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朱自清|《歌声》案例与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11-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2课《歌声》,是一篇十分感人的课文。课文讲述的是一位小姑娘在一次海难中以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并用歌声召唤来了救生船,最终使大家都得救了。从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小姑娘那勇敢、坚强、乐观的性格,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共鸣。课文的重点是体会歌声是怎样帮助人们获救的;难点是感受小姑娘在危险面前的乐观与坚强,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一种可贵品质: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要永远保持乐观与坚强,不被生活中的任何挫折与危险吓倒。
对于两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篇深奥难懂的文章。由于缺乏这部分的生活经验,学生是很难理解歌声救人的原因。因此,除了让学生多读,多思,我还多次创设情景,让他们直接接触阅读教材,感受、体味、揣摩,走进作品的生命。
【案例教学】
一、谈话导入,引出歌声。
  1、谈话引入:爱唱歌吗?谁愿意把歌声带给大家?(指名)(板:歌声)
  2、不同的歌声带给人们的感受则不同,听了他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指名)
  3、歌声不仅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还会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呢!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正是以歌声为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出示课题:22、歌声
二、创设情景,走进课文。
  1、笛声引入,闭眼想象:(放笛声)故事就在这汽笛声中开始了。1920年的一个夜晚,海风啸啸,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大轮船。船上灯火通明,马金纳和其他乘客一样在船舱里兴奋地唱啊、跳啊,快乐极了!
  2.创设情景,体验失望:忽然,他们感觉到船身猛烈地晃动了一下,接着就听见有人大声地喊叫:“不好了,轮船触礁了,要沉船了,快跑啊!”“扑通,扑通……”人们一个一个地跳入了海里。不久,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可是救生船还是没有来。请你们设想一下,此时的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交流)
3、师:是的,海水冰冷刺骨。船触礁后,瞧!(出示图片):人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大家都( 怎么样    )。人们的力气也已经耗尽,大家都认为自己已经毫无生还的希望,此时的马金纳已经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了,他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谁愿意来读读这段话。                                         板书:绝望
  4、这些遇难的人们命运如何?你们想知道吗?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5、逐段指名读。正音:触礁、笼罩、增添。教学生字:触、罩、增、添。(添:书空右下方)
  6、生字教学:妇、抹、聚。(绝:组词。抹:右半部分是末。聚:书空下半部分。)
三、读读划划,体会歌声。
1、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疯狂的海水把落水者都冲散了。它随时会吞噬大家的生命!就在马金纳绝望的时候,咦,突然海面上传来一阵阵歌声——(在全场安静片刻后,播放小女孩激昂、断续的歌声)1234
2、这是怎样的歌声啊?请你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的2小节,读完后划出描写歌声的句子,并圈出能够体现歌声特点的词语。想想这是怎样的歌声?
3、(指名交流)出示句子:
(1)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预设:  *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
*断断续续:指名学生,从文中找出原因。
4、歌声为什么会是断断续续的呢?范读第3节。
(出示句子)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一次又一次说明浪很大,女孩被浪打下后又冒出头来,所以歌声被打断了!  海水打在脸上,女孩用手抹脸歌声打断后又响起了……)
5、你觉得这是位怎样的小姑娘?(你来读)
生1:我觉得这是位勇敢、不怕困难的小姑娘。(你来读)
生2:我觉得这是位非常乐观的小姑娘。(你来读)
愿意读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伴着凶猛的海浪声朗读这句句子。)
6、就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小姑娘还不停地唱歌,她真是勇敢而又乐观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句子。
四、感受歌声,人们得救。
1、对,这个小姑娘坚信一定会有人来救她的,当马金纳听到歌声是怎么想的?
出示:马金纳想:(                                                )
(在危难时刻,连一个小姑娘都这么坚强,我怎么能放弃生命呢?人生中多少风浪,我都走过来了。这次,我一定也能度过难关,与亲人团聚!)
2、引读: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出示“图片”,读出内心充满希望的语气,                                                 
3、歌声不仅给马金纳增添了勇气和力量,也给其他落水者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出示“图片”2)。
你们看,歌声把落水的人们召唤了过啦!读(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了。)                             板书:聚拢
4、歌声还把什么召唤来了:
(出示句子)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出示“图片”3)
(理解“追寻”的意思,读出高兴的语气。)
5、人们得救了,他们的表现是怎样的?想想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一位妇女激动地说:(“          ”);一个小男孩说:(“        ”);谁……1234
6、小结:是她,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师生合作读读最后一节。)
7、出示《马金纳遇险记》,请同学说说感受(齐读最后一节)
五、总结(看板书):
如果没有小姑娘的歌声,只有哀叫声,那会(只会使人们更加悲哀,丧失求生的力量,)因此我们说这个歌声(板:增添勇气和力量)
说课: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共安排了一次想象说话,一次是请学生想象落水的人们听到歌声后的所做所思,初步理解歌声能给人们增添勇气和力量。
六、拓展说话,指导写字。
1、课文中的歌声不但给人勇气和力量,可以救人,歌声还能给人们带来什么?
