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阅读理解|梅兰芳学艺(国标本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9-01-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熟练认读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揭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指名拼读兰,提醒学生读准边音。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学习词语:学艺,说说它的意思。
   2、指名把课文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词,圈出生字,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多练读几遍。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拼读。
     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指名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请三个学生分段试读课文。提醒学生读准儿化音。引导读同长句子:
     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要求学生先读准生字词,再读通句子,注意句中的停顿。
   4、范读课文。
     读后引导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文明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天天们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理解梅兰芳如何成为京剧大师。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说出下面字的读音。
     兰神紧者注练翔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3、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相机板书:不是料子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理解"世界闻名"、"大师"的意思。
    3、学过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想法?
    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用"--"画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结果的句子。
    再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说说课文中的哪个词概括了第三自然段的意思。(勤学苦练)
    2、哪个词语说明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是付出艰苦努力的?
    3、指导朗读。
      "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看板书逐段引导背诵。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神()()()决()()()
     底()()()艺()()()123456789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生字书写。
  教学难点: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三人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兰神紧或者注底练京
     引导学生自学字形,自由书空。
     教师讲述书写笔顺。
   2、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
     练、注、神:左窄右宽。
     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3、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组词。
     三()决()者()注()
     兰()块()都()住()
   2、数笔画填空。
     或:共()画,第二画是()。
     底:共()画,第五画是()。
     练:共()画,第六画是()。
   3、抄写词语。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学情分析:
  课文篇幅比较短,但句句是精华,其中蕴涵了“勤学能补拙,苦练可通神”的道理。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梅兰芳是谁?”“他学什么本领?”“怎样学艺的?”。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示、教育。
  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梅兰芳的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主识字,指导书写生字。

  一、揭示课题
   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
   2、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123456789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
       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 男女生分节朗读。
      c 齐读课文。
   3、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
    指名认读,注音。
   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
     “兰、芳、艺、紧、或、者、灵”
    (1)交流识记的方法
    (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3、师范写,生书空
     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
     紧:上宽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
   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
  四、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围绕课题质疑,带着问题读书释疑。
    指导朗读课文,读正确,读出味。
    指导书写“注、视、灵”

  一、揭示课题,质疑
   1、昨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课文主要写梅兰芳学艺这件事)。
    (梅兰芳是谁?他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他学什么本领?)
  二、指导读书,释疑。
  (一)“梅兰芳是何许人?”
   1、通过预习,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创立了“梅派”。他演过……)
   2、请看一段录象,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
     (唱得很动听;双眼会说话……)
   3、可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2)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
       “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他___________。”
       先说给同桌听听——指名说
  (二)“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
     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打消了学戏的念头呢?
    1、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谁能读好这句话?先在下面练一练——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一起读好这句话。
    2、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将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读三遍,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找到句子后,把它有感情地读三遍,我们等会儿来个比赛,看谁找的准,读的棒!
    3、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123456789
     (1)找队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
     (2)评议(老师听出来了,你把“常常、紧盯、注视”这几个词加重了语气读,为什么?)
        谁能到上面来表演一下“紧盯、注视”
       (梅兰芳选择空中之鸽,水底之鱼来训练自己的眼神,鸽在飞翔,鱼在游动,观察这些运动变化着的事物才有利于训练自己的眼力。可看的时间长了,梅兰芳的脖子酸痛,他没有停下;看的眼睛流出了泪水,他没有去休息,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呀!)
       再好好把这两句话读两遍,品位其中的含义。可以摇头晃脑,可以手舞足蹈。
     (3)指名读(有意请两个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指导他们读好。)
    4、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变得怎样了呀?
      “灵活起来”“会说话了”板书:会说话
    5、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引读第三自然段。
      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举世文明”“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
    (3)理解了这段话,再来读,老师相信一定能更入味了。
  三、回归总结,明理。
    1、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
      示:勤能补拙把这个成语端端正正写在书上
    2、填空:学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我知道了________。
    3、让我们完整地来回味这篇课文。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注、视、灵”
   1、指名认读
   2、找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书写时有什么注意点,你要提醒大家的。
   4、给它们组词
   5、师范写,生书空。
   6、生描红,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学习词语:学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2、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认读词语。
  (3)抽读生字卡片。
  4、试读课文。
  5、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7、教师范读。
  8、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123456789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理解:世界闻名、大师
  (4)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看板书逐段背诵。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教学“或”
  出示“或”,认读。教学“戈”,戈字旁。
  指导书写、学生描红。
  2、出示“兰、者、注”
  要求学生用熟字记忆生字。
  3、出示:底、脸、神
  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描红。
  4、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练、注、神:左窄右宽。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5、学生进行描红。

