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实录一等奖】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实录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在祖国的古文化长廊中,学过的赵州桥是一座非常了不起的建筑,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吧
多媒体出示清明上河图
师:看这这幅画,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1:画面好长呀,一幕一幕就像放电影一样,特别吸引人,
师:对呀,这幅画很长,
板书:画长
生2:这幅画人可真多呀,各行各业都画在上面了
师:是的,画是人还很多呢
板书:人多
师:街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板书:热闹
师:作者的感觉和我们是不是一样呢?请同学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些什么?
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5个
师:分别介绍了些什么呢?
生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泽端的作品,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了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师:一个小小的段落,告诉我们这么多内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得不错
生2: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人多和街市的热闹
生3:第四自然段介绍了桥北头的情景,很有意思
生4: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还写了《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师:作者又是怎样写出画面上的人多和街市的热闹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生自读课文
师:作者怎么写出人多的呢?
生1:我从“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这句话中体会到人多,真是佩服画家的功夫,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这句话
生2: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这也说明了人多,
师:就说这两句,能够人们留下人多的深刻印象吗?
生3:作者还可了各行各来的人哪,有从乡下来有农民……读书人等等,说也说不完
师:这样一说,就更明白了同学们,请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是啊,人可真多呀还有要交流的吗?
生3: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不仅招牌多,而且街上各种形态的人也很多,有的骑着马……溜达,有了这些人,画面就更热闹了
师:是的,的确很热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描写热闹的语句老师来读第一句,同学们接着读
生齐读第三段
师:这段中最后两句是讲热闹吗?
生1:我觉得不是,应该是讲画家的本领大,功夫深
师:是啊,黄豆那么大的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还有更精彩的吗?
生1:老师,桥北头的情景也很有趣,我们读一读吧
生读桥北头的情景
师:给你这一读,整个画面都动了起来,
生:是
师:那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仿佛看到了马乱的样子,仿佛听到了小毛驴又蹦又叫的声音
生2:小毛驴受惊的样子最有意思了,我仿佛听了到小毛驴的惊叫声
生3: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也受到了惊拢,也回过头赶小毛驴呢
生4:桥北头的情景好紧张呦,画家画得真传神,
师:是呀,多么传神的一幅画呀
师板书:传神
师:这和传神的一幅画,怎不引人入胜呢还是让我们再次来欣赏这幅画吧
多媒体出示清明上河图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桥北头的情景呢?
生1: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实在太多,突然,眼看就要碰到对面来的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有碰上那乘轿子,真不虚惊一场,不过这么一来,倒把两旁的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拢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张择端画的这幅画是多么传神呢123
师:说得真好,把我们也吸引住了,其他同学,请你们也这样介绍介绍吧
同桌讨论
师: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书上是怎样评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有人称它是中华第一神笔呢,再来自豪地读一读
生再次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真有感情,不过现在让你把这幅画介绍给更多的人,你会怎么说?
生1:我会说,这是宋朝的张择端画的,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师:介绍得很清楚,还有谁愿意来介绍
生2:我会来这样介绍,这幅画叫清明上河图,光上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街上来来往往,非常热闹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了,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师:还有谁要介绍
生3:清明上河图画上的人很多,街上很热闹,每个人都画得非常传神,它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至今还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它让我们看到了八百多年前的故都风貌,和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师:介绍得这么好,看来这节课学得不错,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名画资料卡,请同学们拿出笔,来填一填这张名画资料卡
生填卡片
名 画 资 料
名称
清明上河图
年代
八百多年前
作者
张择端
大小
长528厘米,高24.8厘米
收藏地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
历史价值
画了八百多年前的故都风貌和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情景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师:同学们好,通过对第五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前几天同学们也去了解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了,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吧你在生活中都了解到发哪些传统文化呢?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生1:我们小组了解的是地方小吃,有云南的过桥米线,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北京的冰糖葫芦,烤鸭,杭州的东坡肉我这里还有一张过桥米线店的照片呢
师: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1展示过桥米线店的照片
师:吃也是一种文化呢
生2: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春联,我国人民过春节的时候都有贴春联的习俗师:那你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2展示春联一夜鱼龙舞,万家瑞彩飞
师:写得太好了
师:还有哪一组要来展示一下
生3:过年的时候有的地方还贴窗花呢,窗花是一种民间工艺,又叫作剪纸
和3展示窗花
师: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这方面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太多了,
师:同学们从生活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真是五花八门,有地方小吃,有民间工艺,有节日习俗,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真是无处不在啊,
生交流从生活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
师:同学们从生活中了解到那么多的传统文化,肯定付出不少的努力吧能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开展活动的,
生1:我们组选定的专题是欧绣,因为在我家客厅里正好有一幅欧绣,我利用双休日的时候,约几具同学到我家看看欧绣的庐山真面目
生2: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几次参观,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呀,后来我们还到欧绣店里去了解欧绣的制作方法,还上网查了欧绣的发展历史呢
师:你们组的目标非常明确,而且门路也很多了,收获一定很多吧
生3:我们组了解的是地方小吃,不但去吃了,还跟店时的师傅学手艺呢
生4:我还上网查了地方小吃的资料,这些小吃不但味道好,故事也很美呢123
师:前面一组是百闻不如一见,你们这一组是百见不如一尝啊
生5:我们组是百尝不如一试,我们组搜集的是关于风俗习惯的资料,包铰子就是一种过年的习俗,大家一定都在家里包过饺子吧
生6:而且吃自己包的饺子,味道不特别好呢
师:你们开展活动目标非常明确,而且方式各不相同,难怪了解到那么多的内容呢
师:你们了解到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是怎么样的呢,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有问题还可以提问,
生1:在一门整洁的房间里,挂着一幅画,画的颜色鲜艳,景物栩栩如生,你看了肯定会啧啧称赞,可你走近一看,却又傻了眼,原来这一幅幅画不是画起来的,而是用彩线绣起来的,这些画就是欧绣呀
师:真有意思
生2:欧绣是我国六大名绣之一,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因为它产于欧江流域,所以称它为欧绣
生3:我想知道欧绣是怎样制作而成的
生1解释,
生4:那欧绣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生5:有一次,我在一家旅馆里看到一幅欧绣,所经欧绣还可以用来装饰房间,
生2:欧绣除了送礼和装饰外,还可以用在服装等方面是一门高超的手工艺
生5:欧绣的内容一般都来自我们的生活,一般都以花草虫鱼,人物为主,很有生活气息
师:你们这一组搜集的资料非常充实,有实物介绍的,有资料介绍的,而且介绍得也很的条理先介绍欧绣的样子,再介绍欧绣的制作方法,最后再介绍欧绣在生活中的用处,让我们谢谢他们的介绍
师:接下来哪个组介绍生1:我们组了解的是地方小吃,过桥米线是云南的风味小吃,现在我就带大家到店里去逛一逛吧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05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