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的力量满分作文]25、团结的力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8-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八个独生子的表现,读懂长老的办法。
过程与方法:
读文感情、拓展体会“团结力量大”。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团结就是力量”,懂得要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团结的力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取出一根竹筷,指名上台折断。
2、教师取出剩下的九根筷子,捆成一捆,指名上台折筷子。
3、学生反馈:折不断。
4、导入  :一根筷子孤零零的当然容易折断,而九根筷子捆在一起互相依靠,当然不容易折断,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5、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碰到生字读读记记。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带读。
5、说说:这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要注意什么?
6、教师强调识字难点,学生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按照提示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1)儿子不团结,农夫日夜担忧。
(2)长老想办法教育儿子们要团结。
4、分段反馈,评议。
四、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农夫的担忧
1、学生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
2、画出这两段中描写农夫心理的语句。
3、指名反馈:
(1)他们的父亲为此很伤脑筋。
(2)老父亲为这事日夜担忧。
4、教师引导理解,体会儿子的不团结,父亲的忧愁。
(1)“父亲为此伤脑筋”中“为此”指的是为了什么?
(2)“父亲为这事日夜担忧”中的“这事”又指什么事?
(3)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儿子表现的语句,进行朗读。
(4)引导体会句中“总是、有时、仍然,像一盘散沙”,感悟儿子们的极不团结,极端自私,从而意会农夫的忧愁。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说说:故事中的农夫为了什么事面日夜担忧?
3、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4、导入  :看着8个亲兄弟如同8个陌生人,农夫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的长老,结果如何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了解长老的办法
1、学生默读课文3—8自然段。
2、说说长老用了一个什么办法教育这些儿子?
3、学生齐读课文4—7自然段,感知长老的办法。
(1)从文中找出描写儿子们折筷子的句子,朗读,比较。
(2)体会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八根筷子折不断。
4、读课文第8自然段,体会长老的用意。
(1)指名读农夫的话。
(2)练习将话中的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3)结合农夫的话,说说长老的用意。
(4)有感情地齐读农夫的话。
5、导言:大家都明白了长老的用意,那儿子们明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6、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
(1)指名反馈提出的问题。
(2)理解“轻声地互相道歉、亲亲热热地搀扶老父亲”,感悟儿子们痛改前非。
(3)想像:独生子们互相道歉时会怎么说?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拓展体会
1、学生齐读全文。
2、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什么启示?
3、拓展: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团结就是力量吗?
4、交流:展示、介绍有关团结协作的成语或格言。
板书:
互不相让互相道歉
折筷子
只顾自己亲亲热热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707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