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教学实录_《夜书所见》课堂实录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夜书所见》课堂实录初稿
执教者:瑞安实验小学  曾晨
师:同学们,还记不记得袁枚写过的一首诗。(师板书:所见)生:齐背。
师:对呀,这是袁枚的《所见》,那你们还记不记得“见”是什么意思呀?生:看见。
师:对,“牧童骑黄牛”就是他看见的。(师板书:看见)师:这个“见”还有什么意思?
生:听见。师:他还听见“歌声振林樾”。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师:书有两种意思:书:(1)写,记录;(2)装订成册的著作。这里的书选哪种呢?
生:(1)写,记录。
师:把它装进题目里说一说,试试,大胆地把自己的的意见说出来。生: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师:是的,也就是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再请生说)
师:如果把时间加进去更好。
师:如果在前面加上谁什么时候看见和听见的,就说得更完整了。
师:你已经理解题目的意思了,老师给你个建议,把书放到前面说更顺。
师:你们会说吗?就像他这样,小声地说一次。
师:你们刚才听说的就是这个题目的意思,我们再把题目读一下。
师:如果在这里加个顿号就更好了。师:是夜里,如果轻轻地读就更好了。
师:接下来我们去读读古诗,在读之前,这个字要注意一下。(师板书:挑)
师:读诗之前,老师有两个要求,1.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2.对照注释,想想诗中哪些事物是诗人的所见。
师:同学们读得最认真,有的还读得津津有味,谁愿意把自己的朗读展示给大家。
(一生读)师:你很聪明,听老师一说,马上把这个“挑”字读对了你知道为什么读第三声吗?
师:挑是提的一种动作,把泥土挖开,把里面的蟋蟀挑出来
(一生读)师:有个字要注意一下。(师板书:促) 你再读一下。(生读对了)师:掌声送给他。
师:能放到词语里读吗?再请刚才这个同学。
师:古时候蟋蟀、蛐蛐叫促织,这里还有个故事呢?愿意听吗?……
师:还有谁愿意读吗?
师:刚才听了这几位同学,都能把古诗一字不差地读下来,真能干。
师:要把古诗读得有味道,还要注意停顿,这些“|”就表示停顿,试一下吧。
师:你把停顿读得特别棒,有诗的味道了。
师:相信每个孩子都读得很棒,我们先请男生读读师:我给你们打满分,女孩子试试看,加油。师:读得越来越有诗味了,也给你们打满分,老师也想读了,可以吗?
师:读得有点诗味了,我们还可以读得更好,理解了古诗就能读得更好。
师:哪些东西是诗人所见呢?生:捉蛐蛐。师:用诗里的话就是——儿童挑促织。
师:(师板书:—灯) 这里的“一灯“是哪里的一灯呀?(师板画篱笆)
师:它的里边不可点灯,旁边可以。
师:还有哪首诗学过“篱落”。
师:月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师:看到的说了不少了,还有听到的吗?
师:“萧萧”是什么呀?(师板书:萧萧)师:不仅有萧萧的风声,还有什么?
师:老师还有个疑问:“儿童挑促织”到底是不是作者亲眼所见?不管是不是,都要从课文里找依据。师:他到底是看到什么,才知道有“儿童挑促织”?12
师:他看到篱笆旁有一盏亮着的灯,才知有儿童在捉蛐蛐呀。原来后一句,要先解释“夜深篱落”,再解释“儿童挑促织”呀。
师:逐字逐句地把这首古诗读好、读得美美的。
师:萧萧是一个拟声词,是风的声音,风有时候很柔和,比如说习习的凉风;风有时候很凛冽,比如说呼呼的寒风。秋天的风吹过来有什么感觉?
师:秋风不那么凛冽,但已有一点冷冷的感觉。师:那这样的风怎么读出来呢?
师:可以读得轻,还可以把音节拉长一点
师:萧萧的风吹到梧桐树上,会怎么样呢?
师:秋风像蝴蝶一样落下来,也许它们在树上摇摆,发出沙沙的声音,风吹过树叶,它在沙沙地响。也许像同学们所说,树叶落下来,发出“蔌蔌”的声音,这就是“萧萧树叶”。
师:你们把秋天的寒意都带过来了,加上“江上秋风”,谁也能这么读。
师:江上秋风带来阵阵秋的寒意,诗人感受到这些,他想到了很多。自己的家乡在福建,可他居住在杭州,他已经好多年没回到家乡了。他很思念自己的家乡,叶绍翁对于这个村庄来说,他的身份是什么?
师:他只不过是这里的一个客人,这里不是他的家乡,对于这样的夜晚,他怎能不动感情。
他动了什么情?
师:怪不得他觉得这树叶这秋风都送来了阵阵寒意。同学们,他仅仅是身体寒吗?还有什么?
师:是呀,还有心寒呀,把诗人的心情带进去读了:萧萧……江上……
师:对于诗人来说,自古逢秋悲寂廖,秋天是个悲伤的季节,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个好玩的季节。师:紧张、高兴、激动的时候,我们说话的速度就会——快。
师:可是我就是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他只不过是看到了篱落、一灯;他怎么就猜到儿童在挑促织呢?师:他可以猜他折纸飞机啊什么的,为什么非猜他们是捉蛐蛐呢?
师:他肯定也有过这样的经验,他想到小时候也捉过蟋蟀,也那么开心的时候,那该怎么读?
师:想到往事那么开心,却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只有那篱落陪着他,还有其他体会吗?
师:都把这种感情带进去读好吗?
师:加上音乐读读。
师:在这样一个秋夜,诗人忽喜忽悲,所以读的时候也有快有慢。
师:平时回家多读、多写、多动笔,你们的语文一定能学得很好。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80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