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六年级语文书上册]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一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新大纲也强调指出:要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情感因素,如何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课文情感,进而抒发自我情感、升华自我情感?
【设计特色】
以读感悟,读中熏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
一、诵读课题,启动情感
用课件呈现题目及丰碑的画面,教师动情诉说:“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英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1.学生齐读后,教师引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上来板书。”(估计多数学生会板书“纹丝不动”这个词。)
2.教师:“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的。”学生快速默读,教师随机点拨,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情。例如:
(l)“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这是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2)“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这是从表现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3)“但是这样一来……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这是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4)“为了整个班……没发出一声呻吟。”(这是从结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三、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1.教师范读第7、8两段课文:“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怀着无比崇敬、无比悲壮的心情,深情地读读这两段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把这些地方划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被感动。”
2.对第7自然段中有关内容的点拨。
(l)“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我为什么只能盼望不可能出现的奇迹,难道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的战友吗?我为什么痛苦?烈火不难扑灭却不能会扑,自己明明能救却不能相救,看着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战友被烈火烧灼着、煎熬着、炙烤着,我怎能不悲痛欲绝啊!”
(2)“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
3.对第8自然段中有关内容的点拨。
(l)“烈火中的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对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用课件播放电影片断《烈火中的邱少云》。学生观看。)
4.学生交流感受以后,教师引入:“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会尽情地表达出来?你觉得怎么读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你就怎么读。”
四、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1.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后教师引入:“战斗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撰写的碑文。
3.学生交流以后,用课件呈现:“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教师引入:“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学生起立,齐读。)
4.教师高声总结:“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评点】
由“纹丝不动”这个词语带动两段(第7、8段)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潜心感悟。教师的大胆取舍,为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创造了条件。只有这样让学生从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才谈得上主动阅读、主动感悟和主动评判;语文课堂也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结尾补充“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营造了情感高潮,这种“超文本”的处理,大有情韵在胸、绕梁不散之感。(周一贯评点)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5144.html
-
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案_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后感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38 作者:踏浪而归 《负荆请罪》这人故事人物性格鲜明,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对对联。如交流描写相如的对联:“唇枪舌剑斗秦王,宽容大...
-
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_【六年级上册】《出塞》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古诗。2、反复朗读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读悟结合,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诵读古...
-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图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导学图导语1文言文两则2匆匆3桃花心木4*顶碗少年5*手指交流平台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反思_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详细阅读
匆匆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
-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18、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读,体会雪松的智慧与顽强。 4.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教学过程]...
-
惊世第一妃_《一算惊世界》全新导航与训练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通讯:对国内外最近出现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或典型经验所作的真实、具体、形象、详尽、及时的报道。课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是一种以记写人物为主的通讯。它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报道人物的先进事迹、创造精神和高风亮节,反映时代精神。 数学王国的骄子: 1 π之父祖冲之 2 几何学的创...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视频_《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
-
【续写《最大的麦穗》】《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详细阅读
作者:王洲辅小 李 倩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3 《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王洲辅小 李 倩 非常有幸能在新教师培训中聆听到特级教师——倪宗红老师的课《最大的麦穗》,通过倪老师精彩的上课,使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与倪老师的交流,使我也摘到了麦穗。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在语...
- 详细阅读
-
【《小草和大树》的寓言故事】《小草和大树》五详细阅读
font size=6>《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1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教学背景:1,《小草和大树》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