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教学设计】《赠汪伦》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09-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学会诗中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会默写《赠汪伦》。
情感目标:了解古诗所描绘的场景,感受诗的意境,感悟李白汪伦之间浓浓的朋友情、离别情。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描绘了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饱含着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意。我把理解古诗大意,想象意境,领会诗人情感,确定为教学的重点,体会诗人情感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特点及相应对策,学法研究)
这首诗安排在小学第八册,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学到了不少古诗,对古诗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方法,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探究能力。在教学上文本与学生直接对话,让学生读了古诗之后,带着自己的疑问、理解与同学对话、老师对话。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正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理念和精神,也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让多媒体的介入,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根据这首诗的语言特点,在课堂上做到了文本与学生直接对话,让学生读了古诗之后,带着自己的疑问、理解与同学对话、老师对话。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注重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迁移和积累,学会举一反三。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音乐的介入,更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汪李二人的友情,诗人的离别之情,还打通了学生课内学习和课余生活的联系。因而在教学中采用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五、教学媒体设计
有关本首古诗的多媒体课件,包括《烟花三月》mtv碟片;南斯拉夫电影《桥》插曲,周华健歌曲《朋友》等有关朋友的歌曲录音,配乐的古诗朗读、古诗新唱乐曲。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一、课前情境创设       利用vcd,播放吴涤清演唱的歌曲mtv《烟花三月》(提醒会唱的同学跟着唱。)   二、激趣,上课导入。       1、谈话:刚才,上课前,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       2、由歌曲联系到古诗:谁知道这首歌和哪首诗有关?谁会背?诗的作者是谁?       3、简介作者——李白。       4、复习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我们还学过李白的哪些诗?能背吗?       5、揭题:今天我和同学们学习李白很有名的一首送别诗——《赠汪沦》。(板书课题)        三、自读,初学古诗       1、出示古诗内容,学生自由轻读古诗,要求:       (1)自学诗中生字,读通古诗。       (2)对照课后“注释”试着弄懂诗的大意。       (3)提出自己什么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      2、指名朗读古诗。理解诗题意思。       3、学生齐读古诗。        四、感悟,理解古诗       1、看课文插图   (1)图上谁是李白,谁是汪伦?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从图上可以看出他们在干什么?        2、指名读通古诗,       3、引导学生质疑:说说诗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4、教师着重指导理解“忽”,再指名读好“忽闻岸上踏歌声”。   5、理解“不及”和“千尺”,着重指导理解“千尺”。   (1)“千尺”是什么意思?       (2)像“桃花潭水深千尺”这种带有“千”、“百”、“万”的数字诗句,你还知道哪些?。       6、齐读古诗。       7、自由讨论诗句的意思,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五、质疑,体验情感   1、同学们,学到这儿,《赠汪伦》一诗学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2、老师有一个问题:汪伦为李白踏歌送行时唱的是什么歌?                                   你们不知道吧,我知道,你们想听吗?        3、播放歌曲录音:前南斯拉夫电影《桥》插曲《啊,朋友再见!》。周华健演唱的《朋友》。    4、引导学生参与:现在同学们说说自己还会唱些什么歌?(指名唱一些关于朋友的流行歌曲)       5、谈话小结:想想这些歌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六、欣赏,背诵古诗      1、出示插图,诗文,放配乐的古诗录音,学生欣赏。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学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境,有感情地背古诗。(配乐)       5、唱古诗。       七、作业,发展练习       1、课外阅读、收集表现友情这一主题的相关古诗。       2、根据古诗《赠汪伦》,编一首送别的歌词。12       在课前播放根据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改编创作的歌曲mtv《烟花三月》,可以渲染气氛,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再现古诗的意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这首诗意思浅显、通俗易懂,学生完全可以根据文中注释用以前学过的连词解句的方法弄懂诗意。所以,我在此处没有过多讲解,完全以学生小组.自学,汇报补充为主。                       学生乐于提问题,更乐于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通过指导对“忽”字的理解和朗读,读出汪伦与李白之间的深情厚谊,可以感悟古诗用词的精当,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语感。           新知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学习新知的过程也是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在这里,教师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积累,掌握学习方法。       特殊问题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这个环节中,“汪伦送行时唱的什么歌”这个问题必然会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也巧妙地引出学生的课前歌曲的积累。       只听录音,避免视觉干扰,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利用歌曲,活跃了课堂气氛,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通过情感迁移达到理解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情境中欣赏、诵读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利于背诵,而且记忆深刻。       把音乐融入语文课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充分感受他们二人的情谊,就会激发情感的共鸣,悟文而移情,读文而抒情,情动辞发,真情感人。 巩固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拓宽阅读范围,使课内延伸到课外  

   七、版书设计  赠 汪 伦                          汪伦     朋友情     李白                          桃花潭-------------------千尺                          不及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6155.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