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相信今天我们认识的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也能让大家感动不已。
     2、今天我们学习:16青山不老(板书课题)
     3、让同学们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如:青山永远不会衰老;青山会永远年轻;青山会永远长存,绝不会枯竭等。 那为什么青山会不老呢?难道文中就只是说青山不老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看看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1、读一读。
   治理、归宿、荡漾、领悟、肆虐、盘踞、绿洲、三番五次、风雨同舟
   理解“风雨同舟”并找近义词。
     2、文中的山野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也就是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可用教室相比形象教学3700亩林网,约70300间教室。让生感受到:这些根本就让人意想不到的甚至觉得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偏偏就是事实,这确实是个奇迹。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1、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这一奇迹的?并朗读体会。
   (主要包括两方面: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艰辛的生活条件。另外包括老农年老、瘦小;同伴相继过世;老伴去世;女儿三番五次来接他。可他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毫不动摇,他宁愿吃苦也要坚守在山沟里植树造林,改造山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而让生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你觉得老人这样做傻不傻?他这样做是为了他自己吗?那他为了谁?(保护家园,造福人民与子孙)你为他感动吗?
     3、所以,在作者告别老人时,作者不由得想到: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让生谈谈对这些话的理解。带着对老人的无限敬佩读一读。
  教师点拨:老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指转化为他所创造的一片绿洲,还包含了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保护环境和造福后代的精神。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老人的生命价值无限。)也就是老人有限的生命得到了无限的延长。
   4、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12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或:因为青山饱含了种树人(山野老农)绿化环境、保护家园、为民造福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子子孙孙将会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保护好家园,青山就会长得更加茂盛,所以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交流感悟。
    如:
    1.你想对山野老农说些什么?对山林改造者的敬佩。
    2、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什么?
    3、讲一讲自己身边保护环境的事例。
    4、学习篇末点题的写作方法。
   五、板书设计:
                        16  青山不老
                    大环境(自然环境):险恶
奇迹(创造绿洲)                              老人精神永垂不朽
                    小环境(生活条件):艰辛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85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