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案】爬天都峰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8-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暑假、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爬过山吗?能谈一谈你爬山时的感觉吗?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天都峰,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觉。(板书:爬天都峰)
    (二)初步感知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2.通过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你不认识的词语的意思。
 3.再读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明序号,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书上画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读后明确: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四)质疑
  请同学们把你们画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对于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如果学生之间能相互帮助理解的,尽量鼓励他们相互帮助理解。有些师生共同归纳。)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自己查找资料或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试着理解下列问题: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2)我和老爷爷、爸爸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对于“奋力”“终于”“居然”这些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
    (3)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致谢?爸爸又说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3.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爬天都峰》。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读这一自然段都让你知道了什么?
    读后明确: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想一想第二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天都峰又高又陡
 (2)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
    ①“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句话中的“云彩上面”就是说天都峰非常高。“啊、哩”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的惊叹,烘托了天都峰的高。123
    ②“我爬得上去吗?”这句话也突出了天都峰的高,这句话写的是对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峰的怀疑,也衬托了天都峰的高。
    ③“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句话中的“笔陡”“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能突出天都峰的陡,因为“笔陡”就是笔直笔直的;“从天上挂下来的”是说天都峰特别陡,所以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陡;“真叫人发颤”表达了“我”当时害怕的心态,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同学们说到哪老师就引到哪,不一定按顺序说)
    (3)指导朗读
    对于天都峰的高和陡,要读出气势。①自由读,体会一下  ②指名读。
    3.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三、四、五自然段又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我”和老爷爷相互鼓舞,决定一起爬天都峰。
    (2)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为什么不再犹豫了?
  师生交流后明确:“我”看到的老爷爷“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还大”,通过对老爷爷的描写,可见他年岁已经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于是勇气倍增,不再犹豫,并和老爷爷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3)朗读指导。
 ① 同座分角色试读。
 ②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读。
    4.学习六、七自然段。
    (1)朗读6、7自然段,思考: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你觉得爬天都峰怎么样?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应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来理解。)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问:“奋力”是什么意思?
    “我向峰顶爬去”一句加上“奋力”有什么好处?说明了什么?
    明确:“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能使我们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②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在这里指什么?
    这句话用上“终于”好在哪里?
    明确:“终于”指“我”和“爸爸”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用上“终于”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费力,很不容易。
    (2)小结:“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这两个词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指导朗读。
    试读、指名读。
    5.学习八、九自然段。
    (1)自由读八~九自然段,思考:爬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会互相致谢呢?
    (2)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居然”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用上“居然”有什么好处?
    明确:“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词能使我们感到爬天都峰很不容易,但只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123
    (3)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读八、九自然段。
    6.学习第十自然段。
    (1)看到“我”和“老爷爷”互相致谢,爸爸又说了什么?你怎样理解爸爸说的话?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汲取力量”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明确:汲取力量就是得到鼓舞。
    (2)我们想想课文前面的内容,老爷爷和小妹妹是怎样互相鼓舞的?
    明确:小妹妹爬山的勇气使老爷爷增添了勇气,老爷爷爬山的勇气又使小妹妹增强了爬山的信心。
    (3)练习用“鼓舞”这个词说一句话。
    (4)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互相鼓励,你在平时有这样的体会吗?
    (5)通过以上分析,谁能再具体理解一下爸爸的话?
    ①老爷爷爬山给“我”增添了勇气。
    ②“我”爬山使老爷爷增强了爬山的信心。
    ③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三)根据课后练习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课文《爬天都峰》主要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从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60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