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的教学设计]15画风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10-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与处理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问、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本课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之中。
  与以往所学课文相比,本文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因此,第一课时中,应重点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并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弄清三个小朋友分别是怎么画风的,为第二课时理解课文、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同时考虑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可将《画风》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学习目标
1. 会认“宋”等七个生字,会写“丹”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具准备】     1. 课件
【重点难点】设定“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为教学重点;“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    图画、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 《中庸》部分章节;
课前演讲。
一、古诗导入,揭题板书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关于风的诗(师板书:风)还记得吗?
师生齐背: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师:在诗人笔下风掀起巨浪,吹斜出林,那在你的印象中风有什么特点呢?请结合自己的观察说一说
生1:风有大有小。
生2:春天的风是暖暖的,夏天的风就很热,冬天的风很冷,秋天的风有点凉。
师: 你真是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孩子,谁还想说?
生3:风没有颜色,看不见也摸不着。
师相机导入:你说的真是太好了,这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画吗?
生(有的):能,不能
师: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画风》
相信你学习之后也很会画风。(
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在“风”前板书“画”。
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书,识人物,学生字
1、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66页,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今天老师特别还要提个特别要求:边读边想,文中有哪几位小朋友这么厉害,把风画出来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生回答时,相机投影出示文中插图及名字。
   师:来一起喊喊他们的名字吧。
   学生齐读。
男生齐读、
女生齐读
3、师: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这几位小朋友的名字中,有六个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
其中“宋”和“赵”是两个姓氏,我们班有姓“宋”和姓“赵”的吗?大家也喊一下他们的名字吧。
师:当然这些字还有还有许多用法,谁来组词?(投影逐个出示生字)
学生排火车口头扩词,(尤其多用“涛、艺、陈”其他生跟读。)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组出了“波涛汹涌、丹青、才艺、显然”词汇很丰富。1234
4.师:老师也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
(投影词语)
宋代 波涛  陈旧   牡丹  姓赵  文艺 显得
波涛汹涌   灵丹妙药  才艺双全   显而易见
  学生齐读
5.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丹”字)指导书写“丹”。
    ① 大家请看“丹”字的字形,你有什么发现?  (指导说)
    ② 请注意看老师在田字格中写:“丹”“冂”写得窄,“ヽ”在竖中线上,“一”略向上提,占横中线上。
    ③学生练习书写两遍。
三、入情入境,朗读感悟,
1.师 (课件出示三幅画):
这就是宋涛、陈丹、赵小艺画的画,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一幅画是谁画的?用笔画出描写他们画风的段落,画完后和同桌交流以下。
(师下座位指导)
学生边读边画,画完和同桌交流。(很有兴趣)
2. 有答案了吗?(师每展示一幅画,就请学生读出相对应的段落,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读出写风的句子和孩子们说的话)
① (课件出示赵小艺的画)请告诉老师这幅画是谁画的? 
生:齐答
谁愿意来把陈丹的画风的方法读一读?
生:读
师:你感受到风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风?
生:从旗在空中飘着感受到的。
   谁能再读读赵小艺画风的句子,让我们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风?
   一生便读的绘声绘色“飘扬”读得尤其美。
师:你真棒!把风读得美滋滋的,谁还能把风读得更美?
赵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的心情怎样?
生: (高兴、自豪、得意)
师:用我们体会到的心情再读赵小艺画风的句子(提示表情和声音都要有高兴、自豪、得意)。
全班齐读
②师 (课件出示陈丹的画)问:谁来告诉大家这幅画又是谁画的? 
生:说。
师:是啊,在赵小艺的启发下陈丹也会画风了,她多开心呢!谁来读读陈丹画风的这一段,让我们都感受到她的喜悦,感受到风呢。
生美美地读第六段。
师:你读得真好!谁也有自信读的像她一样好呢?
生纷纷举手。
师:那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读吧。
想读的学生起立齐读。
③ (课件出示宋涛的画)这最后一幅画又是谁画的?
(学生答)
师:自己读读宋涛画风的句子吧,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像刚才这几位同学那么棒。
学生自读。(体现了有扶又放,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3、分角色朗读。
(1)指名师范读。
师:看同学们都这么喜欢读书,那愿不愿与来分角色读一读呢?
