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孩子》课文】《山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课文描绘了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形成的结实健壮、热情好客、充满幻想的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全文共4个自然段,前3段结构相似都是总分段,第4段是全文的总结句。其中第2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它是非常典型的总分段式,是落实单元训练重点的很好材料。
教学目标 : 1、知道课文前3个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来写具体山里孩子特点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总分段。
教学难点 :展开合理的想象,用总分方法谈谈自己的愿望。
教学方法:个别、分组、尝试、鼓励、游戏。
教学组织形式、意图:
文章有3个自然段,分成3组是为了教学的需要。
学情分析:总分段式学生并非初次接触,但是这篇课文从几方面来写具体总起句较难归纳,所以应引导学生经过有效的讨论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合作学习提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理解词语意思。
2、 了解课文1、2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出山里孩子的特点的。
3、 培养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老师的指导下读懂总起分述的一段话。
难点:第一自然段总起分述的关系不很明显。
教学过程
一、 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
2、 是呀,山里的孩子可真爱劳动,这节课就学习课文;山里的孩子(揭题齐读)
3、 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 自学课文要求。
1、读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标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想想想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4、问提几个不懂的问题。
三、 检查自学效果。
1、 提出不懂的地方。
2、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同桌互读)
3、 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后学生评议。
4、 说说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四、 讲授新课。
1、 先学第一自然段。找到“结实健壮”的这句话划下来,齐读。
△“健壮”是什么意思?
2、山里的孩子身体长得结实、健康、强壮,这是为什么呢?读读第一自然段,认真想一想,轻声说一说。
3、讨论2~4句:
(1) 句式:“因为……所以……”或“……是因为……”回并板书:爬登采拾
(2) 听老师读第三句,说说漏读了哪几个词(每一朵、每一种),为什么不能漏?
(3) “满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问,说说哪些地方有他们的脚印。这儿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4) 他们在这些地干什么呢?说一说:
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他们在山冈( ),在竹林( ),在小溪( ),在草丛( ),在( )( )……
(5)他们到过这么多地方,干过这么多事情,怪不得长得这么结实健壮。读时要稍有力些,不但要读得精神饱满,同时还要读出热爱山乡之情。
(自由读——指读——评议——师生读)
4、小结:这段话,先总写山里孩子是结实健壮的,这叫总起句。然后分三方面具体描写,这叫分述句。像这种写法,叫先总起后分述。刚刚我们是用读、找、想、说的方法学懂的。
下面我们用同样方法学懂第二自然段。
5、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总起句划下来。
6、课文有是从哪写方面来写他们的热情好客,请同学门读读第二自然段,想好后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7、全班集体交流、讨论:
(1) 他们的热情好客表现在哪里?(抓主要词语:笑眯眯欢迎每一为当向导请歇歇脚递上)
△ 多热情的山里孩子,该用这怎样的语气读。
(2) 想象一下,客人来了,他们会对客人怎么说,怎么做。(用自己的话说)
(3) 出示句子,自由读,你能说出好在哪里?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窝里。
△ 是呀,喝上着甘甜、清凉的茶,客人们多舒服,多高兴呀!用这样的语气读读。
8、这段话也是用先( )后( )的方法写的,我们也是用读、找、想、说的方法学懂的。
五、总结:
1、读1、2自然段。
2、 说说你学懂了什么?
六、 作业 :
抄写生字(自己认为较难的多抄写几遍)
板书设计 :
爬 登 采 拾 读
结实健壮 喜欢 熟悉
满山遍野…… 找
山里的孩子 笑迎 当向导
热情好客 请你 歇歇脚 想
递上 清凉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边投影移出课文插图边述:昨天,我们慕名驱车来到大山,初识了一群山里的孩子,虽然是初次的见面,但是他们的形象已经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谁愿意来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那群山里的孩子。
1、出示: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结实,健壮。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热情好客。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充满幻想。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句出示)
2、把三句话并成一句话,连起来说说山里孩子的特点。
出示: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结实、健壮,热情好客,充满幻想。
〔设计意图〕: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在单元练习中有要求,这里利用课文的例子进行训练,为后面知识的掌握起到铺垫作用,同时也落实了文后的练习。而且从山里孩子的性格特点入手,能够很自然地展开教学。
二、自学课文
1、山里孩子的这三个特点十分可贵,现在让你们以小记者的身份走进他们的生活,去更深刻地了解他们,不过临行之前,我们还要准备一下,先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来全面了解一下所要采访的对象,快速默读全文。
2、选择写自己所欣赏的特点的段落按读懂总分段的方法进行研究。
(1)回忆读懂总分段式的方法。
(2)自行研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的内容,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分组合作学习
有句话说英雄所见略同,那么下面让有共同欣赏眼光的小记者组成一个记者团,共同去完成本次的采访任务。(拿出合作学习提纲)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有效讨论,使独立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并趋向正确,从而突破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掌握了总分段式,提高了学习质量。
四、集体学习
各记者团都已完成了任务,而且大有所获。下面各团来汇报一下采访结果。
(一)、第二段:
1、第二团汇报。
汇报提纲:性格特点(二)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具体表现在以下( )方面:
(1)客人来了,( )地( )客人,为他们( )。
(2)客人累了,请他们( )。
(3)客人渴了,给他们( )。
2、通过表演来表现山里孩子的这一特点。
2、你们的汇报十分精彩,通过表演让我们见识了山里的孩子热情好客。其实作者对山里孩子的描述也十分精彩,下面我们通过有感情朗读来再现人物形象。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出示句子: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象清泉,象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窝里。
