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8-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两首古诗,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词句的内容。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的意境,培养读古诗想画面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朗诵录音。
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讲授法、观察法、读书想象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迁移导入  。
在课外我们学过哪些有关农村生活或儿童生活的古诗?请背诵几首。我们今天要学习两首古诗,诗中所反映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
揭示课题:四时田园杂兴。
二、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1、检查自学情况。
说说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叫什么名字?
学习生字。自读课文。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自学效果。
2、朗读质疑。
教师应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集中释疑,也可以随机师生共同释疑。
3、朗读感悟,理解古诗的意境。
(1)朗读古诗,仔细观赏课文中的图画,大致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
小组讨论:这首诗分别出现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
(2)想象诗中所描写的人与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内容。
(3)朗读指导。我们在朗读这首古诗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大人的辛劳的儿童的天真可爱,要在朗读中加以体现,还要读好停顿的韵脚。
(4)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昼出耘田夜绩麻”、“也傍桑阴学种瓜”两行,具体地描写了大人们耕织的情况和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稆种瓜的情景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你读了之后能明白其中的“未解”和“傍”的意思吗?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小组里先说说,再指名说。
三、练习背诵。
四、演一演。
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自由组合演一演这首诗中的描写的内容。
五、练习默写。
六、教师小结。
儿童总是以大人为榜样,他们的学习、模仿能力非常强,有的时候显得非常可爱,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做出一些令人的事情来。请同学们课后回忆一下,自己学着大人的样子做过哪些有趣的事,写个片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
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古诗:《小儿垂钓》。
揭示课题:小儿垂钓。
二、学习古诗《小儿垂钓》
1、齐声朗读古诗。
2、检查自学情况。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叫什么名字?说说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3、朗读课文,自主学习,学生质疑。
4、品味语言。
在这首诗里,诗人逼真地描绘出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表现出儿童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情。
(1)“侧坐莓苔草映身”,想一想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请联系诗歌的情境,解释带点词的意思。
(3)根据诗中对小孩的描写,请你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这个钓鱼的小孩。
5、朗读指导。
在读的时候,要不时地想象有那么一个“蓬头稚子”坐在幽静的小河边学习钓鱼的情景。
三、背诵指导。
四、拓展活动。
1、对照图画,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2、布置古诗朗诵比赛。
五、教师小结。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697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