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说课稿]13、将相和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7-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对敌人要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对自己人要以国家、大局为重,团结一致。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自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故事中品析人物的思想品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难点。
教学用具:
  鹏博士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和历史背景。
 2、《将相和》中的“将”指谁?“相”又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1、读准字音。“和氏璧”  “推荐” “渑池之会” “胆怯” “侮辱” "击缶”
 2、朗读课文并分段,给每段加小标题。
 3、指名朗读课文。
三、熟读课文
 同桌互相讲述课文 。
四、布置作业 
 1、结合课后“思考练习”
 2、自学本文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听写生字词
二、整体入手,直奔难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
2、指出廉颇是怎么说的?并读一读这些句子
3、蔺相如是不是靠一张嘴爬到了廉颇的头上。
三、读议第一段
1、默读一段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2、从这些句子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蔺相如是怎样完璧归赵?
3、蔺相如立下了什么大功?
(维护赵国利益、是有功之臣)
4、指出名复述这个故事。
四、读议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理出故事情节。

2、渑池会上秦王怎么侮辱赵王?蔺相如怎么对付?用的是什么办法?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3、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多么勇敢啊!请同学们齐读。
4、渑池会上的斗争赵国占了上风,功劳应属于谁?为什么?(提示:这份功劳也有廉颇的一份,不是他在边境上做好准备,秦王也不会这样轻易放回他)
5、这个与第一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6、复述故事。
五、布置作业 。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知道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大夫;在渑池会上,他又立了大功,又封他为上,
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说要给他个“下不了台”,这就是将相不和的主要原因。
二、默读第三段,思考问题:
1、蔺相如立了功,廉颇为什么要给他个下不了台?廉颇说的对不对?
2、蔺相如怎样对待?
3、将相怎样和好?说一说你对他们的认识。
三、总结全文
1、从这三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将” “相”经历了由和到不和的过程,想想他们为什么不和又为什么和好?
2、蔺相如的勇敢机智、顾全大局表现在哪?廉颇的英勇善战,知错就改表现哪?
3、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
四、课堂练习。
复述三个故事。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502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