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推理例子_《生活中的推理》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0-04-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说课标】
基本理念:是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中关于小数数学1---3年级的学段目标中关于学习内容如此规定:
数学思考:1.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类与类比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1.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2.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最后一课《生活中的推理》。在整本书中可以说是一个归纳复习课。它为后来4---6年级的学段目标“能要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与”做好了铺垫。北师大版的教材总体上来说注重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趣味性比其他版本强一些。因此我选用了这一个版本的教材。
【说学生】
小学数学三年级的学生记忆以有意义的语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下降到从属地位,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具体抽象思维过渡。但还不能完全脱离具体形象的事物。他们的学习动机开始从外部转向对学习本身的内部为主。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动机及主动性。
2. 让学生在推理过程中领悟出相应的方法,从而对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出其结果。
3. 通过将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要求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引导性以及师生双方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转变为了知识的引导者,基于此,我采用了讨论法与自主探究法进行教学。通过讨论法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师生可以共同提高,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历由生活中的现象抽象为数学问题,在推理过程中领悟出相应的方法,从而对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出其结果。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用两幅图片问同学们这个老师是教什么的,这是什么季节的典型特征,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推理。
讲授新课  
1. 讲述
  我们的老朋友,淘气、笑笑和小明来咱们班做客了,他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问题。
2. (电脑)演示。
  (1)小伙伴们,你们好!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真是太棒了!根据自己的爱好,我们三人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项。
  (2)演示:
  (3)提问:同学们,你能猜出我们在哪个兴趣小组吗?
  首先带领学生分析问题的题意,着重让他们明白三人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是什么意思。之后进入“自主求知”阶段,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1.交流。
  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深入践行新课改关于分享,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理念。12
2.反馈。
  (1)师:你们是怎样想的?你们愿意跟大家交流吗? 还有别的想法吗?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思想成果。
3.提问。(1)你觉得这三句话中,哪一句最重要? (2)为什么?在此,我有意识地对推理的方法进行了提炼和改进。着重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推理时一般要先找到一个关键句,作为推理的突破口,这句话一般不仅能直接得出一个结论,还能帮助进行其他的判断。
4.达成共识。
  “淘气喜欢航模”这句话最重要,因为通过它不仅直接知道了淘气是航模小组的,还能帮助我们判断其他两个人是什么小组的。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除了用阅读分析的方法来思考外,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体会.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下面我引导他们用连线法和表格法进行自主推理,得出答案。
6.画表格
7.评价:用画表的方法思考问题有什么好处?让同学们认识到画表格在推理中的优越性。
8.概述:像刚才这样,我们从一句或者几句话中,得出了另外一个新的认识,这个过程就叫做推理。拓展联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推理?引发学生思考,更加紧密的联系生活,实现生活的数学分化与数学的生活化。
10.课堂结论:推理时一般先找到一句最重要的话,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还能帮助我们进行下面的推理。推理的方法很多,阅读、画表格都是推理常用的好方法。
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引导同学们掌握推理的一般方法如排除法的应用,体会数学学习的兴趣,交流合作的好处,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327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