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荷花》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学习,感受荷花荷叶的美丽.
2 根据课文想象画面,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感受荷叶,荷花的各种美丽姿态,根据课文想象画面,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把眼前的这一大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等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国家可是一个花卉大国,拥有成千上万种花卉,你都知道有哪些花 你最喜欢哪一种 (引出荷花)
还有喜欢荷花的吗 的确,荷花从古至今都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的文章《荷花》.(板书课题)
情境激趣,触发语感
同学们想看看荷花吗 老师满足你们的要求,一会儿在看荷花时,你可以指指点点,还可以与身边的伙伴小声的交流,讨论.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荷花图片
交流观后感受:大家看得都入迷了,怎么样 有什么感受 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刚才看到的荷花吗
说得太好了,荷花的确千姿百态,今天我们单看白荷花
充分诵读,自学探究,激活语感
叶圣陶爷爷看到的白荷花是怎样的 还是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或词语,多读几遍.
小组交流讨论: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一定有了不少收获,不妨先与你的朋友一起分享吧,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勾画出的最美的句子或词语读给小组成员听,并说说你的体会.
品读,交流,领悟语感,积淀语感,丰富语感
谁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或词语读给我们听一听,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交流汇报(要点):
(1)荷叶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a 通过理解"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体会荷叶的多,绿,大圆,根据体会出的特点进行朗读指导,学生互评.
b 体会比喻句的用法:你能给荷叶再打一个比方吗
(2)"冒"字句
a怎样长叫冒
b如果你来写,你准备在这里用什么字 c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干什么
(3)"有的……有的……有的"句
a课件欣赏图中三种荷花姿态,要求学生在画面出现时配以书中相应的文字介绍,指导朗读,比赛.
b除了书上介绍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还会有其他姿态的荷花吗 用词来形容一下这不同姿态的荷花吧(板书:姿态美)
(4)荷花的魅力真令人陶醉,于是面对满池的荷花,叶圣陶爷爷早已应接不暇了,并发出了赞叹,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这位画家是谁 你想对他说什么
(5)第四段
a学生汇报,交流,朗读,播放荷花录像,感受有风时荷花舞动的样子,学生练读,指名读,评价.
b翩翩起舞的荷花把蜻蜓和小鱼也吸引来了(出示课件),如果你是池中一朵荷花,蜻蜓小鱼会对你说什么呢
c又有什么小动物会来,他们又来对你说什么
感情升华,课外拓展
大自然不用笔不用纸就为我们描绘出这么美的画卷,让我们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其实,大自然鬼斧神工,不仅仅孕育出了荷花,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自然的其他杰作吧!(播放课件)
你又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大自然是神奇的,是伟大的,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一画大自然创造的杰作.
古人写了许多赞美荷花的诗,找一找,记在采蜜集上.
板书设计:
荷花
荷叶:多 绿 大 圆123
荷花:姿态美 活的画
教学反思
《荷花》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五年制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写景记叙文.《荷花》,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虽全文文字简短,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当初考虑教学思路时,我想:这篇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以达到审美的目的.而丰富的想象必须以鲜明的表象为前提.所以上课一开始谈话导入后,我向学生展示了大量从网上搜集到的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的荷花图片,就是为了让学生对荷花的美有所感知,从而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鲜明的表象.这样,才能运用这些表象展开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为了更好的调动他们,我特意告诉学生可以在看图时交流讨论.果然,学生的兴趣被激活,情感趋向高涨,在观看图片时情不自禁发出赞叹.在学生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我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荷花千姿百态,令人陶醉,今天我们单看白荷花",引入对语言文字的诵读,品味.
接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选择喜欢的语句,写的美的语句先自己体会,再小组间交流,互相取长补短,然后以汇报的形式进行下面的学习.打破以往串讲旧路子,学生汇报哪句就势引入这一段的学习."你喜欢哪一句 请读一读.""还有其他同学也喜欢吗请你再读一读."努力让更多的同学都有读文的机会.而且在引导学生汇报,分析,议论所选语句时注意了与朗诵交织在一起,因为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内部感受转化为外部语言,是把学生导入情境,引起感情共鸣,过渡到想象的重要手段.整节课我给了学生相当多的时间来朗读.指名读,评价,再读,调动多种形式,力求每一回读都有不同的收获,体验和提高.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荷花被风吹动时的动态美,我在此处穿插了录像的播放,当学生看到荷花在风中轻轻摇摆时,都情不自禁的晃动起来."从你们的动作老师知道你们已深深喜欢上了这翩翩起舞的荷花,快把你的感受通过读文传达给老师吧."我恰当的引导学生读文,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酣畅淋漓的表达出来.
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我没有忽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及必要知识点的体现,如"冒"的运用,比喻手法的运用,我设计了"如果让你来写,除了"冒"你还会用什么字 ""你能再给荷叶打个比方吗 "这样的问题,体现语文学科语言文字训练这一特点,同时也是在培养想象的能力.
此外在想象的激发上,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设置问题:一,对荷花姿态的想象, "除了书上介绍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还会有其他姿态的荷花吗 ".二,对课文内容的延伸想象," 如果你是池中一朵荷花,蜻蜓小鱼会对你说什么呢 ""又有什么小动物会来,他们又来对你说什么 " 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 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
重温整个教学过程,难免有遗憾之处,例如整节课的结尾部分有些仓促,在学生感悟到荷花之美时,应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古人赞颂荷花的诗句,配以图片出示.所以拓展虽有,尚不完美,但这却为我积累了经验,不能不说是一种收获.123
总评
《荷花》是小学新教材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在老师的资源共享下,(提供了网上下载的很美的课件的基础上)利用有效的资源,上了一堂让孩子们个性飞扬的语文课.
在引入课题后,教师就先请学生欣赏精美的课件.(有课文朗)事前说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荷花时,不要拘束,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在看图时交流讨论,可以喊出来,说出来!(课件播放荷花的精美图片)
课堂上不断发出学生忍俊不禁的欢呼声,白色的荷花实在太美了,在场老师也被深深陶醉了!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第一印象在人的脑海中记忆最深.一开始的课件欣赏就让学生有了很深的第一次的感知,并对课文有了很深的初步的认识,也在深深的陶醉和欣赏中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作者有了同感,缩短了文本和学生实际的距离,并激发了对文本的学习的期待.
在交流观后感受后学生意犹未尽,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说得太好了,荷花的确千姿百态,今天我们单看白荷花.恰当简练.
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养成语感.在"从那些地方写出了荷花的美 "这个片段中,在一个"冒"和"挨挨挤挤"的体验感悟中,落实相应的语感训练任务,对语感培养的客观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在通过对语言文字的体验感悟中,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烂熟于心,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以后一旦有相似的情境诱发,就会自然地渗透其间,成为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此种状态貌似雪泥鸿爪,无迹可寻,实乃日积月累所达成的语感境界!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91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