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后反思】《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0-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读通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以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遵循略读课文的原则,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读为主,通过自读,研读,课后拓展的途径,读中释疑,读中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并学习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难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州五号”、“神州六号”在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定目标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全班交流,确定本节课的共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轮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2)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教师相机板书:
  (3)交流本文在表达方法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四、拓展读写,升华情感
    1.“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123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并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3.“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州五号” 飞行成功仅仅三年,“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请你来为本文作者填补这一空白:把“神州六号” 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也写进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
     5.请2~3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下的文字,互相评议。
五、作业: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具体事例)       (说明道理)
                   奇思妙想           美好梦想
                   万户试飞           勇于探索
千年梦圆在今朝      卫星上天           重大突破
                  工程实程   艰苦努力(团结合作 默默奉献 锲而不舍)
                   载人飞船上天       巨大成功
教学反思
    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概况,丰富背景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由于课前所需要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搜集,自己体会的,使学生在感情上有一个飞跃。课中,把资料引入课堂,补充、丰富和拓展了课堂内容。其次,采用多样化教学,灵活地呈现了课时内容。例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州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时的片段,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心头,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目的。
    我设计的板书不为漂亮,不为整齐,这一个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一个个点,串起来就是一条线,组成了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大胆尝试,执着追求,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的画面。以清晰的脉络展示了炎黄子孙梦想、尝梦、追梦、圆梦的过程和最终实现飞天梦想的原因。123
不足之处:                                                   
  1.对比感悟,效果会更佳。如果我把60、70年代的航天人大干的风采及海外航天概况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升腾民族自豪感,领会文章中心。
  2.教师与学生不甚合拍,教师未激起学生情绪,学生未延续教师激情。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40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