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自动人行道]自动人行道(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自动人行道的一些特点。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读好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课外准备:升降型电梯和平面型电梯电梯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乘过电梯吗?谁来说说电梯的样子和作用?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种新型的电梯。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2. 检查朗读。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学生漫谈。
  三、再读课文,完成课堂练习
  1.判断并改错
  (1)自动人行道是一条大型自动传送带,可以上下升降。()
  (2)我国香港及一些先进的大城市已经有了自动人行道。()
  (3)自动人行道只有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相当于步行速度。()
  (4)自动人行道可以让人更省力、更舒心地去购物、旅游、办事。()
  2.填空
  自动人行道像()穿行在()之间,给城市增添了()。人们上街()上它,不必(),就能达到(),给人们带去许多()。
  四、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1.自学字音:同桌互相检查。
  2.指名检查读音。难点:型增景速展
  3.多音字学习:的都
  4.自学自形:将难的字找出来:
  5.交流难写的字:增添港旅展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强调难的可以根据实际多写几遍。

  课后记:
  今天上的课,觉得比较满意,首先学生兴趣比较浓,网上下载了有关自动人行道的一些图片。学文时,先从整体感知入手,学生通读课文以后,通过判断,填空等初知文章内容。
  “港、型”字错的同学很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概括自动人行道的特点。抓住课文中有关句子进行体会、朗读。
  2.围绕自动人行道畅谈自己的想法与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相当于”的理解;
  课外准备:升降型电梯和平面型电梯电梯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子动人行道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2.学生谈印象: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板书:
    特点:长
       平面运行
       有快有慢
    作用:便利
  三、抓住重点词语研读,体会特点
  1.仔细读课文2、3节:书上是怎么具体写自动人行道的这些特点的?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重点抓住以几句:
  (1)自动人行道象一条长龙穿行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
  (2)快速道每小时可走25千米,相当于公共汽车的速度。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与步行差不多。
     明确“相当于、差不多”是一对近义词。
     口头造句。《作业本》第4题。
  四、自由谈论
  1.听说了自动人行道,你对什么最感兴趣?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了解了自动人行道,你还有什么想法?
  五、写话练习
  (1)假如我是城市设计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动人行道,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向内学校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

一、教学目标
   1、感受飞速发展的经济与科技给人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极力学生要不断创新。
   2、学会课文生字15个,读准多音字“的”“都”,理解并积累词语。
   3、会用“相当于”“差不多”写句子,初步学会打比方的句子。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自动人行道的特点和作用。
   5、结合课文,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教学难点:“相当于“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15个,读准多音字“的”、“都”,理解并积累词语。
  2、会用“相当于”、“差不多”写句子,初步学会打比方的句子。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自动人行道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1、你乘过电梯吗?谁来说说电梯的样子和作用?
  2、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种新型的电梯。(板书:自动人行道)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课文。
  2、听后说说对自动人行道有哪些新的认识。
  三、自学课文。
  1、师生共同商量拟定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自主汇报学习成果:你学懂了什么?(你想把哪个字、词教给大家?)
  2、教师随机加以指导或强调:
  (1)读准字音:型、增、景(后鼻音)。
  (2)教学多音字。
     的 dì (   )  都 dōu (   )
       de (   )    dū (   )
  (3)注意形近字的区别
     形     速      旅       购
     型     束      族       钩
  (4)强调“港”的写法:“港”字右下部分是“横折横、竖弯钩”三笔。
  (5)随机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五、研读第1、2段。
  1、自动人行道是一种特殊的电梯,是一种特殊的人行道。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自由读课文,划划有关的句子。
  集体交流。
  2、细读重点句,理解课文。
  问:读了这两段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号又从脑袋里冒出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穿插解决下列2个重点句的理解。)
  (1)“它是一条大型自动传送带,有人叫它平面电梯。”
  a、重点理解“大型”、“传送带”这些词语。
  b、为什么有人叫它平面电梯?
  教师随机以课本为利,演示电梯的垂直运行和自动人行道的平面运行,帮助学生理解。
  c、特点:平面运行(板书)
  (2)“它像一条长龙穿行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给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a、重点理解“穿行”、“峡谷”、“增添”、“亮丽”等词语。
  b、读读、比比下面的句子。
  自动人行道像一条长龙穿行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
  自动人行道像一条长龙卧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
  长长的自动人行道穿行在高楼大厦之间。
  通过研读、比较,体会文中的句子。用“长龙”、“峡谷”这样的比喻,写出了自动人行道的“长”。用“穿行”写出了它的“活动”。教师随机可通过板画,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高楼大厦的峡谷中”。12345
  c、指导朗读:注意句子的停顿,用朗读表现它的“长”与“亮丽”。
  d、概括特点:长(板书)。
  六、小结并完成作业。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相关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飞速发展的经济与科技给人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极力学生要不断创新。
  2、结合课文,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通过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二、继续研究“特点”,学习第3段。
  1、自动人行道还有什么特点呢?自由读读上节课研读的几个句子。
  研读重点句,理解课文。
  (1)“自动人行道分快速道和慢速道。”
  a、理解“快速道”、“慢速道”的词义。
  b、自动人行道的快速道、慢速道分别是怎样的速度?
