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学实录_青山不老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读读记忆"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三番两次、盘踞之地"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实录)先板书"老"字师:同学们,这个字大家都认得吧?(认得)我们知道,老字我们一般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比如说年老、老人等,你们又听说过用"老"来形容山的吗?(没有)师: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青山不老》(板书:青山不老)我们一起来读下题目--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取材于全国劳模马永顺的真实事迹。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答)
师:那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题目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看看课文讲什么内容。(起生读)
师:读完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生)
师:对,课文就是讲了一个81岁的老人,从六十五岁开始,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绿洲奇迹的故事。(板书:创造奇迹--绿洲)
师:下面老师想请7位同学来再读一次课文,其他同学思考并找出让你感受到老人确实老了、岁数大了的句子。(点名读)师:谁找出了写老人年老了的句子了?举手。
生答(生答时师重复,加深理解)。师板书:五人离世、老伴过世、自己81岁、再也出不来--艰辛。
注意:理解词语"风雨同舟"、"三番五次".
师:老人的女儿三番五次来清老人去城里享福,老人却不去。为什么?为什么老人宁愿留在这沙尘暴肆虐的地方也不愿意去城里享福?是为了他自己么?
师: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老人还能创造出这样一个奇迹。当时大环境是怎样的?
(生答)
板书:干旱、霜冻、沙尘暴--恶劣。
师:在如此艰辛的条件和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老人还能创造这样一个奇迹。那老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谁能在文中找出描写这个奇迹的句子?(生答)
师: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老人?(伟大、无私等)
师: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三千七百亩你们知道有多大吗?一亩大概有九个半教室那么大,三千七百亩,你们想想,那是多少个教室的面积!(35150个教师大)他还从林业收入中资助村民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所以说老人是多么的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读第六自然段:"看完树"起。师: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慢慢慢进他那个绿风荡荡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为什么?为什么我不禁鼻子一酸?(原因:也许老人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师:一个如此可敬的老人,孤身一人住在这个地方,如果有一天他真的死去的话,难道不会让人觉得难过、心酸吗?(生答)
师: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师:(实现价值:他用十五年的时间创造了一片绿洲)所以我们说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谁能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主要理解"另一样东西"和"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12
("另一样东西"有两层意思,表面上是指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老农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是指与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
师:一位普通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不能)
师:那为什么作者这样说?(是指老人的精神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
师:那么现在你们理解"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了吗?试问,只要老人的精神不老,青山还会老吗?(不会)让我们再读一次作者感受的话吧。"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起。
师: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吧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82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