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回声》教学设计|《回声》教学设计3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09-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只小青蛙在桥洞底下听到了一个声音,好像一只小青蛙在学它说话,它奇怪地问妈妈,妈妈的解答使他明白那声音是自己的声音。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以童话的形式,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讲了回声这一科学知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帮助学生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回声”及“为什么会产生回声”这一科学知识。


【教学方法】

  采用以读为主、以词句训练为重点,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及课文插图,结合实际演示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槽、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是带后鼻韵母的生字,如“藏”、“扔”、“荡”的读音及“哪儿”、“哩”等语气词的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分清自然段,知道课文主要讲的一件什么事。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进行词句、朗读等训练,懂得什么是回声,回声是怎么产生的这一科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和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回声》这课,齐读课题。上节课,孩子们提出了很多想知道的问题:什么是回声以及回声是怎么形成的?童话中的小青蛙和老师也想知道呢!咱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弄明白这些问题吧。


二、学习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板画半圆的桥洞)

     (过渡:这个地方怎么样呢?)

   ⑵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地方怎么样?你从哪儿看出的?

   ⑶ 理解第二句。第二句是什么句?为什么觉得这句美?把什么比作什么?

   ⑷ 出示课件,教师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以渲染美景。

   ⑸ 学生以自读、指名读、评议后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体会其美景。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 引读第二自然段(教师读叙述语,学生读小青蛙的话和它的回声)相机引导激发学生读书的情感。

   ⑵ 课件播放小青蛙的叫声和它的回声,问: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觉得怎样?指导朗读小青蛙奇怪极了的语气。(引读第三自然段。)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河岸上以后是怎么做的?

   ⑵ 画出表示妈妈动作的词(捡、扔)

     画出河水变化的有关动作的词(激、碰、荡)

   ⑶ 用找出来的动词连起来说说妈妈是怎么做的?河面有什么变化?

   ⑷ 课件出示课后填空题叫生填空:青蛙妈妈( )起一颗石子,( )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 )。( )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 )回来。

   ⑸ 做实验:(出示水槽)

     第一次认识“水的波纹”。

     第二次观察“水的波纹的变化”。 12

     第三次观察“水的波纹荡回来的样子”。

     (相机板画水波)

   ⑹ 齐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青蛙妈妈这样做是想干什么呢?咱们看看青蛙妈妈是怎么给小青蛙讲的。)

  4、学习第五自然段:

   ⑴ 学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用“——”勾出妈妈说的话,想想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从中你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

   ⑵ 四人为一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第五自然段的情况。

   ⑶ 出示课件结合二、三句讲解声波和水波的相似之处及回声形成的原因及什么是回声,相机引导学生弄懂不明白的问题。

   ⑷ (课件出示填空):青蛙叫的声音的( ),碰到桥洞的( ),也要( )回来。

   ⑸ 课件播放有关回声的录像。

   ⑹ 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生再齐读。

   ⑺ 你们明白了回声是怎么形成的,高兴吗?小青蛙也和你们一样呢,看,他高兴得怎样?(让生做动作体会小青蛙的高兴心情并朗读小青蛙的话。)

  5、学习第六自然段:

   ⑴ 课件出示小青蛙又游回桥洞的画面,问:小青蛙干什么去了?生齐读课文最后第六自然段。

   ⑵ 问:小青蛙为什么要回到桥洞底下叫个不停?体会小青蛙这次高兴与前一段中高兴的不同原因,并用课件来渲染小青蛙高兴的气氛,朗读好小青蛙的话。


三、总结激趣

  1、结合板书总结。

  2、激趣:孩子们,为什么我们有时能听到回声,有时听不到?(四人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并推荐一人汇报。)

  3、总结:孩子们,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像回声这样看似神奇但并不神奇的科学知识,还等着我们去探究呢!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努力探究,就一定能弄明白的。

  附板书:回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识记字形,指导书写;通过课后练习和分角色朗读,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略)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6498.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