  自由读读文中有关句子,然后集体交流。
  c、找找“相当于”的近义词。(与……差不多)能不能换成“等于”?(不能)
  句式互换练习:
  ①快速道每小时可走25千米,相当于公共汽车的速度。(用上“与……差不多”)
  ②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与步行差不多。(用上“相当于”)
  d、概括特点:有快有慢(板书)
  2、“自动人行道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
  ①理解“便利”一词。
  ②自由读读下文,然后集体交流,说说给人们带来哪些便利。
  ③想象说话:自动人行道还会带给人们哪些便利?
  ④概括特点:便利(板书)
  3、朗读这段话。
  三、学习第4段。
  1、这样漂亮、方便的自动人行道,在我国香港已经铺设了好几条。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呢?
  2、是啊,希望祖国的经济、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好,这样的自动人行道遍布每个城市,来到我们身边。就让我们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读读这段话吧。自由练读这段话。
  3、这段话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请重点理解“飞落”、“购物”、“旅游”、“游览”等词。
  4、指名读。评价。齐读。
  四、写话练习。
  1、齐读课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启发)
  2、我们要感谢那些伟大的城市设计师,为人们设计了那么先进、那么便利的自动人行道。假如你也是一位设计师,你想为城市、小区、学校设计什么?为人们带去什么便利呢?你的这些设计,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作用呢?
  自由准备,指名回答,适当评价。
  3、以下列内容为开头,写一段话。(任选一题,也可自由定题。)
  “假如我是城市设计师……”
  “我想为小区设计……”
  “我想为学校设计……”
  4、集体交流,评议修改。
  五、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都”,理解并积累词语。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1、2自然段。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相当于”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1)你乘过电梯吗?你能说说电梯的样子和作用吗?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种新型的电梯。(出示课题,齐读课题。)12345
  (2)看了这个课题,你会想些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成三个问题:①自动人行道是什么样的?②自动人行道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③我们什么时候也能用上自动人行道?
  为了真正了解自动人行道,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轻声通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按自己的方法理解“大型”、“峡谷”、“增添”、“便利”等词语的意思;简要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
  (3)检查反馈。
  ①同桌互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读流利。
  ②读一读下列词语,读准字音,并说说带点字的部首。(投影出示)
  电梯大型峡谷增添
  迅速发展旅游目的地都市
  ③说说你分别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学生不懂的词语可在随后的课文学习中理解。)
  ④口头练习(投影出示)。
  判断:
  a.自动人行道是一种大型自动传送带,可以上下升降。( )
  b.我国香港及世界一些先进的大城市里已经有了自动人行道。( )
  c.自动人行道只有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相当于步行的速度。( )
  d.自动人行道可以让人们更省力、更舒心地去购物、旅游、办事。( )
  3.学习第1自然段。
  自由读第1自然段:这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课题是自动人行道,为什么要写普通电梯?指名回答。(这段共有2句话,第1句写电梯上高楼又快又省力,第2句引出了平躺在马路上的电梯。通过与普通电梯的对比,自动人行道更容易使人理解。)
  那么这种平躺在马路上的电梯——自动人行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出示问题:①自动人行道是什么样的?)
  4.学习第2自然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来读读。
  (2)随机出示学生找出来的句子,仔细体味自动人行道的特点。
  ①“它是一条大型自动传送带,有人叫它平面电梯。”
  说说从这一句中你体会到自动人行道有什么特点?
  (录像出示自动传送带的运行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传送带”。)
  ②“它像一条长龙穿行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给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出示句子:“长长的自动人行道穿行在高楼大厦之间。”与原句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更好?为什么?说一说:原句让你读懂了什么?(自动人行道很长,穿行高楼大厦间,给城市增添了美感。)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赞美、欣喜的语气)。齐读第2自然段。
  5.小结:跟随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自动人行道的特点,它除了给城市带来美感,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些什么好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巩固练习
  1.抄写生字词语两遍。
  2.完成作业本中的第1、2、3、5题。
  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自动人行道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4自然段,感受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科技给人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2.结合课文,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相当于”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1.复习导人。
  (1)说说你了解的自动人行道有什么特点?
  (2)导语:同学们不但想了解自动人行道,更想了解它给人们带来多大的好处,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去看看。(出示问题:②自动人行道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12345
  2.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2)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体会。
  重点强调:自动人行道的快速道、慢速道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明白快速道、慢速道的不同功用。
  (3)出示句子,对比学习:
  快速道每小时可走25千米,相当于公共汽车的速度;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与步行差不多。
  快速道每小时可走25千米,等于公共汽车的速度;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与走一样快。
  ①指名读句子,找出两句中意思相近的一对词。
  ②比较、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③用“相当于”、“差不多”练习说话,并完成作业本的第4题。
  (4)导语:自动人行道的好处真大啊,它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呢?
  我们来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问题:③我们什么时候能用上自动人行道?)
  3.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4段,读后说一说你的想法。
  (2)学生发表想法,教师适时引导: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越快,自动人行道就离我们越近。我们小学生要从小立志刻苦学习,长大了为加快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3)学生满怀激情齐读第4自然段。
  课外延伸
  播放知识小短片《现代交通工具纵横》,看后请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83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