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苏教版)】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0-03-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口算
2、下面我们先做两组练习题。出示:
 42 ÷ 6=  
    7 × 6 =  
     120÷6 =
    20×6 = 
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师板书:商×除数=被除数。
7 ÷ 3=
   3 ×2+1=
   45÷7=
 6×7+3=
通过做题你又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师板书: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师: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了以上两个规律。利用这两个规律我们可以做什么?(除法的验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两个关系式来解决除法的验算问题。(板书:除法的验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谈话:三年二班的夺星阵地月末总结表彰会上老师想买一些奖品发给获奖的同学,(出示例题中的情境图)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吗?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师:老师给你100元钱,可以买多少本蓝笔记本?”  指名列式计算(板书):100÷5 =20(本)
谈话:他算得对吗?你怎么知道的?小组讨论。
 生:20×5=100元,20本5元本的蓝色笔记本刚好100元。所以他算对了。
 师:20、5、100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怎样验算除法算式中的商是否正确?小组讨论。
学生验算的方法可能会用乘法验算,也可能用除法再算一遍。
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指板书:商×除数=被除数。)
(a)、学生验算下面的除法计算是否正确?
213÷3=71             431÷7=63 
(b)、计算并验算:
     156÷3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师:老师给你100元买红色笔记本,最多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学生列式:100÷7=14(本)……2(元),100元可以买14本,还剩2元。
板书:100÷7=14(本)……2(元)]
师:这位同学算得对不对呢?请你根据已有的经验帮她验算他算得是否正确?先独立思考,想好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办法。
指名回答。学生的验算方法 。
在小组里说一说:14×7十2=100(元)表示什么意思?计算结果是100元这说明了什么?
  14、7、2、100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
师: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小组讨论)
明确:因为100里面不是正好有14个7,而是比14个7多2,所以14个7多2就是14×7+2,结果就是100,等于被除数。
师: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学生汇报得出: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指板书:商×除数+余数=被除数。)12
(a)、下面的除法计算是否正确?
  314÷8=39……2    
 527÷7=131…… 4
(b)、计算并验算:
     238÷6
三、提升经验,归纳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活动,你能说说除法的验算方法吗?   学生汇报: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如果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如果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
师小结:同学们理解、概括、归纳得很准确。我们一起总结一下除法验算的方法,师将板书补充完整:
商×除数=被除数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温馨提示:我们为了计算地正确,不仅要掌握正确验算的方法,还要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四、课堂在线,强化新知。
五、教学反思
     除法的验算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上展开教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旧知与难点巧妙的结合,又成了我这节课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设计时,我从简单的口算入手,让学生自己来寻找规律,很快,孩子们就发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因为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所以兴致特别高。通过三组口算题的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引出课题。当学生知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这一节课关键也是让学生弄清验算的算理,教学中,学生对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已经领会了,主要是让学生总结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而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我让学生说为什么用“14×7+2”来验算,这里的“14×7”表示什么,让学生明白在验算时,我要先算出14个红笔记本的钱,之后再加上剩下的2元钱看会不会等于总共的100元钱,只有学生弄清了算理,才不至于依样画葫芦,通过计算练习,让学生总结有余数除法验算的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整节课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318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