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10-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一、说教材内容
   《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总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在设计上,我做了精心地准备,细心地推敲,在课堂上,我始终满怀激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全身心地把自己融入到了课堂之中。总之,教学中没有老师过多的讲解,都是以读为主,在读中学生已经透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有得有失。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3个维度出发,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会主动认12个生字,能认真、正确书写12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四面八方、难忘”等,感受词语背后的情感,并积累词语。
    2.学习通过对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面和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体会人们的兴奋心情。
    3.通过对“欢呼、笑容满面”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人物心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4.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并能主动积累词语。其中,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导入新课时,播放泼水节热闹的场景,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2.以读为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我采用了情景式朗读指导,还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运用了各种形式的读(自由读、集体读、指名读、默读),以读代讲,以读为本,以读悟情,“读”占鳌头,课堂中充满了琅琅的读书声,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只有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朗读本文要始终热情洋溢、幸福快乐,语调可稍高。文章的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123
    3. 自主探究: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针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我主要是让学生默读并用画重点的句子,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围绕“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从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赶来迎接周总理,从欢呼来体会兴奋。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重新诠释泼水节的“难忘”。
四、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我打算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我的教学将以找写人物表情、动作和心情的句子说说体会为突破口,让学生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讲一讲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我们一起去云南省西双版纳看看他们的泼水节吧。(模仿坐火车去)
 2、检查自学情况,认读词语。
 3、啊!终于到了,老师已经看到了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你们快去看吧!(播放课件)
 4、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⑵ 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5、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⑷、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123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6、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7、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        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⑴.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⑵.“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⑶.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       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       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⑴、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⑵、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8、学习第6—8自然段。
  ⑴、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
      了解彝族的火把节。
练一练: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测一测:
 1、照样子,写词语。(20分)
例:一串串  (   )(  )(  )(  )
2、填量词。(40分)
一(  )花炮    一(  )龙船
一(  )花瓣    一(  )象脚鼓
3、按课文内容填空。(20分)
多么(     ),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     ),1961年的泼水节!

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心连心 
                  周总理————————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7049.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