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初步认识》课例课堂赏析_《倍的初步认识》教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8-05-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 教 版《数学》第 三 册第76--77 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经历 “倍”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弄清“几份”和“几倍”之间的联系。

2、借助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创设大量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每个学生两种颜色的小花若干朵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放轻音乐(找朋友)---边听边猜是什么歌曲?

今天好多花儿也来找朋友了,你看:(课件出示)黄花2朵,红花6朵。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测:黄花和红花一共有8朵;黄花比红花少4朵;红花比黄花多4朵。)

2、我们不但可以找出它们的总和与相差关系,我们还可以说出它们的另一种关系: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重复2遍)学生倾听后,让多个学生表述听到的话: 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意图:创设情景,用学生喜欢的歌曲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轻松、愉悦的情绪。由学生已熟悉的两种关系,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倍数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迅速进入探究的兴奋时区。)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集思广益,探个究竟

①.仔细看、认真想:为什么可以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②.引导学生讨论(小组)。

③.组织学生各抒己见(a.黄花只有2朵,红花有6朵,2乘3等于6,所以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b.红花有6朵,是3个2,所以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c.把2朵黄花看作一份,红花有这样的3份,所以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意图:“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开门见山告诉学生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去探索数学,并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让学生在不断地倾听比较中领悟知识的真谛所在,自主构建“倍”的含义。)

2、引导比较,感知新知

   ①. 听了大伙儿的发言,你觉得谁的说法比较合理些?

②.引导理解(课件演示):

         

把2朵黄花看作一份,红花就有3个2朵,就有黄花这样的3份。所以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③.先同桌后独立在脑中再现课件演示过程,用语言解释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完整表达:把2朵黄花看作一份,红花就有3个2朵,就有黄花这样的3份。所以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意图;通过课件演示,从具体的事例中感知和理解“倍”的概念,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123

三、尝试迁移,理解新知

①.看大家这么热闹,花儿们又赶来了,你看:(课件)赶来2朵红花。现在你能用刚学的本领说一说吗?

             

②. 根据学生表述,课件结合演示(把2朵黄花看作一份,红花就有4个2朵,就有黄花这样的4份。所以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

③.引导学生完整表达,同桌互说。

④.红花赶来了,黄花也不落后。(课件):黄花3朵,红花仍6朵。请你再来说一说。

         

⑤.结合学生表达课件演示(把3朵黄花看作一份,红花就有2个3朵,就有黄花这样的2份。所以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2倍。)。

(意图: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在初步感知“倍”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红花或黄花的朵数,让学生再次理解倍的含义,体会“几份”和“几倍”之间的联系。)

四、       实际操作,提升新知

1、我来创造:

提供动手操作材料,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摆一摆:

第一行:

第二行:

我把(  )的朵数看做一份,(  )的朵数有这样的(  )份,所以(  )的朵数是(  )的(  )倍。

①.学生思考后动手摆、说并完成练习纸:我把()的朵数看做一份,()的朵数有这样的(  )份,所以(  )的朵数是(   )的(   )倍。

②.小组内展示各自成果。

③.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

④.组织评价学生成果:引导讨论特例:(  )是(  )的1倍。

(意图:在感知和理解倍的概念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材料和时间,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身内化了的“倍”的概念用图形或语言表达出来,体验成功的喜悦。(  )是(  )的1倍。对初学者来说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例子,做为引导者应创设机会让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

2、脱离实物,提供课件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后说(把4只小兔看作一份,小熊就有2个4只,就有小兔这样的2份。所以我们就说:小熊的只数数是小兔的2倍)。

(意图:脱离实物,直接从情景中提升倍的含义。)

3、课件提供线段图,让学生观察思考:

①.猜一猜:第二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一条线段的(  )倍。(生观察猜想:第二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一条线段的3倍。)

②.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证明?(最直接的证明方法:移动第一条线段去量第二条线段,看能量几次。)

课件演示最直接的证明方法,结果与猜测相符。

(意图:尽管仍是巩固倍的概念,但增加了猜测和验证的步骤,意在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在猜测、推理、验证、成功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4、 课件提供多组情景图:

(河里游着6只鸭子、地上跑着3只小鸡、天上飞着2只小鸟、------),让学生自行选择说:把(  )看作一份,(  )是(  )的(  )倍。

(意图:多组情景图的提供,不但可以更好的检查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程度,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事物的多重联系,同样的6只鸭子,可以说鸭子的只数是小鸡的2倍,也可以说鸭子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参照的标准不同,两者的关系也就不同了。)123

5、拍手游戏,调节气氛:

①.师:拍3下。你们拍的是老师的2倍,该怎样拍,为什么?

②.抽生拍并说明同学拍的是自己的几倍。

③.引导联想:从拍手游戏中你是否发现我们新认识的朋友“倍”与我们学过的谁有关?(板书:乘法)

(意图:游戏的介入,一方面是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的学习状态进入第二个黄金时区,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寻找倍的概念的生长点--乘法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深化新知

1、出示小鸟和猫头鹰的线段图:

①.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发现猫头鹰的只数是小鸟的2倍。)

②.如果要求猫头鹰有几只?还缺少什么?(还缺少小鸟的只数。)

③.你希望小鸟是几只,谁来补充谁来求猫头鹰的只数?(假如小鸟是3只,猫头鹰的只数是小鸟的2倍,就是有2个3只,所以求猫头鹰的只数就是2乘3或3乘2,就是6只。)

④.根据学生表达集体评价后用课件出示思考过程并用实物进行验证。

⑤.让多个学生选择小鸟只数,其他学生做出相应的解答。

(意图:开放性、深化性题目的思考和解答,既巩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2、猜猜,算算:

①.知道我们班主任的年龄吗?猜猜看。

②.提供信息:我班的岑某今年9岁,班主任的年龄正好是他的4倍。

③.班主任今年几岁,你会解释吗?

(学生表述思考过程后用课件画出线段图,展示思考过程:岑某9岁,班主任的年龄是他的4倍,也就是4个9岁,用乘法计算,4乘9或9乘4,等于36岁。)

④.猜猜我(施教者)又是几岁呢?

⑤.提供信息:我班的岑某今年9岁,我的年龄比他的4倍还多3岁。

(学生表述思考过程后用课件画出线段图,展示思考过程)

(意图:学有用的数学,学习数学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猜年龄练习的设计,尤其是猜自己老师的年龄,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深切地体会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

五、结合学习历程,畅谈感受

①.时间过得好快哦,马上就要下课了,对今天的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②.引导:认识了新朋友“倍”,知道了新朋友“倍”与老朋友“乘法”有关, 老朋友带新朋友我们认识起来就方便多了。用这样的方法以后我们还可以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③.回放音乐(找朋友)。

(意图: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这是学生健康情感发展的基础,师生在交流中共享学习的乐趣。前后呼应,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方法,注重新旧知识联系。)

④.提供实践性作业:

a、我会说:用自己喜欢的玩具摆一摆倍数关系,并向他人说说自己摆的倍数关系。

b、我会找:寻找若干例生活中的倍数关系并记录下来。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倍”的概念虽然抽象,但仍有许多生活原型可以寻找,案例就致力于体现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z/hu~{3war/­u;k小学教案课件网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253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