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堂有激情]让激情在课堂涌动——《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其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小语经典名篇《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情感内涵,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及人格的提升,最终求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共建?笔者的导读策略如下:
一、开篇——未成曲调先有情
1、情境营造。课件展现松柏掩映中的丰碑画面。
2、揭题入课。教师: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而高高耸立的丰碑,是无数个为此而英勇捐躯的英灵所铸就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呼唤其中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的名字。(屏幕显示课题)
3、导语 催情。用递进式导语 引领学生反复诵读课题以营造氛围。如:
① 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② 让我们大声地呼唤他的名字!
③ 让我们全体起立,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
【设计意图: 开课伊始,教师即浓墨重彩、一唱三叹地引导学生反复读题,为营造特定的课堂气氛进行了充分的预热和“蓄势”,这一做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应该认识到,“题好一半文”这一写作理念同样也适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开篇导入 ,万万疏忽不得。】
二、通览——字字句句皆关情
1、初读感知。教师:现在,请大家自由轻声地读书,注意读准字音,疑难处可以先作些记号,等会儿请你们来说说读书的感受。
2、交流心得。针对学生交流,教师作简要评点、释疑等。
3、再读课文。教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知道你们这一轮的读书是很有成效的。现在,就请你们带着各自的感受再一次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 语文课必须以读为本,但对学生而言,要将书读通读顺却也并非易事。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切实而有效地读书活动中“潜心会文”、感同身受,追求的正是求真务实、返朴归真的“‘读’占鳌头”。应该明确,学生只有在反复地读书实践中方能实现与文本间零距离的“心灵对话”。】
三、研读——潜心会文感真情
1、引发切入。教师:同学们,咱们读书不仅要获得感受,更要读出文字背后的内涵。现在请你们仔细读读课文,再好好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最能打动你?请你把它们用线划出来,等会结合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2、交流互动。要点如下:
①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他不动会牺牲自己,而要是起身扑火则又会暴露整个潜伏部队,真是难为了邱少云啊!
②眼睁睁地看着和自己的朝夕相处的战友将被活活烧死却不能救他,这种心情如同刀子一般绞我的心。
③“我”虽然悲痛,但却又知道无法去救他。“我”能感受到一股巨大的、无可比拟的力量,这是胜利的保证。)
……
3、媒体助情。课件播放电影片断《烈火中的邱少云》,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受到感染、感化。观后让学生比较巨石与邱少云的异同。如:
①相同点:石头无声,而邱少云也同样“没发出一声呻吟。”石头不会动,而邱少云同样“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②不同点:石头本来就没有生命,而邱少云却是血肉之躯呀!石头本来就不会说话,而邱少云却是活生生的人呀!
……
4、小结提升。教师:是的,邱少云直到生命最后一息都没有挪动一寸地方,发出一声呻吟,年轻的生命换来的是整个部队的安全和整个战斗的胜利。
【设计意图: 成功的课堂教学追求“主线简明,细节饱满”。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核心内容进行研读,可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语文教学承担着为学生生命奠基的重任,故而应让学生在潜心涵泳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终使其心灵受到震撼,人格得到提升。】
四、拓展——绕梁不散未了情
1、书写悟情。教师:同学们,战斗结束后,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悲痛但却又无比崇敬的心情,用挖战壕的铁锤和钢钎在“391”高地上刻下了一句碑文。如果让你们写,会怎么写这句碑文呢?
2、诵读抒情。学生读好自拟的碑文后,教师点击课件呈现碑文(“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并引导学生诵读。
3、结课激情。教师: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更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和在座各位同学一样,坚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用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作背景音乐,同时在屏幕上浓情叠放:曙光染透了松柏掩映的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前摆满了鲜艳夺目的花束、花篮、花圈,仿佛人世间最瑰丽的宝石,最艳丽的色彩,都在这巍巍青山下集中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语文素养即是人的素养。语文课应该特别重视让学生受到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和心灵的感动。结尾阶段的处理营造了情感高潮,追求的正是让激情燃烧到底!】
(字数:2000)
浙江省绍兴县湖塘街道宾舍小学 叶刚
邮编:31203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5110.html
-
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案_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后感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38 作者:踏浪而归 《负荆请罪》这人故事人物性格鲜明,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对对联。如交流描写相如的对联:“唇枪舌剑斗秦王,宽容大...
-
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_【六年级上册】《出塞》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古诗。2、反复朗读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读悟结合,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诵读古...
-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图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导学图导语1文言文两则2匆匆3桃花心木4*顶碗少年5*手指交流平台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反思_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详细阅读
匆匆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
-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18、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读,体会雪松的智慧与顽强。 4.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教学过程]...
-
惊世第一妃_《一算惊世界》全新导航与训练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通讯:对国内外最近出现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或典型经验所作的真实、具体、形象、详尽、及时的报道。课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是一种以记写人物为主的通讯。它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报道人物的先进事迹、创造精神和高风亮节,反映时代精神。 数学王国的骄子: 1 π之父祖冲之 2 几何学的创...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视频_《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
-
【续写《最大的麦穗》】《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详细阅读
作者:王洲辅小 李 倩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3 《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王洲辅小 李 倩 非常有幸能在新教师培训中聆听到特级教师——倪宗红老师的课《最大的麦穗》,通过倪老师精彩的上课,使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与倪老师的交流,使我也摘到了麦穗。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在语...
- 详细阅读
-
【《小草和大树》的寓言故事】《小草和大树》五详细阅读
font size=6>《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1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教学背景:1,《小草和大树》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