教学目标:
   1、理解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梅兰芳联眼神的刻苦、辛苦。
   3、指导朗读重点句子,从而学习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句子: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与“会说话了”是关系。
        体会“终于”和“世界闻名”的联系。
  教学准备: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出示:一段京剧。
  你们知道这是谁唱的吗?(梅兰芳)(板书,指导读好“兰”。书空注意是上下结构。
  2、简介梅兰芳:梅兰芳是我们江苏人,他在舞台上表演了很多优美的角色,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表演人们最喜欢。他的唱腔非常特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人们称之为“梅派”。
  3、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梅兰芳小时侯是怎么学艺的(板书:学艺)?你们知道他学的是什么吗?(京剧)那么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呢?(梅兰芳学唱京剧)谁会读题呢?(指导读题)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可能情况:为什么要学唱京戏?
       怎么学的?
       学的怎样?
  二、初读课文
  过渡:这些问题都藏在课文中,学习了课文后大家都会知道的。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23456789
  1、学生自学。
  2、读完的同学给课文标好小节
  3、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来当小评委。听仔细了哦!
  4、检查自学:现在请三位小朋友来读读课文。
  5、小评委,你们感觉他们读得怎样啊!(学表生自评,表现好的小朋友奖红苹果。)
  三、学习第一小节
  1、那么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
  2、学生自由学习。同桌交流。
  3、出示: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指导朗读“神儿”)
  4、你知道什么是“眼睛没有神儿”呢?(眼睛不灵活)
  5、就因为这个,师傅说他___________。(不是唱戏的料子)这是什么意思呢?(不具备唱戏的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
  6、说话练习: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或: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师:讲述:小朋友们说的很好,梅兰芳的师傅是一个唱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好、身体棒、眼睛还要有神,因为舞台上的演员常常要通过眼神来告诉观众他是高兴了、生气了、还是难过。可是现在师傅却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具备唱戏的条件,所以认为他不是唱戏的料。
  7、下面,谁来读这一小节呢?(指明朗读第一小节)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傅这么一说,梅兰芳是不是就放弃了呢?(不是)
  是呀!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
  2、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来读好这句话。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读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3、指导看图:
  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图,梅兰芳在干什么?(鸽子)怎么看的?(眼睛睁的大大的,一眨不眨,但是眼珠子要不听的转动,鸽子飞到哪儿,他的眼睛就转到哪儿。)
  4、书上是怎么说的?再读一读,根据回答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指名读句子)
  4、齐读这句话。
  5、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梅兰芳在认真看鸽子呢?(紧盯,指导朗读)那么你能给这个词语找个好朋友吗?(注视)他为什么要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水底游动的鱼儿呢?(为了练眼神。)
  谁来读这句话?
  6、那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练习,师出示一实物。要求:眼睛不能眨,紧跟着老师的手。
  7、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自由发挥)
  8、那么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了一天、两天呢?(不是的)从哪儿知道的呀?(常常)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谁来用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指导朗读(注意“紧盯”、“注视”“常常”)
  8、经过苦练,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灵活的好象心里想说的或可以从眼睛里看出来。所以人们怎么说?(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
  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指导朗读)小朋友你们会用眼睛说话吗?(不会)老师也不会,但是谁会的?(梅兰芳)梅兰芳真了不起!123456789
  9、除了要练眼神之外,还要练什么呢?
  五、学习第三段
  1、就这样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出示)请大家好好的读读这句话,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他成了有名的京剧大师(什么是大师?就是在一个方面很有本事的人。)他怎会成为大师的?主要*什么?(勤学苦练)最后他终于(强调)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所以他成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3、指导朗读(注意“终于”)
  4、梅兰芳女扮男装的风格和表演艺术打动许多人,不仅我们中国人民喜欢他,连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他。大家请看(出示图片)所以呀,成了世界上非常有名的艺术家。
  5、总结
  你们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爱学习,坚持不懈、有决心)梅兰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对呀,只要肯吃苦、肯努力,即使你不是很聪明也能有大的本事。
  最后让我们带着对他尊敬再来读读课文。(齐读)
  六、书写指导:
  1、出示:或、底
  2、指导认识新的偏旁。戈
  3、说说应该注意什么?怎样记住它们。
  4、指导书写,师范写,生临摹。

