——22℃之间猜)
师:低了。
生:23℃。
师:猜对啦!(欢呼声一片)
还想继续猜吗?(又一次故作神秘状看卡片——-17℃)这是一个零下温度。
生:-20℃。
师:低了。
生:-10℃(能根据提示往比-20℃高的温度猜,说明掌握情况还不错)。
师:高了。
生:-15℃
师:高了。
生:-18℃
师:低了。
生:-17℃
师:又猜对啦!真快!再来个难点的!
……
如我事先预想一样,学生玩起来兴致很高,绝大多数都能按提示往高或往低的方向去猜。猜时也是由易到难,为学生搭好阶梯,先猜了一个零上温度,再重点猜零下温度,几个轮回想不到有的学生的反应比我还快,让我比他们更兴奋,最后我说:“一个温度它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还没等我说完,全班齐答:“0℃”。在大家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新课,也将这节课推向了高潮。
这节课我力图通过为较难的知识“陡坡”搭建阶梯,使学生学有兴趣,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比较文字描述和符号表示,如“零下2℃”和“-2℃”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零下2℃”是文字描述,而“-2℃”是将文字符号化、简明化,体现了数学的特点,同时2℃可以用来表示比0℃高2℃,那么比0℃低2℃用什么表示?这样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负数的必要性,也更加鲜明的体会了正、负数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3368.html
相关教案
- 分数除法路程速度时间_《除法——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 [第三单元英语]第三单元 乘法 第八课时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 大班数学《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
-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_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
- 九年级图形的旋转说课稿_《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参观苗圃》教学设计
- 第三单元英语_第三单元 乘法 第一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教学设计】《温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视频_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7页《中括号》说课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反思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详细阅读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详细阅读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详细阅读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详细阅读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