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语录》文言文】《孟子语录》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0-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师范读,生体会。
  二、介绍相关资讯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积累相关词语。
  四、师生共同赏析课文,掌握关键词语。
    欲:想得到的亦:也子得兼:该词位置前后颠倒,应作“兼得”,译作“同时得到”。舍:舍弃
  五、师生交流,小组合作写出文章结构提示:
  六、生合作探究后总结文章主旨: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七、处理课后习题。
  八、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鱼
                熊掌
               生
               义
                舍鱼

孟子(约公元前372 ——前289)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62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