生(高兴):愿意!
师(投影文中小朋友的对话):那谁愿意先到前面来为大家展示一下呢?
指名扮演三位小朋友,一位读旁白。
师:在他们读之前,谁来给一些指导和提醒,愿意当指导老师的请站起来说。
生1.要把冯读出来。
生2:第二段陈丹说风谁也画不出来的话要读的肯定。
师:你太厉害了,真是我们的小老师。你给我们示范一下吧。
生2读。
生3……
(用让学生当指导老师去提醒同学地方法,给学生自己挖掘文本的机会,学生对文中朗读重点自己把握非常到位。效果很好)
师:同学们个个都可以当小老师了,知道的真好,你们听明白了吗?快按照大家的指导为大家演示一下吧。1234
投影文中小朋友的对话:
被指名的同学到讲台前为大家示范。请大家做评委,认真倾听。
读后评议。
(2)小组分角色读。
师提醒快速分配角色,进行朗读。(建议一分度旁白,三人扮角色。)
(3)一个小组展示,其他人当小老师,进行评议。
① 哪一组想第一个读?  (指名)你们读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请大家做评委,认真倾听。
② 哪一组想挑战他们?  (指名)你们打算以什么方式来战胜他们?  (师强调:把风读美,配上合适的动作读,带着丰富的表情朗读,读得比他们更高兴,读得更得意,更自豪……)再激励学生继续挑战朗读。
四、积累运用
自然呈现最后一段。
师:文中小朋友画得好,今天你们读得真好,老师听着也真的感觉面前好像真的有风吹过,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边抒情,边投影最后一段文字)
齐读最后一段,仿说句子:
————————过后,—————显得————————。
生1: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生2. 一场大雨过后,花儿显得更娇嫩了。
师:娇嫩这个词用得太好了,你知道的词真多!
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说出更有创意的句子。
生3:妈妈穿上这条裙子之后,显得更瘦了。
(在他的启发下,学生创意更丰富了)
生4: 大地震过后,人民显得更坚强了。
生5.云南发生大旱之后,节约用水显得更重要了!
五、回归全文,感悟提升。
师:你们说得真好,再端起书来美美读一读课文吧。想一想从这三位小朋友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要学习赵小艺爱动脑(板书)
生2:我要学习他们善于想象(板书)
生3:我要学习他们很有创造。
师:你觉得他们怎么会创造?
生3:他们有不同的办法划出了风。
师:很好。老师赠你一个更好的词语——创意(板书),他们都很有创意,大家觉得好吗?
生齐:太好了。
师(指板书):能总结属于我们自己的名言吗?
(投影前两课学习后课文中的名言和师生总结的名言:
13.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14.只要比别人多想一点点,就会有所发明创造。)
生:只要爱动脑,就会有创意。
生:只要爱动脑,善想象就会有成就。
……
师(投影):老师读了这个小故事后也很有收获,写下了自己的收获,想看看吗?
生:想
师读:创意源于动脑,源于交流,源于合作。
学生齐读
师:喜欢吗?你也快拿起笔在书上写下你的收获,总结出自己的名言吧。
学生兴趣盎然的写。(让学生总结名言,换个方法让学生提升感悟,激发了他们创作欲望,读写结合,课堂效果非常好。)
师巡视,发现好的创作。
指名读。
五、拓展、实践
1.师:同学们在创作名言时真的表现出了不起的创意,想继续创作吗?(生争先恐后:想)师:好,如果现在你来画风,你会怎么画?
生:我要画在空中飘舞的纸片。
生:我要画一个小姑娘,她的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了。
生:我要画几朵小花,小花在向我们点头呢。
生:我要画柳枝在风中跳舞。
2.进一步激发:如果让你来画声音,你会怎样表现?
    …….
    师:那快拿起笔动手画一画吧。1234
1.动手画一画风,能用你的画笔把风画出来吗?请大家拿出老师为你准备的画纸,开始画风。
2.想挑战的可以表现一下:画声音。
比比谁想得妙,画得好。
   3.展示                             
板书设计 :     15 画  风
                     旗子 飘
                     风车 转  爱动脑 善想象 有创意 
                     小树 弯
                     雨丝 斜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7170.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