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小游戏】4 槐乡的孩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8-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导入新课    简介课型。
1、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槐”在这里指什么吗?
2、出示槐树图片简介槐树:
3、你们知道槐乡是什么意思了吗?
这个地方中了许许多多的槐树。
4、简介课型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题,看一看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
b、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精读课文,如第1、2、3课;还有一种是略读课文,像第4课这种在课题上面有个小雪花的课文就是略读课文。
c 、你们知道什么是略读课文吗?所谓略读课文就是将一篇文章简略地、无须细致推敲的阅读,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尽量自我思考、自我质疑,读懂课文的大致内容就行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你能正确的读出这些词语吗?
槐乡  花苞  米粒般  染料  耷拉  黎明  一簇簇  塞着  缕缕炊烟  觅食  满载而归  月落柳梢  甜蜜  磨好
3、请大家在读课文,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的是槐乡的孩子是怎么采摘槐米的。
4、那么这群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三、自读自悟
1、请自由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反馈指导朗读。这群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  勤劳懂事
生1、 我认为槐乡的孩子勤劳懂事。板书 为什么呢?
我是从课文的第2自然段体会到的,读
生2:老师,我联想到我上学的学费都是想爸爸妈妈要的,而这些孩子的学费却是自己用槐米换来的。
生3:老师,我过年收到的压岁钱都是自己花,交学费都是给爸爸妈妈要,所以读到这我觉得这里的孩子特别懂事。
师:那谁能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
还有吗?
生:我从第3段的“”体会出槐乡的孩子很勤劳
说说你的理由
生:从这句话中我知道天还没亮,他们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这时候可能很多大人还没起床呢!所以我觉得他们很勤劳。(出示课件)
你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
师:是啊,槐乡的孩子真是勤劳懂事啊!槐乡的孩子还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  吃苦耐劳
生1、我认为槐乡的孩子不仅能吃苦而且很能干。
你是从哪体会到的呢?
我从第三自然段第三句话体会到的。他们不怕热。
天有多热?(指名读)出示课件。
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我体会到天非常的热。就连动物都热的无精打采,不知如何是好,更何况人了?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肯定躲在空调屋里不肯出来,可是这些孩子们,却天不亮就到山上摘槐米了。
生:老师我知道他们的食物也非常简单,仅仅是一葫芦水,一些干粮。干粮可能是馒头和咸菜,也可能仅仅只有馒头。他们没有酸奶,没有面包,可是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早出晚归。我很佩服他们!
从你们的言语中我也体会到这些孩子真是一群吃苦耐劳的孩子。板书
让我们带着对他们的敬佩之心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吧。
还有吗?
生:我知道槐乡的孩子会劳动,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分工合作,而且劳动的很快乐。男孩子……女孩……12
你能把那句话读一读吗?指名读
※  以苦为乐
槐乡的孩子还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生:我觉得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槐乡的孩子生活得很快乐。
你从哪里体会到槐乡的孩子很快乐呢?
生:我从课文第3段的最后一句话体会到槐乡的孩子很快乐。
你来读一读好吗?(指名读)
是啊,屡屡炊烟升起时,劳动了一天的孩子们满载而归,他们忘记了劳累,忘记了饥渴,唱着快乐的歌。来读这句话。
还有吗?
生:我从课文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读这句话)体会到孩子们很快乐。他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
孩子们全然没有感到劳累,他们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板书  让我们读读这句话吧。
这些可爱的槐乡的孩子们,仅仅只有这一天勤劳董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吗?是啊,他们天天如此。让我们带着对他们的敬佩读一读吧。出示课件
四、鉴赏句子
1、同学们,喜欢这篇课文吗?那就再读一读,标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吧。
2、反馈。谁来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试着说说喜欢的理由。
生1:我喜欢第1自然段的。读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排比句,写出了孩子们的爱好,也紧紧扣住了题目。
生2:我喜欢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和第二句。读 第一句作者运用比喻让我明白了槐米的样子和香味;第二句作者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让我感到槐米像个淘气的孩子,非常可爱。
生3:我喜欢第3自然段的第1句和第二句。读作者通过写动物让我体会到了天气的炎热。
生4:我喜欢第3自然段的,读 女孩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写法,让我感到劳动丝毫没有给他们带来劳累,读起来感到他们很快乐,很活泼。
生5:我喜欢课文的最后一句。读到省略号的时候,我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他们劳动的画面。
大家说的真好!
五、写作。
1、你们虽然没有和槐乡孩子相同的劳动经历,但你一定在家里做过家务,和同学一起做过环保益事,相信你劳动过程与他们相比同样精彩,你愿意把你的快乐和大家一块分享吗?
2、在你的本子上写一写吧。
3、谁来读?
师:看来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和享乐,没有劳动就不会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到快乐,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拥有一个丰富多彩而又有意义的童年吧!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59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