2、指导写字:绝、妇、抹、增、添

【案例反思】
古代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章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文章,没有文章也就没有语文,没有我们的语文教学。《歌声》这一课让我们感受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小姑娘的乐观、自信,对生命的渴望,让我们对小姑娘有着深深的敬意,这是情感之所在。
一、情感体会
    我在上这一课文时,采用各种手段,让学生直面文本,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文本展开平等的对话。在本课教学中我先请班中爱唱歌的学生演唱,学生进行评价,把他们的思绪直接带入到歌声这个主题上来。其后,又让他们听着海浪声,看各种情景图片,很快就把观众带入了那遥远的故事之中,引着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故事中的绝望,让学生体验文本。
还让学生进行了适当的想象说话,理解歌声能给人们增添勇气和力量。我觉得文中所写到的这种情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很难理解的,学生如不能较透彻地理解当时人们的绝望,对后面的学习会产生障碍。为课文的学习奠定的情感上的基础。让这做人的真谛自然地铭记在学生们的心中!也让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又能披文入情,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心心相印,灵犀相通。让学生的心有所感悟,有所震撼。在课上,老师没有理性的讲解,没有烦琐的分析,没有抽象的归纳,有的是形象再现,意蕴的品味,情绪的感染,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抓住了着眼点,我在教学时创设了情境,让孩子们仿佛真的处在当时的事发现场,体会当时遇难者的心情,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已经哭了。这样大的灾难,对他们来说太可怕了,仅是想想便吓的要死。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会之后再读课文,对文中的小姑娘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获得对文本语言的真切体验。
二、词句品味
   我在上这一课文时,抓住一句句子:“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课文的2小节,读完后划出描写歌声的句子,并圈出能够体现歌声特点的词语。想想这是怎样的歌声?特别是让学生理解“歌声为什么会是断断续续的呢?”理解“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体会她是一位怎样的小姑娘?让学生伴着凶猛的海浪声朗读这句句子。就是让学生去理解这种在特殊环境中的特殊的歌声,通过品词品句,让学生各抒己见,真切地了解当时的小女孩也是处在危险之中,从而感受小女孩的坚强乐观。把文中描写歌声的句子贯穿了起来。此时,学生看到这位小姑娘在如此危难的时刻还不停地歌唱,内心油然而生无限的敬意。1234
三、情境朗读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让孩子们充分与文本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相碰撞,让想像自由飞翔。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孩子们深入读文之后,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指导理解,如:一次又一次、绝望、拼命……透过这些词语,孩子们体会到了小姑娘的坚强乐观、灾难的可怕、马金纳的无可奈何、重生的喜悦……老师无须多言,只要适当点拨,孩子们的心中便会激起一层又一层的涟漪。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读,还在读中悟。“歌声”突现法把文中描写歌声的句子贯穿了起来。此时,学生看到这位小姑娘在如此危难的时刻还不停地歌唱,内心油然而生无限的敬意。所以,让学生说说这是位怎样的小姑娘时,他们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朗读时,更是把自己对小姑娘的赞美与崇敬融入其中,读得有声有色。爱因斯坦曾说过:“教学中无论是运用课文中美的东西去感染学生,还是教师用组织教学的艺术美作用于学生,都要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让学生将学校规定的功课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因此,我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经常为学生创造相关的情境。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音乐、图片等媒体,运用肢体动作等各种手段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营造逼真的氛围。
四、拓展思维
(出示拓展练习)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隐隐约约听到歌声。一位妇女激动地说:“               ”;一个小男孩大叫:“               ”谁“                  ”;课文中的歌声不但给人勇气和力量,可以救人,歌声还能给人们带来什么?
……课文以“马金纳”为主的落水者听到歌声前后的表现与内心活动,是整堂课的重点。我把当时的情景画了一幅又一幅学生特别喜欢的连环画,还设计了拓展练习,使文本的内容直观而形象,并且详略得当,疏密有致。我还大面积地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层层深入地真切感到是歌声救了大家,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 “大语文”的概念应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课内的知识应向课外廷伸。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8281.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