使用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三册
  适用年级:二年级
  教材简析:本课介绍了梅兰芳拜师学艺,并最终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课文先介绍了梅兰芳拜师学艺受阻,接着重点介绍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及自己的勤学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一代名师。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学会生字,背诵课文,还要用梅兰芳勤学苦练的事例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不轻易向困难低头、屈服的顽强精神,并能逐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品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戈”、“”部。
  3、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初步理解“动摇、或者、注视、渐渐、灵活、终于”等词语,并试着听写这些词语。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梅兰芳大师勤学苦练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力。
  教学流程:

  一、质疑导入,走进文本
   1、今天,我们来学习《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教师板书课题:14、梅兰芳学艺
   2、你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
     可以提示:梅兰芳是谁?他是干什么的?等。
   3、同学们问得好!请仔细看看这幅图画,把你的所见、所想说出来。
    (出示课文p99插图)
   4、简介梅兰芳大师生平。(梅兰芳,江苏泰州人,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教学反思: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已经从文本中获得了很多有关的信息。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展开质疑,既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提问的习惯,又为梳理学生学习文本的重点找出了依据。看图释疑,一方面将学生的自我信息反馈出来,一方面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二、初读识字,感知文本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将生字画出来,注意读正确。
   2、正音。(师出示小黑板:梅、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
     提示:“芳、灵”读后鼻音,“兰、紧”读前鼻音,“者、注、视”读翘舌音。123456789
   3、说说怎样记牢这些新来的朋友。
     游戏:种苹果。(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好树干、树枝,请同学们帮忙种上苹果。)
     在事先准备的苹果图案背面分别写上课文生字。
     种苹果的规则:①读正确。
            ②介绍这个字的组成。
            ③组好词、美词。
            ④对自己的苹果说句话。
            ⑤种上苹果。
   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芳”、“或”、“紧”、“灵”,注意提醒“芳”的第一笔是长横,认识“戈”、“”、“”部。)
  [教学反思:识字教学作为低年段教学的重点之一,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主参与,积极参与,还应该努力创设识字的情境,使孩子们乐于识字,积极识字。“种苹果”游戏便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5、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读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不明白的也要画出来。
   6、请同学们交流读书所得。
     教师要做适当引导与提示。重点引导:①梅兰芳拜师学艺顺利吗?
                      ②后来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7、请同学们谈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感而发)
  [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同学们的“初读——交流——感受”,正是教给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重要手段。]
  三、品读体味,品味文本
   1、自由读,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重点引导体味:动摇、或者、注视、渐渐、灵活、终于。
   2、默读,画出有价值的语句。
     重点引导体味三句话:
     ①“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不是唱戏的料儿。”(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②“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③“经过勤学苦练……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请同学们怀着敬佩的心情读好这句话。)
      指导说话:“终于”。
   3、展示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及情感。
     同学们学得很积极,很成功。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读书本领?(一定要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及情感。)
     请同学们分组读读有关语句、段落,谈谈自我的感受、理解。(生相互评价读得好的地方。)
     教师应帮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情感:(学习梅兰芳大师勤学苦练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力)
  [教学反思:“自由读——默读——展示读”,层层递进,紧紧围绕文本的中心。既让学生通过读置身于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之中,又在形式丰富的读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受到了思想熏陶。也为课文的背诵埋下了伏笔。]
  四、想象拓展,延伸文本
   1、想象读。一边读书,一边想象书中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等。
   2、想象说话。
     情境一:梅兰芳拜艺不成,难过地走在回家的小道上,这时他会想什么呢?假如你在场,又会怎样劝慰他呢?(教育学生在困难面前不轻易低头的品质)
   3、教师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不顺心的事情,甚至是面临失败,但我们千万不能灰心,更不能放弃自己。我们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123456789
  [教学反思:“教材只是个例子”,应该通过教材的学习让学生感悟、识记、品味语言。无论是读中想象,想象说话,都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是非常有益的语文实践性活动。]
  五、诵读内化,升华文本
   1、《梅兰芳学艺》的故事一定让大家受益不少,我们看着图再来听一听,看谁最先记住。(听配乐朗诵)
   2、谁愿意走上讲台看着图给大家介绍?还可以加上动作吆!
  [教学反思:背诵,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这一背诵环节,通过“听、看、想、说”,旨在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9837.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