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教学反思]6《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景较浓的文章,因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
教学目标
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难点是体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建议
教师在课前准备相关挂图或幻灯片;与学生一起搜集有关瑞士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步骤设计
教学互动设计
设计意图
置境设疑,诱发阅读动机
1.创设情景:多媒体呈现站台上人头攒动,与正待启程的列车挥手告别的画面.
2.质疑:随着汽笛一声长鸣,老师娓娓道来—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略停)相信同学们一定想知道答案吧.
通过设问句诱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快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翻开课本第六课――燕子专列(教师相机板书课题),让
我们边读边想,比比谁的答案最正确.
(学生快速扫瞄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汇报
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根据学情引导,要求学生先具体讲讲,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反之亦可. 3,在教师的帮助下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人们向乘坐在专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单独介绍小姑娘贝蒂救助冻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开头的送行一幕,首尾呼应.
阅读心理学讲,阅读应该是先由整体到局部,然后再由局部到整体.先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为局部感知作好认知与情感上的铺垫.引导学生先具体讲后概括讲既是整体感知内容的需要,也是一种较好的语言训练.
本篇课文没有采用平常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而是先将事件的结果呈现出来,然后采用倒叙的方式来讲述事件的整个经过.
再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提出学习要求
一,根据音节读准生字字音;二,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三,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2.学生可独立学,可同桌合作学;教师座间巡视,个别指导,答疑
3.等学生充分学习后,教师逐项检查,予以纠正落实第一步,多媒体出示课后不带音节的生字,抽生认读,开火车"巩固;第二步,请五名学生分段落依次读课文,相机作好个别句子的朗读指导,使个别读与全班读适当结合;第三步,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依托课文感知大意即可.
教师相机点拨:a,读音难点主要有"洲,殊,骤,涉"(翘舌音),"濒,厢"(前者为前鼻音,后者为后鼻音).注意不要将"濒"读成"pín",将"骤"读成"zòu".b,通过熟字带生字识字:区——欧,户——启,步——涉,相——厢.
阅读要求的逐步落实,既是落实学生常规性语言知识的需要,也是为进一步感悟课文铺垫认知和情感基础.123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把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
2,指导临写,范写,注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第二课时
研读重点,感悟人文情怀
细读课文,"看看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学生分组讨论;
全班总结.
a,感悟燕子面临的"麻烦"
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成千上万只燕子高高兴兴地从南方飞往北方.然而,它们在瑞士境内却遇到了麻烦.究竟是什么麻烦呢 请同学们在课文第2自然段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l)汇报.
⑵指导朗读"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致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借以体会燕子所面临的艰难处境.
(3)想象成千上万只燕子瘫痪在雪地里的场面.
b,感悟政府决策的伟大
师:正当这些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瑞士政府做出了怎样的决策 划出有关句子. (1)题目反映了人们对于燕子的关爱——作为动物的燕子都坐上了专列. (2)"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起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在这句话中,"漂亮舒适,站满了,送行"这三个词语值得体会,透过这三个词的表面上的意义,还应该体会到人们将燕子看作了朋友以及对它们的重视. (3)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去寻找燕子
c,感悟居民奉献的爱心
师:居民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表现怎样
(l)多媒体出示句子:听到消息以后,居民们_____走出家门,冒着_______的春寒,顶着_______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_______寻找冻僵的燕子.
(2)按照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3)想想从横线上的词语读懂了什么.
(4)读句子,想象天气是那样寒冷,成百上千的居民却在焦急而又耐心地四处寻找燕子,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5)感情朗读.
d,.感悟贝蒂付出的真情
师:让我们把目光一起集中到一位名叫贝蒂的小姑娘身上,她跟随爸了爸妈妈一天就救护了十几只冻僵的燕子,虽然小脸冻得通红,小手冻得僵硬,但她却一点也不在乎.(相机引导学生观看课文中的插图)
(l)想象她一整天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2)小贝蒂不在乎的是什么 她在受乎的又是什么
⑶朗读第4自然段,从"冻得通红""冻得僵硬""不在乎"等词语感受小贝蒂对待燕子的忘我真情.(其中的"通红,僵硬,但,一点也不"都应该加重语气来读,因为前两者描写了脸和手受冻的样子和程度,后两者是一个转折,表明了尽管冻得厉害,但贝蒂却没在意,这两个词突出了贝蒂为拯救受伤的燕子而忘我的精神境界.)
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中领会人们为保护燕子所表现出来的博大的爱心;体会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引导学生明白,一群遇难的燕子与一个国家的其他大事比较,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但政府却决定用专列送燕子回北方,真是了不起的举动.
引导学生透过"纷纷""满天飞舞""四处"等词语,体会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的焦急心情,体会人们不畏严寒,不辞辛苦拯救燕子的博大产爱心.
让学生体会此处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增强表达效果.
感悟层面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只有感悟到燕子的"麻烦",才能更进一步体会政府,居民和贝蒂的爱心;政府,居民和贝蒂是"解决"燕子麻烦的三个不同层面的代表,并且由大到小,由高到低.在四个层面的感悟上,都是以具体语言为载体,读中悟情,体现了"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设计理念.123
续读课文,唤醒生命感触
1.体会送别的感人场面
师:这些冰天雪地中饥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们的似乎只有死亡,但人们没有将燕子作为动物来看待,而是将它们当作了富有人性和人情的"客人",由于政府的伟大决策,居民的爱心奉献,贝蒂的真情付出,它们却走进了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并即将启程返回自己眷恋的家园.列车缓缓启动,在人们送别与祝福的目光中,车厢里的燕子对着人们卿卿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在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车厢中的一只曾经被居民或贝蒂救护的燕子,在你即将告别他们的时候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想好了,请写下来.
学生独立写话――准备发言――真情诵读.
2.与贝蒂关切交流
师:列车在人们的视线中渐渐远去,大家陆续离开站台,然而贝蒂却依然眺望着列车远去的力一向,挥动着冻得僵硬的小手,为车厢中的燕子们祝福……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此时此刻的贝蒂内心深处的语言,也一定有很多的心里话想对贝蒂说.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说说.
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轻轻响起,学生在真情而悠扬的背景音乐中表达内心真切的感受.
教师大段的独白,目的在于进一步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萌动的爱心,升华学生的情感品质,催生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实现从感悟,积累到运用的语言训练.尤其是在第二个"创生"环节中,学生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情意达到高潮,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95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