A、体会比喻句B、体会为什么这么甜C朗读
(3)集体合作读第2段
(二)、第1段:
1、第一团汇报。
汇报提纲:性格特点(一)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点:
(1)因为他们经常参加( )、( )、( )、( )等活动。
(2)因为他们( )家乡所有的动植物,爱好广泛。
(3)因为( )都有他们的( ),到过的地方很多。
2、通过有感情朗读来表达自己对山里孩子的欣赏之情。
2、他们到过的地方很多,你从哪里看出来?(体会省略号)
3、组际开展朗读赛。
(三)、第三段:
1、第三团汇报。
汇报提纲:性格特点(三)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主要从( )方面看出来:
(1)他们想象着,让果树( ),让鲜花( ),让小草( ),让小溪( )。
(2)他们还想给动物们一个( )的家。
2、你也是山里的孩子,你还会幻想什么。
2、山里孩子的幻想是多么的美好,就让我们带着他们的美好愿望来读第三段吧。
3、孩子们想象了大山未来的奇异景象,抒写了自己对大山对家乡美好的愿望,我们也是山里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美好愿望,请展开想象的彩翼,模仿这一段按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来谈谈自己的愿望,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谈几方面。
A、自由准备B、与在座的老师交流C、完成作业 本
(设计意图):课文1、2、3自然段虽然结构相同,但语言却是各有特色,所以在按读懂总分段的方法掌握了总分段式后,根据各段的特色寻找不同的训练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以上汇报过程的安排只是教者的一种思路设想,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汇报顺序随机调整。)
五、总结全文
1、本次的采访汇报已接近尾声,通过本次活动,使大家更深刻地了解了那一群山里的孩子,可我不明白的是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
2、出示: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成长。
A、把大山比做什么B、为什么把大山比做母亲,说明了什么C、有感情朗读
3、小结:是的,是大山养育了他们,他们呼吸大山里新鲜的空气,喝大山里的水长大,是大山锻炼了他们那样的体魄,是大山培育了他们那样的胸怀、气魄,他们在大山的怀抱里茁壮成长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情朗读指导:
山里孩子健壮的身影在漫山遍野游乐时要读出欢快、高兴的语气:
山里孩子接待客人时要读出他们的满腔热情;
山里孩子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时要读出他们满怀希望,蛮有信心的语气气。
(个别读——抽读——齐读)
二、结合板书,说说山里的孩子有怎样的性格?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三、指导背诵:
1、找规律:结构相同(总起——分述)
2、分别写出了什么特点?分几方面来写?
3、试背。
五、 练习:
1、 动词搭配:
爬 山
采 数
拾 松果
登 蘑菇
2、 用自己的话把第2段写具体(围绕总起句“山里孩子热情好客”)来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
爬 登 采 拾
结实健壮
在……在……在……在……
8、山里的孩子 热情好客欢迎 ……累了……渴了……
充满幻想 让……让……让……让……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5731.html
-
【星辰《大海的歌》!】《大海的歌》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应知应会】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学习作者怎么观察的。 【重点难点例析】 重点是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
一次成功的实验作文400字|一次成功的实验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积累富有感染力的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含义。 3、朗读课文,能把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的情景和关键词句,弄清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 点击数:218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解题,激趣导入。 1、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我们一起来欣赏。 2、 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课件。 3、 这首歌你们听过么?这是一首歌唱大海的歌。在同学们的印象...
-
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文_小学语文国标版第六册《25 争论的故事》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一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4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二 教学重难点: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三 教学准备:搜集《笑林广记》中的一则故...
-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视频_《语文园地一》教学建议和重点难点详细阅读
1、“口语交际”注重讲评,比比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流下深刻印象。 2、“ 习作 ”要先突出要求,再结合“口语交际”和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学写。 3、“ 我的发现 ”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反的两个字合起来所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4、“宽带网”可以结合习作进行。重...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材分析《赶海》这篇课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第二到五自然段,按“赶到海边——抓蟹捉虾—&mdas...
-
能辨颜色的手课文原文|能辨颜色的手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会写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如何知道货主欺骗自己的道理。 4、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
-
读《诚实与信任》有感|《诚实与信任》的备课要点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7 本课讲述的是“我”(一个中国人、还没搞清楚是谁),在国外弄碎了别人的反光镜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好这篇课文,我...
-
《北大荒的秋天》答案_《北大荒的秋天》教后记详细阅读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9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的是一幅独具魅力、令人心醉的北大荒秋景图。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一检查,就发现学生们的预习作业完成得很马虎,于是我把时间都花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上了,我想“磨刀一定不误砍柴工的”!...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详细阅读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教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