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0-05-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 5)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教材结构分析(思维导图)
 
 
教学注意点:
1、注意概念的形成过程。
小学生获得概念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是:“充分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念——形成概念”。因此,在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概念时要引导学生参与概念形成的过程。我们在教学时应从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概念表象,通过分类归纳出概念特点,从而形成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等概念。
2、明确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在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为推导周长公式和计算周长打下铺垫,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p40第4题)
 

3、完善周长的概念。
   教材p41呈现周长的概念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事实上,周长的概念应该包含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物体表面——平面图形的过程,进而明确周长概念应该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4、理解周长的概念。
(1)理解封闭图形。
(2)区分规则图形与不规则图形周长。(不仅仅是“直直的”图形有周长,圆形或树叶也有周长)
(3)渗透“绳测法”。
5、周长的计算。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推导。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周长概念入手,注意从学生不同的算法中进行归纳总结。
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     长方形周长=长+宽+长+宽
 
长方形周长=长*2+宽*2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周长=边长*4
(2)注意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学生往往会记错公式,如:长方形周长=(长+宽)*4等,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注意对比,要引导学生从周长概念入手来记住公式,不可死记硬背。
6、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p45例4、例5)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尝试让学生不用尺,你能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吗?在估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和周长的概念。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449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