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读后感]《老人与海鸥》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8个生字,理解“褪色、乐谱、抑扬顿挫、情义、企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深厚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对海鸥的情义写具体的。
【谈话导入】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句《论语》作为见面礼。【出示】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你认为,在今天的课堂中,句中的“朋友”指谁?(上课的老师;听课的朋友)
●对,我是大家的朋友,我们开始上课吧,同学们好(老师好)。
●对,我们迎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真得“不亦乐乎”。拿出我们的双手,让我们用行动表达我们的快乐吧(鼓掌)。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感知课文大意
1、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老人与海鸥)
2、相信大家对课文都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打开课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结合题目中的“与”思考:哪些自然段写“老人→海鸥”,哪些自然段写“海鸥→老人”?把课文用“‖”分成两个部分。
4、检查。【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前一部分”部分】
二、聚焦外貌,感知“老人”形象
1、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海鸥老人”。【出示“图文”】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云南省昆明市的翠湖之畔。【点击“照片”】这就是老人的照片,他的名字叫——吴庆恒”,昆明市民都亲切地叫他——“海鸥老人”。让我们深情地注视他的神情、注视他的穿着、注视他的日常生活日用品——
(2)请把目光再移到这段话上面。谁来读出你新的感受?(指名读)
(3)如果要在这段话中要提炼出一个最感动你的词语,你会提炼出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预设一】学生说自己提炼出的词语,说明理由,朗读句子,相机评点。
【重点预设“褪色”】在翠湖边上,为什么这位老人最容易认出来?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变红)
看到老人“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时,看到“三个褪色”,你怎么想?
(4)正是这样一位简朴得几近吝啬的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生: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三、感悟言行,凸现“老人”形象
1、吴庆恒老人为什么这样简朴、这样吝啬?请大家看看这份资料。【出示资料】
吴庆恒老人每月的退休工资是308元,但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他平时几乎舍不得花1分钱坐公交车。4元5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啬地买给海鸥吃,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2角钱一包的金沙江牌香烟。12
2、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想?——那么,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快速自读课文第3—13自然段。
3、谁能把这个部分读成自己的话,谁来说?(课文上的;自己概括的)
老师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谁能用这个句式说——【出示】老人(  )海鸥,(  )海鸥 ,(  )海鸥,(       )。(指名回答,填上“喂、唤、谈”等;说话训练)
4、在老人的这些言行中,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预设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便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从这个片断中,你读出了老人的呼唤与其他人有哪些不同?
(2)老人顺着栏杆边走便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是海鸥依着老人,还是老人依着海鸥?(学生发表见解,小结: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不需要探个究竟,也讨论不出结果,因为老人与海鸥的节奏是——一片有声有色的乐谱!)
(3)在这片有声有色的乐谱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仿佛听到了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呼唤,也仿佛听到了海鸥对老人的喃喃细语。如果你就是老人,你会怎么说?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海鸥,你会怎么说?拿起笔,写下来。(音乐,巡视)指名3组老人与海鸥的对话交流。
【预设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红嘴”“老沙”“公主”……(“指名读”带过)
【预设3】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海鸥最重情义……(“指名读“带过)
【预设4】朋友告诉我,十多年来,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1)指名朗读;
(2)哪个词打动了你?(板书:亲人)
(3)为什么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你能想象出老人10多年来,每天步行20余里,遇到许许多多顶风冒雨的艰辛吗?
你能想象出老人在翠湖边享受到的快乐吗?——这就是“像亲人一样”。
四、回顾课题,升华“老人”的情义
1、“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要说,在老人的心中,白鸥飞处带诗来,群鸥翻飞有情义。这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在这片真情真义中,我们读懂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和谐。课文学习到这儿,谁能给题目加上一个词语,作为这节课的点睛之笔。(选择最佳的答案写到黑板上:老人与海鸥的情义。)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04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